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21届毕业生读研心路历程(三):陈璐颖

(2021-07-01 11:20:03)
分类: 心得与感悟

若时光能倒退  我依旧选择读研路

陈璐颖

2021届毕业生读研心路历程(三):陈璐颖

我不擅长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情绪与想法,要不是张老师在毕业之际给我们大家布置了最后这份作业,或许我再不会安静地坐下来细细回忆研究生的这段时光。回忆是一件痛并快乐的事,驻足回眸两年来的求学之路,心中百感交集,几许苦涩,几许甘甜。

与师门其他几位同学相比,我有点不同,是一名跨考生。研究生专业选择教育学对我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本科期间我从未接触过教育学类的知识,数学方面也只是因为计算机课程需要,水水地过了高数和线性代数两门课。所以在备战研究生考试阶段我比其他同学付出更多的努力。从最开始的茫然不知所措,疯狂地在网上搜索各种资料,到渐渐开始做好自己的复习计划,并根据自己的计划有条不紊、日复一日地复习。最终星光不负赶路人,我如愿考取了浙师大学科教学(数学)研究生,自此,我开启了与张门的不解之缘。 

20209月开学,学院没有着急着安排我们选导师,而是先上了两周的课,在所有导师的课中,张老师的课让我印象最深刻。伊始,我还不习惯张老师浓浓的西北口音,不过没有关系,正因为这点,上课时我总是会以向日葵坐姿,竖起耳朵认真接收老师讲的每一句话。张老师潜心研究数学教育几十载,对数学教育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这份积淀使得他的课堂大气随性、风趣幽默,却又不会遗漏应有的专业知识。良好的上课感受坚定了我要将张老师作为我的第一志愿导师,又是何其幸运,我能如愿拜在张老师门下。 

2021届毕业生读研心路历程(三):陈璐颖

我在研究生阶段取得的成绩得益于张老师的因材施教,这在研一上学期的学习过程中尤为明显。同专业的许多同学本科就接受了良好的数学师范教育,以至于在研一开学不久就撰写好小文章并在期刊发表,我看了是又羡慕又着急,特别希望能和他们一样能在自己的研究生求学期间尽快有些成果。但张老师似乎并不着急,在第一次张门小组会上,老师给其他四位同门安排了阅读期刊,选定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尝试撰写小论文的任务。对于我,老师则是指定了一些书目,让我好好阅读。接下来的几次组会,张老师仍旧是让我继续看书,眼瞅着记为同门都已经选好了研究的方向,我的内心愈发焦虑。这样的状态持续到研一快要结束,在一次课上,唐恒钧老师提起了中外数学文化的差异,因为我是张老师带的学生,他点名让我回答,就是因为我仔细看了张老师之前推荐的书,我从容地回答了这个问题。这时,我才真正明白张老师的良苦用心,他让我用一个学期的耐心沉淀,缩小了和其他同学之间的差距。

在对数学教育有一定的了解后,张老师建议我以数学学科德育这一热点为研究方向。趁着第一学期学习的热度,放寒假我没有马上回家,而是在张老师的指导和马俊海师兄的帮助下,完成了自己的第一篇小论文,投稿《中学数学月刊》杂志并顺利刊发。

研一下学期,由于疫情,同学们都在家线上学习,张老师在这段期间不忘给我们打电话,了解我们在家的学习生活情况,多次深入交流毕业论文的进展情况。在阅读到与我论文相关的文章时,张老师也会及时通过邮件的方式分享给我。俗话说得好,“授人以鱼不授人以渔”,张老师对论文总是从宏观逻辑的角度方面进行指导,具体如何修改撰写会留给我们自己去探索研究,这样的教育模式能更好地提升我们的论文写作水平。

研二上学期,我们开启了忙碌的求职旅程,由于缺乏教学实践,接连两三次的招聘我都败下阵来。那会儿的我特别沮丧,给老师发了一连串的消息表达自己的慌乱,张老师告诉我不用害怕,之后还会有很多机会。听完张老师的鼓励,我逐渐调整自己的心态。打那之后我在多地面试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为就业提供了多个选择。 

研二下学期,毕业论文的盲审迫在眉睫,而我的论文在逻辑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张老师请了几位师兄师姐帮我指导论文,师兄师姐们耐心热情,仔细阅读我的论文,指出不足并提出有效的修改建议,保证我的论文能够顺利通过盲审。在求职阶段,金月丹师姐知道我报考杭州余杭区的学校后,毫无保留地与我分享了她的招聘经历,为我顺利上岸余杭区初中数学教师提供了莫大的帮助。我们整个张门是一个有爱的大家庭,虽然许多师兄师姐我都没有见过,但张门大群将我们联系在一起,我想张老师建群的初衷也是希望张门学子能在未来发展中互帮互助,将张门发扬光大。

2021届毕业生读研心路历程(三):陈璐颖

在最后的谢师宴上,张老师和师母对于即将离开校园的我们,不再只是要求要如何在事业上努力,更多的还是传授了我们一些为人处世的经验,关注我们的情感生活。张老师希望我对人对事能够更加自信,遇事不要害怕出错,勇于尝试,这样才能把握住更多的机会。

人生总是在不断地向前奔涌,毕业如期而至,这是终点,亦是起点。我将承载着张老师传授的知识,谨记张老师讲述的人生哲理,以光荣的人民教师身份继续勇敢前行。最后,再次感谢张老师这两年的教诲!祝张老师和师母身体健康,幸福绵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