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与孩子真实的相遇

(2015-06-29 06:16:35)
标签:

育儿

分类: 人生(育儿)感悟

与孩子真实的相遇

                            ——记教师会上讨论的两个问题

 与孩子真实的相遇

上周五我们教师全天学习。在会上无意中遇见两个问题,想写出来与大家分享和探讨。

 

首先是关于羊毛球的问题。

 

夏天可以做的手工活动之一就是搓羊毛球,这是一项成人可以带着孩子一起做的非常有意思有意义的活动。大孩子可以搓出羊毛球来,而小孩子光玩肥皂水就已经很开心了。

 

我第一次做羊毛球都是好几年前的事了,我不记得我们幼教培训时老师是怎么教的,印象中感觉里面好象也是包了石头的(但真的不确定了),但我记得一位老师来园指导时教我们做时用了乒乓球,先把乒乓打个洞,往里面装沙子后再用羊毛裹球,再搓。我记得我做的羊毛厚度不同,所以球的重心并不是真正的圆心,这事让我当时相当别扭。

 

我最近看到一个羊毛球,里面包了石头的,羊毛裹得很薄。我看到时并不知道里面有石头,所以我拿在手上的瞬间感觉特别不对,因为那么大的羊毛球应该很轻的,我以我设定的很小的力气去拿它,结果却不对,因为那更接近石头。

 

除了第一次做羊毛球用了乒乓球外,以后我自己做从不往里面放石头或其他东西,因为我自己觉得别扭。

 

最近又清晰了下这种感觉。举个例子,比如带孩子,有的孩子看上去比较瘦小,我以我的评定去抱她,结果可能抱不动或者非常费力地抱了起来,不是我真的力气不够,而是在准备过程中没有准备那么大的气力。其实,每一个人是不一样的,看起来同样高矮胖瘦,其实有人长得结实有人就不,所以体重并不一样甚至可能相差很多。

 

上面说的是人,如果是物呢,同样体积的石头和羊毛是不一样的。同样是羊毛球,假设大小完全相同,但通过肉眼可以看到密实度不同拿在手上的感觉不同,如果是更敏感的人也会感觉到重量不同。

 

华德福教育非常重视对孩子感官的保护,提供给孩子的玩具都是天然材质的,我想从这里出发,也就是出于对孩子感官保护,我们应该把真实的羊毛球给到孩子,否则就会破坏孩子的感觉。明明应该是一个羊毛球的重量,结果却是一块石头或一堆沙的重量,这就会影响孩子对羊毛这种材料的认识。

 

这是我这个敏感的人的个人理解,有不同意见的人可以告诉我。也许有人觉得这样的要求太过或者太高了,但我想我们应该把这样的真相呈现给孩子。

 

另一个问题是,有老师问我可否给幼儿园的孩子安排值日,还提到有些幼儿园就是这么做的。

 

是的,而且,我相信很多孩子可能还比较喜欢并且期待,家长也会喜欢。

 

但这样皆大欢喜的事我个人认为并非是孩子真正的需求。因为,以我的理解,让孩子值日是一种责任一种承担。

 

是的,孩子需要承担与年龄相匹配的责任,但一定只是一点点。不了解那些让孩子值日的老师会让孩子做什么,但我觉得最好不这么做。处于第一个7年期的孩子,就让他们无牵无挂地玩吧,他们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玩耍。当然,也需要做事,比如照顾自己吃饭穿衣,也可以承担一些与年龄相应的家务,但应该都是家长陪伴着孩子一起做,而不是孩子独自承担。

 

如果是准备上小学的孩子,可以提前半年或一年让他承担班级的一些家务,我觉得这样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过渡到小学。这样的孩子应该在六岁左右。但我们必须有意识的是,我们不要把家务交给孩子自己做,孩子更喜欢跟随成人,所以,最好是老师陪伴孩子一起做。

 

每一个老师面对的孩子不同,每一个人对教育也都有自己的理解。我个人更加关注孩子的玩耍和睡眠,玩耍充分的孩子有着比较充分的呼出,我感觉到他们更健康,所以,在我的班上,4岁以下的孩子我甚至不太招呼他们画水彩画,我更鼓励他们玩耍。但我会致力于陪伴孩子做好照顾自己的工作。而班级的工作(家务),我会主要安排6岁以上的孩子做。尤其是在孩子玩耍的时间里,我一般不会把孩子抽离出来让他做事。

 

阳光三月2015/6/28 于重庆南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