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中经历的4次恐惧

标签:
育儿 |
分类: 生活在别处 |
此行17天,去过三个沿海城市,因为都不算是景区,人少,孩子们与大海亲密接触,我们成人也是,大海里的动物带给我们的经历很新奇。
全程中有四次内心经历恐惧:
第一次是在海口下船时,人特别多,全挨在一起。就是在那一刻,我发现我有一定程度的密集恐惧症。当时我心里紧张、担心,希望这种状态赶快结束。
第二次是在万宁,那天是傍晚,我带着三个孩子在海边,海边就我们4个人。大海无比宽阔,且波涛汹涌,那时正值台湾的台风来袭。本来玩得好好的,小女儿忙于在沙滩上寻找,大女儿和表姐忙于冲浪。但天色不太好,加上海浪太大,我瞬间想起了泰戈尔的《孩子们在海边的聚会》,我突然想,我会不会忽略了欢乐背后潜藏的危险,我会不会真的如此无知?我看到很大一片海面的颜色与其他处不同,是沙子的颜色,可以判断出那片海是很浅的,可以在上面走来走去。但我当时想象,如果让我站在水中央,我不知道会恐惧成什么样子。瞬间袭来的恐惧让我不能继续在海边的玩耍,于是决定赶紧回去。
第三次是从海口离开,在海安下船时。从船停到开舱门离开,大概有40分钟,所有的人都集中在舱门那里,没有空调,热得人们汗流浃背,孩子们的头发全湿了,我感觉要窒息了。我不是急着下任何交通工具的人,但这一次刚好我坐的位置就离舱门不远,我并没有准备下船,而是想等着大家都离开后再离开位置。也正是因为此,我被挤在里面出不来。老代去开车,而我带着三个孩子就等在那里。当时我真希望人们能散开,不要挤在一堆,甚至有了喊话的想法。大概半小时后,有人开始闹了,但不严重。接下来我决定设法离开我的位置,到人少的地方去。但就在这时,舱门打开了。
这一段经历感觉自己好无奈,明显地感觉到已经快达到身体能承受的极限。也不明白的是,为什么大家挤在一起那么热且难以呼吸而不分开呢。当舱门打开时,人们越有序其实是越快的,而不是硬挤出去!
第四次是在湛江,我们出海打螺时。那天朋友联系了一条渔船,我们出海了。船主把我们放在一座孤岛上就去打螺了,我们在岛上玩。很大的一片海滩,海滩上很多鸟,仍旧有螃蟹等小动物。但是,玩着玩着就发现涨潮了,看着海水漫延上来,非常快,眼看着走过的沙滩不再是沙滩,速度越来越快,我开始紧张。其实理性上我知道我们肯定会安全离开的,但还是被大自然的力量给吓到了。
人生有种种无奈。我想起16年前自己躺在手术台上,在昏迷前的瞬间不知道自己是否还能走下来时,还下了一个决定,如果能活下去,一定要好好地活着,珍惜每一天!但在那一刻,更震憾我的深刻感受是无奈,面对生死的无奈。
从那以后我全然地追求自由,并训练自己尽可能地去接纳所有的遇见。在接纳中感受内在的自由,因为,接纳的程度决定了自己自由的程度。
明天或来世,真的不知道何者会先到。所以,尽情地生活和工作,把每一天当作生命中的最后一天来珍惜。
也因此,还是极少再遇见让自己感到恐惧的事情。可就在这一次出门,内心里4次经历这样的恐惧,还真是吓到了自己。
旅行总是有意外的收获。原本只是带孩子看看海,但途中的这些恐惧带给我思考,我想对于我的未来,有新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