署名为沈顺南的上海读者,近日给《人民日报》的信中讲述了自己看病的经历:我口腔内上下各有一颗牙齿发炎,疼痛难熬,到附近的口腔医院诊治。我花了14元挂了号,诊治时医生说,一次只能看一颗牙,你自己选择先看哪颗牙。为了解除病痛,我只得再挂一次号,医治另一颗病牙。她质疑此举增加患者看病成本。医院口腔科负责人称,此为业内行规,是为控制医生的接诊量,也是为大多数患者的利益考虑。——据《人民日报》

这几年见到听到的行规多矣,却没想到过挂一个号只能看一颗牙也是行规。这个行规,让人想到一个古代笑话。有士兵腿部中箭,请医生治疗。医生拿出剪刀将箭杆剪掉,然后索取诊金要走。士兵急了,说道箭头还在肉里。医生回答,他是外科医生,外科的事已做完,肉里的箭头要内科来挖,与他无关。这个“内外之分”,自然只是一个笑话,而挂一个号只能看一颗牙,却不是笑话是行规。
北京朝阳医院这事儿,让人百思不得其解,挂一次号只能看一次牙,要是满嘴牙齿都有毛病,那不是要挂32次号?这到底是控制医生的接诊量,还是歪脑筋赚取大多数患者挂号费?该科副主任鲁莉称,这是业内行规,如果条件允许,医生会尽可能帮患者多看几颗牙齿,医生每天需要接诊大量患者,一名医生为一名患者检查太长时间,也会影响其他患者的利益,希望患者从其他患者和医生的角度考虑问题、理解此事。
为了创收,为了部门利益最大化,患者的利益被如此蹂躏,请问医生的职业道德到哪里去了?很显然,“为大多数患者的利益考虑”、“为方便患者”只是一个幌子,其用意是将大处方化整为零,结果自然让病人最终付出与大处方一样的高昂甚至更高的成本,以此捍卫医院的利益。类似的潜规则之多、之严重,在医、药领域早已不是新闻,比如在新药审批领域、流通领域和定价领域,在医院处方、医生职业道德等方面都有着许多令人眼花缭乱啼笑皆非的乱象,暴露出的问题也令人担忧。
诊疗疾病是一项复杂的、专业性极强的技术,患者几乎没有话语权,医生开什么药、让做什么样的检查,患者一般都是听命照办。东西贵了可以不买,可是看病买药(尤其是医生开的药)的钱,患者不得不花,生怕耽误了治病。可如今治病犹如无底洞,不知道要填进去多少钱。 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可以说政府是第一责任人,当务之急是必须加大对公共医疗卫生的投入,提升医疗服务的价值,扭转以药养医的畸形现状。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