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感官的干扰与疗愈
(2015-11-29 06:14:49)分类: 华德福之路 |
十二感官的干扰与疗愈
写在前面:本来我们夫妻早就约好一起去北京学习治疗教育尤其是学习十二感官,结果因为工作和经济等原因,最终我放弃,他一人去北京学习。但他要负责跟我分享他学到的内容。这不,给我分享的同时,大家也跟着受益了。
正常情况下,我们在怀孕时,孩子的感官都已存在,出生时低级感官就开始工作。通过我们在生活中的练习就会使其很快发展成熟。通过渗透到低阶感官,中阶感官也发展起来。中阶感官的工作完全出自同感和反感。中阶感官许多时候都有“上瘾”的可能,我们可以带着觉知来予以避免。
那么,在我们的感官发展过程中会面临哪些干扰,同时我们又如何来进行避免与疗愈呢?
触
觉
以皮肤为边界,让我们知道自己,让自己呆在身体里面,衣服不是“我”。
对触觉的虐待是什么?
1、侵犯和打孩子、体罚。每一次打他,他就会被吓倒、就会收缩。本来成人是要用以太体去滋养孩子的,现在变成了伤害,所以孩子长不大、长不好。
2、冷漠、排斥、不去亲近,不去爱孩子,这同样也会伤害孩子,他也长不大、长不好。
3、随便去逗孩子、摸孩子,未带着尊重和爱意的随便触碰孩子。
4、边看电视或做着其他事情给孩子穿衣服。孩子醒来就是想去感觉到自己和他人,而你心不在焉,并不真正与他在一起,也会干扰他的触觉。
5、过多的频繁的去触碰孩子,带着焦虑和过多的担心去弄孩子。(因此从小被虐待的孩子,他会把虐待与爱等同起来,所以长大以后也会出现家暴等虐待别人的情况)
我们成人应该去写一下,之前在孩子小时候都对他们做了些什么,想一想应该怎样去弥补。
在时间和空间上就有清晰的界限。对那些敏感(触觉发展过度)的孩子可以去提高他的容忍度。对触觉发展不足的孩子按摩、洗、刷等都会让他感受到自己。用很柔软的毛刷去刷他,敏感的孩子刷慢一点,稍稍用一点力,以此方式让他可以安定下来。不足的孩子快一点、重一点,更让他参与到中间。(自闭症的孩子每到这时会主动伸出手,但他们和他人没有什么连接)
孩子出生,一开始就把他们包好,让他们去玩东西、去探索,不要打扰他们,让他们去碰,让他们去与有意义的东西相遇。石头、木头、织物等都会将孩子带到大自然中。
让他自己穿衣服,帮助他慢慢的穿、慢慢的脱,让他去感受这样的重要的体验。
生 命 觉
许多有障碍的孩子在生命觉方面都有被干扰,那些脑瘫的孩子瘦瘦的,一直处于生命力较差的状态。唐氏、自闭症等孩子生命觉也存在很大的干扰,而这都是孩子生命的重要基础。
痛苦是属于人类的。当一切井然有序时,我们感受不到生命觉,在平衡与不平衡之间产生生命觉。所以不要太过于服务于自己的孩子,一旦他有需要甚至他还没有提出需求我们立即去满足他们,那他不会学会管理自己。在小学阶段,我们需要孩子坐在教室50分钟甚至更长时间,如果他们之前没有学会管理好自己的情绪,那他们如何能做到呢?那些自闭症的孩子和多动的孩子在课堂上无法安静,正是之前他的运动没有得到满足,生命觉到破坏的。
生命觉的基础是节律。睡眠与清醒有规律、室内室外有规律。所以,对生命觉的干扰就包括以下这些方面:
1、孩子的生活没有节律,显得无序。我们总是没有时间做这样、做那样。
2、忽视孩子的感受,当然也有就是过于关注他的感受。动不动就去看医生。其实并不是孩子需要,是我们成人在焦虑,需要让医生告诉我们孩子是正常的!我们自己要找到平衡,控制自己的情绪。
3、不健康的食品。
4、及时满足孩子的需要,甚至孩子还没有提出需要就提前为他做好了。
5、频繁搬家,更换新的环境。孩子是需要安定下来的。
6、父母关系不好,或者父母离异,让孩子产生太多焦虑,对生命觉也是重大的干扰和破坏。太多旅行也干扰到孩子生命觉,当然,同时还干扰到他们的平衡觉和运动觉。上学开车走太远的路途也影响。
7、给孩子太多补习也会损坏孩子的生命觉。孩子是在什么时候学习?是在放学后,是在假期!他们在学校学习知识到头脑里面,需要在休息时通过玩耍和游戏消化到身体里去,这才是真正的学习。但现在你在他需要真正的学习时给他上这样补习班、那样特长班,他其实根本消化不了,便只有破坏他的生命觉来进行。
8、教练项目,所有通过智性训练的项目都会消耗、破坏孩子的生命觉。
9、过早的教孩子这样、那样。只有当孩子真正准备好了的时候,我们才去教他们。
规律的生活,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让孩子感受到我们的焦虑、不安,要让他们看到我们的积极、正向和从容,这都会滋养到孩子的生命觉。另外,童话和故事对孩子有无穷的魔力,也会很好地滋养孩子的生命觉。
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那就是当孩子正在玩耍的时候,你是悄悄溜出去买东西还是告诉他?这首先你要明确,不能打扰孩子的玩耍,然后你可以提前告诉他“你再玩一会儿,我要出去买东西,但奶奶会一直在这里陪你”,否则,孩子没有心思玩耍,生命觉也会受到干扰。当你把孩子放在一个地方,然后悄悄溜走,这也会很大地影响孩子的生命觉。
孩子的生命觉受到干扰的信号是什么,我说出来可能令你们感到意外,那就是孩子在说“无聊”的时候。无所事事,表明孩子生命觉受到了影响,这时他没有创造、没有兴趣。
运 动 觉
现代社会的生活对孩子运动觉都有不同程度的伤害,我们要考虑这种伤害是过度还是不足。如长途旅行,孩子在车上晃来晃去,我们要评估确定孩子不用乘坐太久的汽车。现在许多幼儿园也不在一楼,需要坐电梯上楼,我们要讨论确保孩子的运动得到满足,他们在小的时候用模仿来学习,他会跟着大人或哥哥、姐姐做很多事,这应该被允许。在家里面并不需要太多的玩具,许多东西对于他们来说其实都是玩具,我们应确保家里有许多厨柜并且是安全的,他们可以打开来玩耍,还要准备许多的筐,在里面装上一些木块、石头、果实等,让他们把它倒出来,然后再装进去、再倒空。当然我们不需要他们把整个衣柜都倒空,这就要给他一个界限,让他们做这个年龄应该做的适合做的事情。当然这个界限不是靠规则来执行的,而是靠我们平时的榜样作用,要让孩子一起参与清理房间,自己就要带着意识创造一个整洁的环境。我们还要关注到孩子的大运动够不够,小运动够不够,不要只顾远足、户外而忽视了教室里的玩耍和厨房里的工作。也许一周或两周有一天去到公园或农场,这样他们就会学到更多,不要每天都呆在城市和房间。
运动觉这块要避免走两个极端,一个是过度,另一个是不足。我们给予孩子太多的电动玩具。好的玩具不是定型的东西,孩子可以不断拆卸,先把它分解,然后再合成。这和我们的身体工作方式差不多。然而如果是电动玩具,我们的孩子根本就拆不开,很快就失去兴趣。在运动觉方面还要注意不要给予得过早,如足球等,在10岁以前不要让孩子开展单独学习、训练的课程。
运动觉的滋养:鼓励他们去玩,确保有足够的户外、户内空间,有大运动也有小运动。不要太机械地去带孩子,也不要总是去纠正孩子。他们会犯很多错误,我们也犯过很多的错误,要多鼓励。不要试图禁止孩子摔跤,只要确保他们摔得安全。当然就算是摔伤了也没有什么。要带着爱和轻松,让孩子把感官打开,去信任他们,不要过多干预,不要教太多,孩子自己有许多内在的智慧。
平
衡
觉
运动觉与平衡觉关系紧密,所有适合运动觉的都适合平衡觉。过早的带东西给孩子也会对平衡觉带来伤害。孩子平衡觉和运动觉被影响的表现是对运动产生厌倦。无聊和厌倦是这个时代的弊病,我们的内在失去热情。还有就是“直立性”,现代社会对孩子的破坏使他们没有这种感觉。有的幼儿园午间睡二个多小时,他们在白天深度睡眠,醒得就不会太好。这实际上是反映出老师们累了,孩子并没有那么累。白天短时间的休息是必要的,而大一点的孩子根本不用睡午觉,他们的能量应该释放出来,这样在晚间就会睡得很好。
总之,让孩子上下左右爬来爬去,不断去探索对他们来说都是很好的。稍大一点就可以让他们去骑自行车、滑冰、滑雪等。
味觉、嗅觉
在我们的味觉、嗅觉与真实的世界之间有不真实的连接,里面有一些人工添加的东西,它们都是化学品。我有个孩子不愿意或不能穿新衣服,他们更愿意穿别人穿过的衣服。孩子们在这些化学品中吸入的其实是谎言,它不是真实世界的一部分。食物也是一样,里面有许多激素、不健康的基因。我们味觉和嗅觉被淹没了,这就变成了一种“瘾”。所以我们要尽力回归自然,用自然的东西。当然这有可能令孩子们过敏,因为我们已经远离自然太多、太久,已经长时间习惯了人工的不真实的东西。就算这样,我们仍然更应该回归到自然中,去闻自然的气息,闻花香、草香,在收割的季节去到农场体验自然气味,冬天去看雪,看小溪等等,都非常好。
还有一个值得我们关注。有的孩子睡觉前感到无聊,便会去抚摸自己身体的某个部位,而这些中生殖器反应更强烈,因此许多孩子会选择去摸。自慰本身没有什么大问题,但应在正确合适的时间(这或许是午间睡太多的原因)。发生这样的事情,我们可以让孩子帮助班级做一些服务性的工作。也可以在他手上抹一些薰衣草精油,这样他们会闻着这样的气味入睡而不是摸着身体入睡。如果有的孩子妈妈要长时间的离开,就可以弄一些带妈妈味道的东西放在他的枕边,这样他也可以闻着妈妈的味道入睡。
味觉的天赋是可以建立秩序和文化。每一个家庭都有自己的餐桌文化,这就意味着我们做这些事情要有秩序。关于许多中国家庭里,阿姨不和家庭成员一起用餐的问题对孩子很不好。
视
觉
这是现代社会人们比较主导的感官,我们从这里接收到太多信息。我们经常建议家长们在车窗上装上布帘,这样孩子们就不用被动的去吸入那么多的东西进来。任何电视、电脑等屏幕对孩子来说都是不好的。
视觉带给我们的天赋是洞见事物的全貌,透过事物的表面去看到本质。因此,教室需要有自然桌,上面不要堆太多东西。至少要有一束花,全是有生命和自然的东西。说到这里我要说一下华德福学校里的一个现象,那就是到处都用很多的布,我们不必要为孩子把整个世界隐藏起来,它们只要是自然的,本来的样子就行。同时,我们有的工作也没必要刻意去避开孩子,比如插花、、照顾植物、整理教室等,没必要让孩子一来就必须把所有事情准备好,有的工作可以做给孩子看,他们会从中学习。
视觉的滋养:带孩子去看日出和日落,留意每天的天气变化。去看天上的云,看它们的流动,对孩子眼里的运动觉会很好。去观察和留意植物在一年四季的生长变化,它们在冬季变得枯萎并不是一件悲伤的事情,它是自然的一部分,看得久了,孩子就会从中领会到生、死,学会接纳死亡。还有包括鸟吃虫、猫抓鸟、狗打猫,这些都是自然的一部分。孩子再大一点就可以陪他们在晚间去散步,看天上的星星,让他们学会去面对和接纳黑暗而不是害怕。
我们应更多的回归自然,去观察身边来自然、世界的变化,去发现它、感激它,让孩子去打开感官。疗愈最好的方式就是自然。其次就是去照顾它,把它整理得很好。第三就是还要去保护好这个世界,保护好自己的家园。全世界有那么多的灾难发生,说明我们还没有照顾好自己的家园,现在我们只是在无限的索取,在残害我们的家园。
让一切回归秩序,我们要觉知到或者应该对孩子做些什么呢?对于那些小小孩,他们应该知道这个世界的精彩美妙,我们暂时还不需要去和他们讨论那些正在濒临灭绝的物种。应该让他们去欣赏世界,对世界产生惊叹从而去热爱它、去爱护它。如过早的告诉他们世界的痛苦,等于是把以太力从他身上拿走。过早吸收世界的信息,对他就是伤害。当你觉得告诉他,他会把事情做对的时候你就可以告诉他。
欣赏---照顾---不要让孩子不具备能力时去照顾。
温
暖
觉
它是一个桥梁,建立我们与世界关系的桥梁,让我们了解外界的冷热从而调整自己。它的器官遍布全身,而身体各个地方冷热不均,有的孩子在外面未寻找到温暖就在内在身体上找。温暖觉的天赋就是觉察与他人的关系,那我们如何向他人表达这种温暖呢?微笑、拥抱、热情、友善等都会让他人感到温暖。施泰纳也给出过许多有关于温暖的冥想。
温暖觉的干扰:冷淡、冷漠、拒绝、忽视、抛弃(鄙弃),这些对温暖觉都会有很严重的伤害。还有就是所谓的“钥匙儿童”,回到家里面空无一人。一开始孩子还感觉良好,觉得自己很了不起,然而紧接着,他们便会感到孤独而渺小,他们把门锁上以后将自己一个人面对这个世界。过早的把孩子催大,让他们过早离开父母温暖的怀抱,把孩子过早寄宿在学校也会严重干扰孩子的温暖觉;衣着不得体,盲目追求外表美也会影响温暖觉。还有就是孩子发烧,其实这会帮助孩子的自我进驻到身体,偶尔发发烧是很好的,许多父母很紧张,盲目用药,也会影响孩子的温暖觉。
给孩子穿天然的织物会滋养温暖觉。不要那么多的竞争,带着爱回归自然,带着热情和温暖一起享受自然,和家人一起享受生活,下班回到家不要想着工作上的事情,更不要带着工作上的情绪。把故事、节庆、音乐更多的带入到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去互相拥抱,也拥抱每一天、每一刻。所有这些都会为高阶感官的门打开,这些并不是我们练习所得,而是我们本身就具备、本身就属于我们的天赋。
听
觉
要有好的听觉,就要有心灵的宁静。就像Kerry老师所说,真正的疗愈发生在停顿。人的耳朵随时都是打开的,我们要尽量的去减少所谓的“白色噪音”,就是那些加热器、空调、耳机、洗衣机等发出的声音,使我们很少去体验到真正的宁静,我们无法去听到先前可以听到的声音。
腾出时间来滋养我们的听觉,这样我们也能够腾出时间去倾听孩子,去和别人互相倾听。当你和孩子在一起时,你拿起手机,这就等于是在告诉孩子“你并不重要,电话那头那个人更重要!”
对听觉的滋养:唱、说,让声音抑扬顿挫,让生活中的歌声有美妙的旋律。
语
言
觉和思
想
觉
孩子们从电视、广告里面学到的都是一些虚假的姿态,而且被里面的东西过早催熟。我们跟孩子在一起要保持真诚,不要隐藏,把自己真实的东西表达出来。
这是用于理解别人对我们讲的话的含义的,是一个很宽广的感觉,是要超越文字本身的。比如我们去看一幅画,在它的后面隐藏了一个故事。在言语里也是,它会隐含一些背景和含义。对于过度(敏感)的人来说,总是要过度去猜测别人话语背后的意思。
对语言觉的干扰:人与人之间的不真诚,交流互动减少,用手机、信息太多,不安全感增加,习惯把自己包裹起来、伪装起来,不讲真实的话语,这些对语言觉都是极大的干扰。太多、太少、只给出一半信息,都在干扰我们的思想觉。如何去滋养呢?先放松自己的大脑与呼吸,这可以让自己变得更清晰,多做“嗯......呼”的练习。成人在孩子面前要言行一致、真诚。看书,给孩子们讲故事,看着照片给他们讲他们小时候的故事、讲自己的故事(当然不要经常给他们看小时候的照片,这样会固化他们对童年的记忆,只是偶尔就很好。同时,在孩子的房间不要放太多他的照片,放上一些风景画、一张天使的画就很好)。孩子稍大一点可以给他讲一些人物故事,特别讲这个人物在困顿时期的经历,会疗愈和滋养到孩子的内心。
自
我
觉
这是内在的一个人与他人相连,回退自己或太收缩给自我都会造成干扰。让孩子去跟别人打招呼,让他们变得更有礼貌,这会很不健康。要让孩子变得有礼貌只能是我们作为父母之间去真诚交往、热情招呼,这会成为孩子的榜样,孩子自然就会去学习仿效。训练孩子讲礼貌只能是教会孩子如何去取悦他人,对他心灵成长并无意义,因为他根本不知道他说的那些话有何含义,他并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只是你要让他这样做而已。我们只是要去示范!
对自我觉的虐待和伤害:让孩子承担过多责任,如之前提到的“钥匙儿童”,让他们过早的去照顾自己的弟弟、妹妹。当然另外也有一个极端是他没有责任,被照顾得太多,也会伤害他的自我觉和他人觉。“打招呼”也是,会让孩子去看别人脸色行事,他们学会去取悦父母和老师,保持高度的警觉去留意成人。
对自我觉的滋养是我们要保持自我学习与自我成长,去为孩子成为好的榜样,努力去建造一个互相信任、友爱的关系,也让他们了解到朋友其实也有远近。
到此所有感官都介绍完了,给大家三个关键点:低级感官要成长,就要去体验,去探索,用身体去探索;中级感官主要是搭建桥梁,大自然是最佳向导;高级感官是隐藏着的灵性世界,滋养它的是我们的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