两房就是中国政策的脖子,政府的软肋
(2008-07-25 06:41:27)
标签:
爱在中国行经济黑石中国政府软肋格林斯潘股票 |
分类: 国际市场 |
评黑石投资和两房投资
两房就是中国政策的脖子,政府的软肋
这里所谈的中国政府的两次投资,一次是投资两房债券,一次是黑石。
对黑石的投资,其实是中投公司投资的。但个人认为,这一投资仍不是市场投资。至少在中投公司投资黑石之初,我在博客和万科论坛里谈到过不看好这笔投资。
尽管中投公司是一家公司,但仅仅是名字叫做公司而已。笔者仍然把它视为政府投资。连我们都判断得出来的不咱样的投资,中国最高最大的投资公司却看不出这笔投资有问题,说明它只是政府的投资,而不是公司的投资。
因为在其中起主导作用的,不是市场人士,而是政府官员。
中投公司的投资,应该是典型的傻大胆——典型的不看大势的投资,不亏,上帝都不容。中投公司的投资,相当于在16世纪花1几千上万元买一棵郁金香,在美国2002年以来5年的牛市高点投资,在美国70年的牛市高点投资,这类典型的不看大势的投资,一定不是出自于市场人士之手。
前些时我不止一次评价过平安的投资,不看好的,就是平安的投资不是由经验丰富的市场人士投的。中投公司投资黑石亦是如此。
当然,这有两种可能,一种是中投公司至今为止没有寻找到经验丰富的操盘手,在此情况下,中投公司在世界市场上的投资,就是靠天吃饭,有多少钱都是白丢到水里去,水花都不溅一下。第二种情况就是中投公司有高人,有专业投资人士,但他们的意见不起作用,那么中投公司的海外投资,也多是以失败为多。
因此,2007年,世界上评价07年的失败投资,中投投资黑石赫然位列前十位之列。
中国政府的第二次投资,就是投资两房债券,一共从2004年到2007年,中国对美国证券的持有从3410亿美元翻了3倍,至9220亿美元,其中至少有4140亿美元为美国财政部债券(截至今年4月)。美国外交关系协会经济学家塞瑟估计,中国购买的美国证券总额超过1万亿美元。
中国持有两房债券3760亿美元。
两房债券,早就有人指出了它的风险,这就是格林斯潘。格林斯潘曾警告说:“房利美和房地美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却不断扩大业务规模,潜藏着巨大风险。”但是中国政府显然没有注意到这些。中国只看中了几个点的利率,置风险于不顾,买了近30000亿元人民币的公司债,而且只是两家公司,且是风险很大的两家公司。笔者判断,这笔投资,将使中国政府在很多方面失去主动。
按照美国法律,两房在今后若干年内可以破产。一旦破产,股权、债权损失,永远没法弥补。中国政府如此巨大的投资,最怕的就是两房破产。为此,在这个问题上,中国政府必定有求于美国政府。
一旦美国政府救两房,那么他们就是在给中国政府面子,给中国政府好处。美国是个民主自由的国度,政府救两房,民众,学术界,国会议员,意见挺大。今后几年中,他们会时时拿这出来说事儿,或者弄个提案什么的。等等。美国只要有那么几个议员弄个提案,叫嚣几下,中国这边就得付出利益了。
问题关键是,仅仅投桃报李,美国政府每次出手援助两房一次,中国政府就得给美国让渡利益。如果两房在今后几年中,两房经常来点问题,政府多救几次,中国得给美国政府让渡多少利益?
让渡利益,有经济的和非经济的,即政策的。经济的手段,比如放手人民币升值(这亦是政策的),比如大买美国货,比如多让美国人中标,再多买美国国债等等。这些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政策的。比如放手让人民币升值,放手让原油价格和粮食价格上涨,对热钱流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放手让美国资金控股中国金融机构,放手让美国产业资本金融资本控股中国诸多企业等等。原先美国只要一打台湾牌和西藏牌,中国政府就得让利,如果今后一打两房牌,中国政府再在政策上让利,那么今后中国的诸多政策,将丧失主动权。特别在美国有议员之类在国会上提出什么提案的时候。等等。
个人估计,今后美国只要这么一闹,中国就将会有让步。特别是在政策方面,中国今后的让步,只可能越来越多。
因为脖子被人卡住了。
回到市场,昨晚美股下跌了近300点,今天A股估计会受其影响。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