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四谈A股市场的定价权问题

(2008-04-04 21:08:14)
标签:

股票

分类: 国际市场
 

四谈A股市场的定价权问题

 

A股市场的定价权问题,由我于2006年3月8日首次在自己于万科论坛上的博客中提出来(链接:http://wt.vankeweekly.com/blog/anmin0001/archive/2006/03/08/26947.aspx),后来我在一些贴子里谈了好些次。沉寂了一段时间后,2007年初又被机构人员在中国人寿上市时提出来,作为中国人寿上市炒作的理论借口。有关研究人员给中国人寿定价是3年上90多元。机构当时说炒作中国人寿的目的,就是要争夺A股市场的定价权。结果研究机构和操作机构所打的这个定价权第一仗,就成为一个闹剧。很快,中国人寿在冲到49.5元后,就被打到了最低31.5元,今年三月份的最低价是26.11元。07年7月18日,我又在万科博客和新浪博客中贴出了《港股走势决定A股的短期方向——两谈A股市场的定价权》(链接:http://blog.sina.com.cn/s/reader_4ab5284601000qme.html)。结果市场上又没有多少声音。07年11月27日,我又写了《谁在做空A股——再谈A股市场的定价权问题》,(相关链接是:http://blog.sina.com.cn/s/reader_4ab5284601000qme.html)。

4月1日,人民网隆重推出了《中国股市,解放思想需要独立思考》一文,指出:“话语权和定价权被国际投行和利益相关者控制,这已经成为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的通病,而且极其危险。如何做到‘完善配套政策,维护市场稳定,保护投资利益,巩固经济成果’,让中国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确实需要政府监管部门、专家学者以及所有市场参与者认真地进行思考。”该文指出,海外投行通过自己的报告占有了A股市场的话语权和定价权,“海外做空,为中国股市设计的远程遥控”,等等,这些观点与我在《谁在做空A股——再谈A股市场的定价权问题》中的观点基本一致。

A股的定价权问题,在本周《上海证券报》的社论中,再次被提了出来。昨天我在博客中转贴了这篇社论。从人民网和《上海证券报》社论这两篇文章可以看出,这个问题至少已经引起了有关方面的重视。

作为一介草民,本人05年以一篇《一着棋走活金融全盘》(又名《楼市与股市的难解之结》),基本捕捉了05年夏到06年中国金融问题的脉搏和解决方案,06年到07年又以A股市场的定价权问题引发了人民网和《上海证券报》的高度重视,本人甚感欣慰,同时再次感到本人在万科和新浪上的博客没有白开。正是,博客虽小,却也能发现大问题。而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今天的文章,不想谈得太多。本人只想指出两点:第一,A股市场的战略制高点,不在别的,正在于定价权。如果A股市场丧失了定价权,中国金融市场的主动权将全面丧失,中国金融市场就会沦为国际投行和国际游资的巨额提款机,成为国际金融资本屠宰中国金融资本,屠宰中国广大中小投资者的理想战场(大家查查背刀客的《屠杀空方与屠杀散户》一文看看,其实去年港股直通车以来,特别是去年中投成立以来,国际金融资本对国内的绞杀结果如何?这只是小规模的,也才是刚刚开始);想什么时候提就什么时候提,想提多少就提多少。

第二,A股市场的市场结构目前是很不完善的。其中股指期货的缺失是A股市场极大的不幸。股指期货的缺失,导致A股市场中长期价格发现机制的缺失,而国际上,特别是纽约、新加坡、香港有关中资企业股指期货的推出,就让A股市场股指期货失去了先机。因为当局的无能,A股市场定价权首先就被人家在海外把持着。

而目前最大的不利因素有二:一是国内投行,缺少那种大师级的研究人员,能够推出有足够市场影响力和号召力的报告,以致国际投行从自身利益出发的质量同样很差的报告屡屡奏效。中国投行要想争夺A股市场的定价权,至少要从一批代表性股票上,打掉国际投行的分析报告,让它们作废;从而最终改变A股随着港股走的现象,逐步让港股随着A股走;内地投行应该从这些方面取得某种突破,通过对内地企业更加深入的了解和研究,通过自己独特的眼光,完全可以做出自己的特色、权威和市场影响,并最终取得突破。二是中国高层,可能更崇洋媚外,总认为外来的和尚会念经,他们更相信国际资本、国际炒家,国际投行的报告,已经受他们影响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