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日晚8时许,著名歌手那英用手机发了一条微博:“今天特早就把妆化完了,刚到国家体育馆来参加交管局春晚,一进后台,演出服没带!!!我?我?这时候交管局滴全冲上来咧!警车开道带着我那笨助理飞奔而去!交警这时不用啥时用啊!”这条微博在三个小时内被评论了上千次,其中大多为对特权被滥用的批评。

如果说那英发的第一条的微博纯属显摆,那第二条就是赤裸裸的狂妄,“别TM的以为我滥用交警职权!几条马路都管制!靠!你鸭试试啊!”微博既是私人的,又是公众的,这几乎就是那英在公开场合公然叫嚣。粗口一出,众网友应该见识到大牌天后的盛气凌人,面对网友的质疑和批评,那英开始非但没有一点虚心接受,反而在公开场合理直气壮出口成“脏”,不禁让人愕然。
在网友的围攻和指责下,那英自知理亏,两天之后连忙出来道歉,大意是:当看到网友回复后我又再次冲动地发了一条文字不雅的微博,引起广大网民很多不满,虽然我很快意识到不妥并删除,但已经引起了不良的反响我感到十分内疚,想透过这个道歉声明向大家表示深深的歉意。对此事件我要引以为戒,对于大家对我的批评我诚恳接受,绝不逃避。作为一个公众人物,我要时刻提醒自己对社会的责任感,更加严格要求自己的言行,为社会树立一个好榜样。
作为一个公众人物,那英的一言一行都会产生远远大于普通人日常言行的影响力。那英在微博这一公共场所骄横狂妄,面对网友的指责又大出粗口,对这个迟来的道歉,真的可以原谅她吗?或许会有人说,明星也是人,也有喜怒哀乐,他们可以有自己的想法,这些想法不必都与公众的情绪指向相同,明星长期经受着媒体的高度关注,难免一时失控,借机发泄可以理解。
行有行规,艺有艺德,这是艺术生存与发展之道。看了那英的虚假道歉,善良的网友都忽视了一个重要的背景,那就是在这个社会,作为公众人物早就被偶像化了,他们早就不是普通人,因此也不能用普通人的道德标准要求自己,他们需要更严苛的自我约束。那英这次对网友的粗口,和去年郭德纲挖苦甚至谩骂电视台及记者的风波如同一辙,到底谁在宠养艺人,让他们越来越骄横?他们可以疯狂骂人,过后再作秀道歉,即使水不转了,人还是跟着他们转。
这是一个传媒时代,人们的生活与思想、判断,越来越受大众传媒的支配与左右。在传统社会里,明星失言的影响或许只及于他周围的少数人,而在今天,他们的言论与行为,听到和看到的,可能是全社会千百万人,其言行的正面或负面效应会迅速发酵,因媒体的传播而扩大了无数倍。这就要求所有公众人物都必须有更多和更严苛的自我约束,要懂得节制自己的言语与行为,尤其是在涉及公共话题时,更有谨言慎行的必要。
文艺创作者们作为时代精神和文化的创造、记录与传承者,有理由得到尊重和礼遇。不过,权利意味着责任,因为站在镁光灯下,站在公众面前,他们的一言一行,影响着普通人的价值观的导向。谨言慎行,并不是要求艺术家们放弃个性,而是期待他们能为诸多信赖和崇敬偶像的人们垂范,更须避免因率性和随意的言行,让形象与事业毁于一旦。
有多少女人可以胡来?
冯小刚隔空发飙咋吓怕张静初?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