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日下午,周立波登上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人文素养系列讲坛,给大学生做了一场《周立波与海派清口》的演讲,一个半小时的演讲掌声笑声不断。尤其最后的提问环节,周立波与学生进行了半小时的互动,从凤姐到毕业买房,大学生一声声“波哥”亲热地叫着,和周立波探讨起了当下热点和人生困惑。
   
现场有学生问周立波:请详细谈谈你对凤姐的看法?周立波: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还特别要求“详细”。好吧,首先,我欣赏凤姐的执着,其次,我接受凤姐的自信。如果将这份执着和自信与她的主体剥离开,那无疑是中国妇女的典范,但前提是要有合理的载体,否则就是怪胎。但是我也要说,我们现在的大学生是否少了一点她的自信,我们在鄙视她自负的同时,是不是也应该接受一点她的自信?
         
 
   
周立波这次在复旦大学演讲,要求学生学学凤姐的自信,言外之意就是说,现在的大学生缺少自信,要包容凤姐,学习她的自信精神。周立波这次挑唆学生学习凤姐的自信精神,我想和央视名主持人李咏,不久前在四川某大学挑唆大学生“关注下半身”一样,李咏说:“大学期间不失身,大学就等于白过了,尤其是男生,如果毕业后还是童子鸡就不会跟人打交道,将来也不会有什么出息。”周立波和李咏在纯真的90后大学生面前胡言乱语,给学生灌输这种精神鸦片,百害无一利。
    自信是指对自己所具备能力和价值的良好感受,这种良好感受来自于对自身能力的认可,来自于对心中信念的执着追求,来自于百折不挠、永不放弃的精神。周立波要大学生学习凤姐的自信精神,我看周立波根本不知道什么叫自信,风姐是什么人?凤姐的成名,就是在于人长得丑,而且素质低,但她却偏执地向世人宣称自己懂诗画、会弹琴,精通古汉语,
“9岁起博览群书,20岁达到顶峰,智商前300年后300年无人能及”,并且抛出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征婚条件。正是这种巨大的反差所制造出来的娱乐效果,令凤姐变成了网络和各种传统媒体的宠儿,并因此获得了少量经济上的回报,可这种好日子注定不会长久。
   
凤姐的成名是这个时代的杯具,从某种意义上说,凤姐也是“畸形人”,她助纣为虐,借用这些雷人的语录,来猎取观众的好奇心。凤姐的成名并不能使她的生存处境有多大的改善。因为,在这类作秀事件中,最大的获利者并非他们,而是媒体和他们背后的策划人。他们也许会自以为利用了媒体,其实却是被媒体利用了,成了媒体聚集人气的工具。一旦公众厌倦了他们的表演,他们对媒体也就失去了利用价值,这时,媒体就会把他们像破鞋子一样地丢掉——从头至尾,他们所扮演的不过就是旧时跑江湖人手中牵着的猴子的角色,不管他们多么卖力地表演,所能得到的也不过就是勉强能维持生计的那点口粮罢了。
   
如果不是神经有毛病的人,一般不会接受凤姐的“征婚条件”,同样,喜欢凤姐,支持凤姐的人,脑子肯定有毛病,周立波也不例外。就业压力如此巨大,在校大学生看不到人生的未来,周立波应该以老大哥的身份,为大学生破解当前的困惑,不应该把“丑陋”的社会现象,美化后灌输给天真的大学生。现在的大学生已经被校园外浮躁的环境侵害,再把这些比毒品还危害百倍的精神鸦片带到校园,我想大喝一声:周立波,你的良心大大的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