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与华德福的美好相遇(一)

(2015-03-27 08:09:49)
标签:

育儿

华德福

重庆

华福园

分类: 幼教之路

与华德福的美好相遇(一)

与华德福的美好相遇(一) 

转者注:周三的中午,新雨学园的位于北滨路的华福园的主班老师,也就是雪莉老师预约了一位家长面谈,由于她在带孩子,中间只能抽出短暂的时间,所以,她经常把面谈约在我也在华福园的时间。也因此,我跟卓尔妈妈也有了一些沟通,期间她谈到她写了一些关于孩子入园前后的文字,我当时很感兴趣,我劝她分享给我和雪莉老师看看,她答应了。但是当时,我以为只是简单的文字记录,比如一天一段话,我也只是想我们借此更加了解孩子。但当昨天我收到这些文字时,乍一看5M多,我挺吃惊的。当时我在路上,用手机一一读完。阅读的整个过程,温暖而又美好,我的眼睛一直湿湿的,没有流泪,但就是湿湿的,是那种温暖的感动。四十几页的文字,细腻、简单、真实、淳朴,如行云流水般。

 

这些文字让我想起了另一个母亲,我都不记得是哪位妈妈了,只记得在我最初接触华德福时,在网上看到的连载。那位妈妈的孩子应该是成都华德福学校最早入读的孩子,她记录了孩子入学后的很多经历,以及她对学校工作的种种参与,也是如此,温暖而又美好。

 

我也经常被文字感动,就那么有限的几千个字,一一码下来,放在不同的位置,却可以带不同的东西给我们。

 

也是因为此,我想把卓尔妈的文字连载至博客和微信平台,也许,很多妈妈可以从她的文字中看到华德福,也会看到自己的种种(尤其是曾经的种种),也许,可以在某一个特殊的时刻,这些文字会带给你一些启示。

 

由于卓尔妈妈在卓尔上学前,已经多次参加过纳溪园的学习,并且之前进行过入学面谈,所以,当在卓尔真正入学华福园后卓尔妈告诉我“真好,我们没有错过”,当时我还在心里跟她开玩笑:你已经错过了一年多。其实,当下的一切就是最好的安排,卓尔妈妈虽然并没有在一了解华德福就激动地把孩子送来,但是她,一直在努力寻求家人的支持,以及解决交通问题,我知道她之前准备搬到山上来。她没有纠结,但是一直在努力,到了水到渠成那一天,她来了,孩子来了!

 

一切都刚刚好!

 

                   ------以上文字来自三月妈

 

美好的相遇——走进华德福

2014-12-29

因为圣诞节应邀去参加了一个家庭圣诞晚宴,孩子回来睡的有点晚,第二天早上8点钟还在沉睡,喊他说还想再睡一会。妈妈用手指轻轻扒拉他眼睛,他闭得紧紧的,妈妈就和他学,说这个胶水这么好啊,多少钱一瓶,他笑着回答100块钱。“怎么这么贵啊,便宜点吧。”“不好的胶水1块钱一瓶,好的胶水100块钱,不讲价!”


   
圣诞后遗症,醒了还要看看他的圣诞袜里有没有礼物,对于圣诞袜是空的这一结果显然不能接受,眨巴着眼睛、瘪着嘴有点不高兴,起床出来看到昨晚的圣诞帽,说我们把圣诞帽当做袜子吧,妈妈急中生智,趁儿子不备悄悄把昨天去做客主人准备的一盒糕点放进圣诞帽里,企图蒙混过关,他立刻指出和昨天爷爷给的一样。就在刚才,妈妈也给说漏嘴了,问他穿不穿圣诞老人送他的那套新衣服,他说是睡衣,其实是汉服,妈妈说妈妈专门给他做的过年穿的,他一听马上就问不是圣诞老人给他的吗,妈妈赶快解释之前就和他说过圣诞老人会送他一份礼物,妈妈也有礼物,太大了,请圣诞老人给送过来。现在的孩子是有多聪明,多么不容易“糊弄”啊!


   
其实,这一段时间以来,我们都在很努力的调整作息时间,晚上最迟8:30上床,讲个故事就睡觉,9:30之前入睡,早上7:30叫醒,8:00起床。最终的目标是争取晚上9点之前入睡,早上7点叫醒,以便适应元旦后的新幼儿园。


   
是的,经过3个多月的挣扎,我第二次向纳溪园伸出橄榄枝,这次我申请的是位于山下北滨路的华福园,虽然南山上的纳溪园更让人神往,但是一直没能解决的交通问题成为了横亘在面前的最大的鸿沟。我经常自问距离华德福到底有多远,是一座山,还是我们的决心?相较于山上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宽阔的户外场地,公用交通方便成为山下的优势,走进华德福成为可能。其实环境怎样永远都不是最重要的,孩子能够得到怎样的对待、拥有怎样的童年才是最值得关注的。舍近求远地换园,内心不是没有挣扎,也想着一咬牙时间就过去了就别折腾了,可是不行,忍受不了传统园的弊端和对华德福的向往,如果再犹豫、懒惰,孩子的童年很快就错过了。其实华不华德福并不重要,什么流派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藉由此找到一条发现孩子、了解孩子、真爱孩子的通道。


   
应该是124号晚上和纳溪园的创办者三月妈联系,她就给约了下一周的周二下午和主班老师面谈。那天我带着卓尔专门乘坐公交车前往,第一次路线也不是很熟,然而我这样做的目的是想坚定自己即使没有私家车、不会开车也是可行的。面谈的结果是让人十分温暖、安定的,孩子玩着沙子,他做好了“饭菜”偶尔要我们呼应,妈妈就这样和雪莉老师闲谈着。该结束收拾用具了,老师不是用言语提醒孩子收拾好玩具,给玩具归位,而是轻柔的唱着歌,比如蓝天是白云的家,大树是小鸟的家,如此玩具也要回家了,边唱老师边动手收拾着。这样温和的、巧妙的提醒,这样身体力行的示范,相信不会有哪个孩子会拒绝。而在教室里——其实不应该叫教室,因为没有传统园的授课与学习,应该叫孩子的家,卓尔因为新奇而跑动,老师会轻声提醒慢慢走。所有的一切都那么的美好、梦幻、温柔。是的,我们其实都不适合带孩子,多年独自在外打拼,历经人情冷暖,我们已经变得坚硬而果断,我们不再温和、不懂得温和,我们用成人的标准要求孩子、责备孩子、伤害孩子。而晚上,三月妈更是微信我,说雪莉老师给她电话了,对面谈很满意,对我的状态和孩子的状态也非常满意,孩子很会玩,我们都对相遇充满期待。更让我唏嘘不已的是同样孩子、同样的状态,在不同的老师眼里就是那么不同的结论,同样是玩,在传统幼儿园是不遵守秩序、要被罚反思角的,可是在华福园却是最被看重、肯定的。在这里孩子某个阶段的某种行为都是正常的,是每个正常孩子都会经历的,而不会被指责、批评。我为给孩子选择一个懂得孩子、怜惜孩子、尊重孩子的幼儿园而发自内心的高兴,希望能够弥补我的不足,带动着我不断完善自己。

 

圣诞节那天下午才儿坊幼儿园召开2014年圣诞歌会,之前孩子一直在排练,周一放学他就和妈妈说他本来在第二排,换到第一排了,因为另一个小朋友光站着不动;周二要睡觉了,他还和妈妈说秦老师表扬他了,因为他跳得好;周三说老师领着他们到政府高楼后边的矮房子去了,那里有很多很多座位,他们到台上,他很害怕很害怕,不知道会有什么后果。演出很圆满,就像我们经历的无数次演出一样,可是我还是觉得整个活动不够温暖。不可否认,老师们做了很多准备工作,付出了很多心血,可是可有人想过这种形式是否是孩子想要的,是否符合孩子的年龄阶段?晚上吃饭据说要孩子们表演节目,孩子说他不想表演,他会不好意思,妈妈就问他你在家里不是也经常表演吗,而且刚才在台上不是也表演的很好吗?他说在家里是给爸爸妈妈表演,而在台上是和小伙伴3个人一起的。这么大的孩子更喜欢被包裹、被呵护的感觉,他们被突兀推到台前经受众人的注视,是会害怕和不好意思的。周三放学卓尔和妈妈学他们要表演3个节目都是什么,之前被调整演出位置的孩子的外婆听见就问她都要表演什么,还说你看陈卓尔说的多清楚。孩子坐地中枪。那个孩子绝对是敏感型孩子,有点超出同龄的成熟,她不会喜欢自己被老师从第一排换到第二排这种经历,大多数孩子,和大人一样,面对自己害怕、不喜欢的事情都选择埋在心里,再说一遍是不是有再经历一次的意味?

 

     而在纳溪园和华福园,这样过圣诞节:在我们幼儿园里,3天前才做了一年中最大的庆典——冬至庆典,今天的圣诞节,我们只是很简单地庆祝了下。今天早晨孩子来上学前,老师在孩子们的鞋子里放了坚果、金橘和饼干。当孩子们出去户外活动时,他们看到了圣诞树,树下有好多的礼物。孩子们特别开心,我一直认为,这开心的本源不在于礼物本身,而在于今日的美好、生活的美好。家长们也特别开心,就在我打下这些文字的此刻,班级的群里正在热烈地讨论着。我们三年前开始这样庆祝圣诞节的,就是那一次,我们发现了过圣诞节的好处是:孩子们开心、家长们也开心。家长提前抽签帮助抽到的孩子准备礼物,家长一定要亲手做,而且不能让孩子知道这件事。家长们在年前的忙碌中抽出时间,在自己孩子睡着后,温暖地在灯下准备礼物。每一个家长都在为别人的孩子准备礼物,奉献出心中的那份爱和感动,其实,又何尝不是为自己?就在这个准备和之后的分享中,家长们之间的感情拉近了,同时,也因此更加爱上手作。”同样是以孩子为主角,然而不会有哪一个孩子单独聚焦在镁光灯下,老师和家长会秘密的筹备一切以期给孩子们惊喜,并不打乱孩子生活的节奏,简单却给孩子心灵的滋养。


   
这就是传统幼儿教育和华德福教育之间的区别,更重视形式还是内涵?从教室布置等硬件,到日程安排、老师等载体。传统园的感觉就是大人忙碌着,说是为了孩子,但其实却是大人们自得其乐着,孩子跟着看个热闹;孩子应该是节日的主角,然而孩子却只是充当着道具,这种庆祝程式对他们而言是不走心的。就像我们进入社会,会经历数不清的形式主义,然而都是轰轰烈烈的来,从不留下一片云彩。

 

对了,圣诞歌会的开始,有个PPT讲诉圣诞节的由来,忠实于故事本身,显得有点过于提前和残忍,坐在旁边的孩子一直问她的妈妈:他们为什么要杀死耶稣啊?她妈妈不知怎么应对。在华德福幼儿园里有个圣诞老人的故事:传说天上的母亲正在为将要降临人世的孩子编织衣衫,她从星星、月亮、太阳那里得到很多礼物:金线、银线、光芒、智慧、勇气等等。但这些礼物都用完了,她还没有纺织好衣衫,怎么办呢?于是她请圣尼古拉斯帮她到人间去搜集孩子们的好心肠、好想法、好行为。把它们都变成金线银缕来继续编织衣衫,同时也请圣尼古拉斯给每个孩子带去礼物。这样就在1224日那天晚上,圣尼古拉斯架着小船,穿着蓝色的镶满金色星星的斗篷来到人间,他收集了每个孩子的好心肠、好想法、好行为作为礼物送给天上的妈妈,并把礼物:金坚果(核桃)、金橘、甜饼干送给每个孩子。这里的好想法、心肠和行为以及金坚果、金橘和饼干分别代表头、心、手三元。


   
相比之下,高下立见。是否忠实于原著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给孩子提供什么样的心灵滋养,怎样守卫他的梦幻童年。


   
最后,昨晚去吃饭时,并没有特意要求孩子们表演。开始44-6岁的孩子拿着玩具跑上跑下、跑来跑去的玩着,很正常,但是大人准备好机器,两个孩子就参与度极高地去表演了,卓尔伴了一会舞想去玩,就对一个哥哥说那边有妖怪,那个哥哥一把推开他,关注表演去了。这些孩子会唱那么成人化的歌、这么热衷于表演着实令我很惊讶,7岁以前的孩子他主要的工作就应该是玩,他全部的精力和注意力都应该集中在玩上,可是看看自居为歌唱家的某妈对于孩子“表演”的洋洋自得,就明白这一切是多么的水到渠成。记得上周吧,幼儿园一位家长对另一个孩子的闪光鞋很有兴趣,因为曾经一起是家委会成员,我就和她说其实孩子的鞋不应该会叫、会闪光,因为孩子行走的专注力会被干扰,就是衣服什么的都应该是朴素的、不夸张的,大人不应该把孩子的注意力从玩耍上吸引到衣服上。她说我们不去注意,在幼儿园都要受到别人的影响啊,我的意见是父母不去关注,孩子就不会关注,孩子会去关注穿什么衣服、鞋,一定是大人对他做了这方面的唤醒,我们经常缺乏对孩子有意识的保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