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陈道明拍戏看剧本还是看钱?

(2010-06-02 14:40:05)
标签:

影视

片酬

剧本

身价

陈道明

谢霆锋

娱乐

     电视剧《手机》在各大卫视的热播,片中的人物关系、社会问题等在观众中引起共鸣的同时也是话题不断。而近日,关于陈道明790万天价接演《手机》的消息也传得沸沸扬扬,不到两天时间,再次传出谢霆锋将以900万的高价接演30集电视剧《剑侠情缘》,尽管这些数字都没有得到当事人的承认,天价片酬刷新的速度,让人感叹“蒜(算)你辣”“够你狠”,而且业内人士称,演员片酬涨幅远远超越CPI。

          陈道明拍戏看剧本还是看钱?
     据去年7月的《重庆晨报》消息,台湾演员赵文瑄来重庆参加尤小刚执导的电视剧《对手》首播礼,有记者问赵文瑄,“那你选择剧本的标准是什么呢?”赵文瑄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搔了搔脑袋,“现在我年龄大了,眼睛不太方便,很多剧本都是电子版,看起来特别麻烦,所以我根本就没有时间去选剧本。”“那是选什么呢?”赵文瑄诡异的笑了,“现在找我的戏很多,我并不能够区分哪个靠谱,哪个不靠谱,我也没有时间和精力挨个看剧本,我只能用酬劳来做一个划分。如果这个戏足够有诚意,足够有实力,能够达到我期待的酬劳要求,我才会答应看剧本。眼睛虽然不好,但是看人民币还是很方便的。”

    在现今娱乐圈里,片酬是用来衡量明星价值的,是自然形成的行业标准,打破这套规矩就是乱套。“先看人民币再谈剧本”是“很多”年轻演员的普遍行为,但很少有演员敢于坦白表达出来,赵文瑄只是把很多大牌演员不敢说的话说出来了。几乎每次看到大小明星谈接戏的标准时,得到的永远是规范化作答,“好戏,好导演,好搭档”,从来没人提过“好片酬”,但私下里,熟悉演艺圈的人都知道,就算制片人和明星有过硬私交也不太可能拿到“友情价”,身价越高的明星越是如此,能挤出个“档期”来就算非常给面子了。所以,明星并不羞于谈“钱”,只是回避谈“钱”,因为在传统观念里,“钱”很容易就与“艺德”挂钩了,两袖清风能当遮羞布使,高价片酬近于贪婪。

     对于电视剧演员来说,年资和经验是一条硬杠杠,尽管最近孙红雷和王宝强红得发紫,但二人仍未排入内地男演员片酬排行榜前三名。如今,普遍被业内外接受的一张片酬榜单是:李幼斌第一、陈道明第二、陈宝国第三。李幼斌片酬真正跃至榜首是在去年。从原先不到7万一集上升到14万一集,自前年央视开年大戏《闯关东》播出后,李幼斌片酬飙涨至20万元一集,排在其后的陈道明和陈宝国跟他竟有单集5万元的差距。

     身价是衡量艺人知名度的标准。首先是热播剧给演员带来观众缘,身价翻番有可能。另一方面,经纪公司以赚钱为目的,对每个艺人的发展规划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身价。一旦艺人有走红的迹象,经纪公司立即抬价,明星身价也是经纪人的业绩目标。所以有些经纪人会故意放出一些明星身价暴增的消息,不排除有水分。

    去年引发最大争议的电视剧《蜗居》,捧红了两姐妹:海清和李念。如今,海清已经贵为陈凯歌钦点的电影主角,李念则曝光率骤增,经常上娱乐头条。据说,海清在拍《双面胶》时,片酬是每集4万,今年翻了3倍。而走红后的李念迎来了片约无数,据悉,李念日前在上海参加活动时亲口透露,她当初演一部剧只能赚5000元一集的打包价(包括机票等交通费用),如今涨了10倍之多。

    高片酬意味着高回报,出品方与明星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前两年电影《投名状》的四位主角片酬被曝光,李连杰、刘德华、金城武、徐静蕾的片酬分别是1亿、1600万、1200万和200万。娱乐圈不为外人道的“钱”规则如此赤裸裸的被曝光,一是如此昂贵令人惊异,二是差距之大匪夷所思。

    谈到演员片酬,著名导演陈可辛解释说:“曾有人问过我,花那么多钱请演员会不会很浪费?其实不会。如果我没有拿这1000多万美元请演员,就拿不到另外2000多万美元去拍我想要的战争场面。”他的逻辑里,请身价最贵的李连杰加盟并没有吃掉电影的制作费,反而带来了更多的投资和更大的市场。

    按陈可辛的逻辑,为什么演员片酬差距如此大也不言自明了,李连杰能带来全球市场,刘德华能带动亚洲市场,金城武有日韩市场,徐静蕾只有中国大陆市场。演员们的片酬就是这样计算出来的,市场主导,对谁都没有不公平,“钱规则”毕竟不是“潜规则”,打开天窗说亮话没什么不好,至于明星拿了高片酬是不是该回馈社会又是另一个层面的话题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