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儿童的泪与悲——他们缘何成为留守儿童?

(2015-02-12 07:16:19)
标签:

留守儿童

父亲

母亲

陪伴

分类: 人生(育儿)感悟

 儿童的泪与悲——他们缘何成为留守儿童?

今天早晨,刚刚看到这样一条微博:【人民微评:留守儿童的泪与悲】四年未见,泣不成声,蕴藉着太多委屈与思念;盼母不再打工,愿望纯真却属奢侈。“抱起砖头就没法抱你,放下砖头就没法养你”,正是无数农民工的现实处境。我国现有6000多万留守儿童,他们饱尝分离之苦,荒芜之悲。关爱留守儿童,亟需更人性的制度安排。

 

三天前,我带孩子们去植物园玩,一直跟随我们的有一个大概2岁半的女孩以及带她的老人。我的孩子在哪里玩那个孩子就跟到哪里,当我的孩子坐在那些大大的假的茄子辣椒上玩时,那个孩子也凑上来。但是玩了几分钟就摔倒了哭了,只见老人走到她身边笑着说:“哭什么哭,自己摔倒了怎么还要哭?”这句话反复说,其实老人是个脾气相当好的老人,特别爱笑,她一点都没生气,但她一直给孩子输入一个观点:自己摔倒的不应该哭。但其实我们都知道,哭只是孩子情感的表达方式,她疼了委屈了哭一哭就好了,这与谁把自己弄倒的并没有关系,疼痛始终是在那里的,与客观条件没有关系。

 

后来我的孩子们去钻花生,就是两个连在一起的有很多孔可供孩子们爬上爬下钻进钻出的花生,那孩子和老人也跟去了,老人全程扶着孩子,孩子的手扶在哪一根不锈钢上脚踩在哪里都由老人安排,每一个动作都被老人设计好,孩子没有选择的自由和权力。当我的孩子自己钻时,老人也“指挥”我的孩子,我提醒她不要干预我的孩子,她笑着说摔了怎么办,我说摔了没有关系。她真的是个脾气很好的老人,她笑着说“摔了没有关系摔了没有关系”就没再管了。相比很多老人对孩子的强势和不尊重,这是一个相当好的老人了。

 

但是,整个过程之中,在这个善良的可敬的有爱心的老人呵护下,孩子几乎没有自由,也不被允许表达自己真实的情感。我自认为是比较了解孩子发展和需求的人,所以我内心里非常心疼那个孩子。

 

每一次在这种情况下我都会想,孩子的爸爸妈妈哪里去了?他们都在上班吗?他们真的需要上班吗?他们知道孩子是这样被带着的吗?如果他们自己带也会这样陪伴孩子吗?

 

抱起砖头就没法抱你,放下砖头就没法养你。我深深地知道,在咱们中国的当下,养孩子不容易,别说那些抱砖头的农民工,就是很多城市里有着所谓的非常体面工作的父母也是如此。但是,我经常想,养孩子是必须要那么多钱吗?是必须父母全去上班挣钱吗?是必须的吗?

 

我想,不能回避国家当下的现实情况,但我更喜欢换另一个角度看问题。

 

在我的工作中,接触的基本上都是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家庭,而且接触得非常多。由于是这样简单的关系,所以我了解很多家庭的收入情况。

 

在我们山上,住了一些家长,我经常被问这些家长是不是有钱人,尤其是那些母亲全职甚至夫妻都全职的家庭。而事实上,以我的了解分析,住在山上的家长在我们园里收入应该算是不太高的家长,反倒是很多家庭收入比较高的父母还要忙碌些。

 

对于农民工来说有经济上的原因,但我想更多的还是观念上的问题;对于一些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来说,我认为不是经济上的问题也是观念上的问题,还有一部分原因那就是内在的恐惧比较深。

 

我遇见数不清多少人给我讲等他再挣一百万来当华德福老师等他挣够孩子出国的钱来当华德福老师……

 

说来说去,都只有一样东西在做祟,那就是钱。

 

人们总是以为银行里多一些存款名下再多一两套房子最好还有一两个门市这才是安全的。而我这几年能生存下来主要是因为我卖过两套房子。有两件事情提醒我攒钱攒房并不一定有用:一是我第一次生产时险些丧命,在我昏过去前的瞬间我下决心,如果我能逃过这一关继续活着,我一定把生命中的每一天都当最后一天过一定要活得有意义;二是当年五一二大地震时,我不清楚那些活着看到房产瞬间垮塌的人是感受如何我也不知道那些瞬间离开但还有一些房产岿然不动的人于他而言是否还有意义。

 

生活应该只在当下不在未来的。

 

我们过好了每一个当下就会拥有一个更好的未来。

 

攒在银行的钱一定安全么?房子会一直在那里增值么?

 

诚然,这几年一路走来,我也意识到没有钱真的不行,起码让孩子上华德福上不起啊。但是,对于一个年幼的孩子来说,是钱对他成长更有意义还是父母的陪伴更有意义?!

 

我们看到的新闻上讲的农民工都是为钱而把孩子扔到家里去打工,但我在生活中了解到的并不如此。有很多男人就是习惯了在外打工的生活,而很多女人就是为了守住男人而放弃家和孩子。还有很多在外打工的男女,要生孩子时就回老家,孩子一满月就离开,一离开就是几年,他们都很年轻甚至20岁不到,不会象很多高学历的城里人再不生孩子就错过生育期了,尤其是,我所知道的很多,他们还不止生一个——这种分离这种悲哀与经济问题并没有绝对的关系。就象城市里的很多父亲,虽然天天回家睡觉但其实都是半夜十点以后回家的,我想他们再忙也不会比奥巴马(好象是这位总统)忙,但人家都天天回家陪妻儿一起吃饭。去年很流行一个说法:如果你爱一个人,那就陪他一起吃很多很多的饭。也可以这么说,最好的家庭教育,就是一家人坐在一起,吃很多很多的饭。

 

回想起小时候,天黑睡觉回家吃饭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但在这个时代,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欲望膨胀恐惧倍增的同时,吃饭睡觉都成了时代的问题。

 

生命中遇见的困难和疾患很容易惊醒一个人,也许有的人太顺利太健康,至今没有遇见。但如果真的有一天,你病了,你会知道,在你病塌前不离不弃朝夕相守的绝不是你的客户你的同事你的领导你的同学,而是你最亲近的人。他们在你生命中太重要太值得信任因此你相信你总是有时间陪伴他们的,而事实上,陪伴何其少,谁又知道将来还有多少岁月!

 

这个世界很不平静,今天地震昨天坠机前天海啸,明天后天会发生什么,我们将身置何处——其实我们无从知道,完完全全属于自己的,其实唯有当下。“人生无常”绝不仅仅是一句话,我们总是有机会去体验。

 

每一个小生命的来到,都值得父母好好地期待和准备,他们全然地信任他们的选择,所以,就象我们不愿辜负我们的客户和领导一样,我们更不应该辜负每一个生命的信任。一个孩子的到来,如果我们不用心陪伴他们成长,那么我们将错过上天的美意。所有人的相遇都不是偶然的,孩子的到来更不是——在陪伴孩子长大的过程中,我们会深刻理解这一点。

 

 后记:我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也是幼儿教育工作者,我深知生活艰辛人生不易,但我也更了解孩子们内心深处的简单愿望,他们只想和父母天天在一起!物质层面的东西,对他们而言,意义并不大。所以写就此文,也许你不认同,但我明白,也接受。我只是代孩子们说出他们想说的话而已。改社会的改变即便可能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如从改变自己开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