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市场虚位以待政策:大盘蓝筹出现分化

(2008-03-29 01:51:35)
标签:

我记录

我的生活梦想

股票

分类: 宏观经济前沿
 

市场虚位以待政策:

大盘蓝筹出现分化

 

从周五的盘面看,大盘蓝筹之间已经出现了分化。

以地产、金融为代表的一块,开始进入持续的反弹。地产以0002,600663为代表的地产股,进入反弹周期,以招行和工行为代表的金融股亦进入反弹周期(不要忘记我去年对工行主力的分析,今天工行的放量,很可能是前主力他们又再度杀入)。而中字头股票则仍处于下降通道的压力之中。

总之,大盘蓝筹的下跌,出现明显的分化。即老牌蓝筹为一极,而中字头股票为另一极。

周五的大涨,与股指期货推出的传言有关。新华社一则文章,以及记者对他的采访和各方面广泛的报道(见巴博在万科论坛里贴出的《推出股指期货正当其时》的贴子),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从成交量来看,资金主要涌入了金融,地产,电子,上证50指数及巨潮40指数,巨潮100指数。因此,后续反弹的领头板块,就是这些了。

另外,继3月18日到20日50ETF持续放量以后,本周四周五,50ETF再度放量,表明行情可能孕育着变化。

 

新华社:巴曙松表示不尽快推出避险工具,可能会继续对整个资本市场乃至金融体系带来巨大的冲击

26日,两只偏股型基金"突击"获批。但管理层增加市场资金供应的良苦用心依然没有得到市场的认可。
  27日,沪深股市在大盘股和创投概念板块的拖累下再现大幅下挫。其中,上证综指跌破3500点重要心理关口,跌幅超过5%。
  减持:资金面"难以承受之重"
  27日,沪深股市双双低开。上证综指震荡盘跌,很快跌破3500点并一路逼近3400点。当日沪指收报3411.49点,跌幅高达5.42%。按照2007年末的数据计算,上证综指在不足3个月时间里下跌幅度高达35%。
  在宏源证券研究所所长程文卫看来,除了海外股市走软拖累、国内上市公司再融资冲动不减等因素外,"大小非"解禁进入高峰期对市场资金面形成重压,是沪深股市难以走出持续调整的主要原因。
  统计显示,2008年全年解禁的大小非市值将超过3万亿元。截至3月16日,今年以来"大小非"解禁市值总计324亿元,平均每周解禁市值高达近30亿元。
  "'大小非'减持与市场下跌之间已经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即减持给市场资金面形成压力,导致市场重心不断下移,而市场低迷本身又成为导致大小非减持意愿日趋强烈的主要因素之一,"程文卫说。
  上海天相投资咨询公司策略分析师仇彦英认为,在宏观紧缩的背景下,经济增长放缓导致非流通股股东对上市公司盈利增长预期降低,并产生了抛售冲动。另一方面,宏观紧缩令非流通股股东本身面临资金紧张的财务压力,也引发了抛售套现的刚性需求。
  创业板让大盘蓝筹很"受伤"
  3月21日,中国证监会就《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办法》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意味着,酝酿多年的创业板终于呼之欲出。
  然而,征求意见稿发布的第一个交易日,沪深股市双双出现4%以上的巨大跌幅。27日,两市再度大幅下挫。
  在新一波调整中,蓝筹大盘股首当其冲。继中国太保成为这一轮牛市中首只跌破发行价的个股后,中煤能源、中海集运等大盘股27日盘中"破发",名列A股市场权重"前茅"的中石油和建行当日最低价距发行价也仅一步之遥。
  "在股票市场资金面压力不断增大的背景下,推出创业板并进行大规模发行,无疑会进一步加大股票的供给,从而加剧市场供求的失衡,"海通证券高级分析师雍志强表示,"市场资金分流将导致蓝筹股进一步'失血',在大盘股特别是权重股屡遭重创的情况下,股指加速下行在所难免。"
  股市热盼风险管理工具
  许多成熟市场的经验都表明,在资本市场出现巨大波动的时候,金融衍生品工具都发挥了对冲风险的功能。A股市场的这一波巨幅调整,也让中国内地推出风险管理工具的呼声日益高涨。
  著名经济学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表示,因为各种内部与外部的不确定性,中国股市今年之内必然会是一个大起大落的行情,如果不尽快推出避险工具,可能会继续对整个资本市场乃至金融体系带来巨大的冲击。
  在巴曙松看来,目前股指期货已经迎来推出的好时机。"作为市场的'减震器'和'稳定器',股指期货有利于平滑市场风险,有效防止市场大起大落。"巴曙松说,现阶段,推出股指期货有助推动蓝筹行情和恢复市场信心,长远来看,对股市健康发展也会产生积极作用。
  海通证券研究所高级分析师雍志强也认为,对于系统性风险不断加大的A股市场来说,推出股指期货可以活跃相应的现货市场,平抑现货市场波动,为市场提供避险手段和风险管理工具,改变投资者单一的盈利模式。
  "在目前股市处于相对低迷状态的背景下,宜先推出股指期货平抑市场波动,待蓝筹群体企稳后再推出创业板。"雍志强说。
  市场期待信心重建
  新基金发行遭遇困境,二级市场成交量持续萎缩,蓝筹股频频创出上市以来新低,研究机构不断调低调整目标位……种种迹象显示,在这一波牛市中凝聚起来的人气正在股指的"跌跌不休"中渐趋消散。
  "股市涨涨跌跌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跌到什么时候才是底。"上海股民王以菡说,过去几天她在股市的资产大幅"缩水",而跌得最凶的恰恰是她最看好的几只蓝筹股,这让她感到十分困惑。
  实际上,相对于股指下跌本身,A股市场面临的更大挑战来自于投资者的信心和对政策的预期。 
  期待信心重建。面对A股市场的不断下行,这已经成为包括散户和机构投资者在内的所有市场参与者共同的呼声。(记者 潘清) 

巴曙松:推出股指期货正当其时

 巴曙松谈市场热点

  震荡市亟需避险工具 推出股指期货正当其时

  ●A股下跌幅度如此之大原因何在?我国整个金融市场体系还十分单一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特别是缺乏有效的风险分散和管理的功能。

  ●国际经验显示,在市场发生巨大波动时,非常需要金融衍生品工具来对冲风险。股指期货是市场的减震器和稳定器,有利于平滑市场风险,有效防止市场大起大落、过度波动。

  ●目前推出对股指期货本身也很有利。中国股市的估值已经明显下降,2007年单边上涨市场中蕴含的估值风险有了相当的释放,这时候推出股指期货也会比较平稳。

  ⊙本报记者黄嵘  

  

  经济学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教授昨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市场发生巨大波动时,非常需要金融衍生品工具来对冲风险,目前推股指期货是一个比较好的时机。

  

  警惕金融风险冲击实体经济

  巴曙松说,总体上,今年我国经济形势的基调是良好的,但内外因素的不确定导致我国经济发展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巴曙松强调,金融风险已经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他表示,不对金融风险提供有效的、多元化的、灵活的风险管理渠道与工具,缺乏管理的金融风险就可能对实体经济造成显著冲击。“金融风险,特别是来自外部的风险能否得到有效管理,关系到我国经济能否保持一个平稳的速度走下去。”他说。

  

  两大措施防范金融风险

  怎样才能有效防范金融风险?巴曙松说:“正如国际金融界所经常强调的,不对金融风险进行积极的管理,不提供多样化的风险管理工具,本身就是最大的冒险行为。”

  “金融风险并不可怕,一个完善的金融市场体系,本身就可以提供对金融风险进行管理的渠道和工具。”巴曙松说,大致来看,防范金融风险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要建立跨市场、跨机构的金融风险评估与防范的预警和监管机制,这是最重要的措施;二是要搭建多层次的金融风险交易与化解的平台,把风险在不同偏好的主体间进行配置和交易,给迫切需要避险的人提供能够进行风险对冲和管理的场所,让风险流动起来,在流动的过程中逐渐消退减弱。

  

  金融市场缺乏风险管理功能

  近期股市的持续下跌已成为大家最关注的金融风险。而反观引发全球股市大跌的美国股市,道琼斯工业指数今年1月以来下跌幅度不及我国股市下跌的三分之一。我国A股下跌幅度如此之大原因何在?巴曙松分析认为,我国整个金融市场体系还十分单一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特别是缺乏有效的风险分散和管理的功能。

  “从目前来看,中国股市面临的不确定性还依然较大,因此特别需要加快研究和推出金融市场的风险管理工具,防止现在只能单边运行的金融市场出现系统性风险,比如推出股指期货,有利于把股市的大风险分解为小风险,从国际经验看。是一种很好的稳定市场的工具。”

  

  推出股指期货正当其时

  对于不少投资者希望尽快推出股指期货以稳定证券市场的呼吁。巴曙松认为,目前推股指期货是一个比较好的时机。现实市场中存在的不确定性,以及已经出现的巨幅波动,表明中国的市场对于风险管理工具有迫切需求,普遍认为股指期货的推出是一个利好。

  巴曙松表示,国际经验显示,在市场发生巨大波动时,非常需要金融衍生品工具来对冲风险。“股指期货是市场的减震器和稳定器,有利于平滑市场风险,有效防止市场大起大落、过度波动。现阶段推出股指期货,有利于推动蓝筹行情和恢复市场信心,帮助机构规避下跌风险。从长远看,对股市健康发展有积极作用。”巴曙松说,与其在市场大幅上涨或者下跌的波动中担忧泡沫或者担忧投资者利益受损,增大市场的政策市色彩,还不如从完善整个金融市场体系、完善金融风险管理工具体系着手。

  巴曙松还认为,目前推出对股指期货本身也很有利。“随着市场的大幅调整,中国股市的估值已经明显下降,市场正在大幅波动中寻找合理的价格中枢,2007年单边上涨的市场中蕴含的估值风险有了相当的释放,这时候推出股指期货也会比较平稳。”他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