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在孩子选择教育上分歧的背后原因是什么?

标签:
教育婚姻夫妻 |
分类: 人生(育儿)感悟 |
记得四年前我在山下做爱弥儿时,那时我们对家庭成员之间的认同度要求不高。还记得有一位妈妈在来给孩子报名缴费时的路上,孩子爸爸还和她大吵一架,甚至提到了离婚。
这个家庭其实很简单,父母不了解非传统教育,以为孩子妈妈瞎折腾,只两三个月的时光,父亲成了幼儿园的铁杆粉丝。
但是,我接触到来咨询和参加活动的所有家庭中,不认同的还是远远高于认同的。尤其是,我接触到的家庭一般是孩子的母亲认同父亲不认同。
接触华德福教育的父母大多经济条件良好,孩子父亲大多可以简单的用当下比较流行的四个字来形容,那就是“成功人士”。加上父亲们都很忙,一般没空读书上网去了解这种教育,其实,如果不是与自己内心深处的相往契合,即便是简单粗浅地看一下也未必能了解多少。对这种教育质疑的人问的问题都很简单,他们因为不了解而怀疑而质疑,但一般人不会认为自己不了解,简单地看看就以为很了解了。听到特别多的一句典型的话就是“跟我小时候差不多,我小时候的环境就很华德福了”——其实这是多大的误解啊,大自然只是华德福教育或者说华德福生活的要素中的若干分之一。
曾经一个警察父亲,他工作异常忙碌,他的孩子在纳溪园已经生活了2年了。有一次他对我讲,我其实不了解你们所做的教育,感觉老师是不错。孩子妈妈说你们的教育好,所以就让孩子来了,她带孩子比较多,她比我了解,她知道什么对孩子好——这段话很令人感动,其中告诉我们的信息包括关系融洽,彼此信任、尊重。。。。。。
其实,那些反对的父亲们经常说的话是:关于孩子的事,其他什么都依你,就这事儿依我;我都是传统教育下长大的,我现在不是很好么;你怎么就这么矫情哪,哪家孩子不是这么长大的;咱就这一个孩子,不做实验了,等过几年再生个老二,让他上华德福吧,这个就依我;我小时候就在农村,好不容易出来了,我难道还让我的孩子去农村吗。。。。。。
看似选择学校或者幼儿园或者是教育的一件事,其实背后折射出来的涉及夫妻关系、价值观、人生观。。。。。。
我的经验是,凡是夫妻关系融洽,沟通有效的家庭,读与不读华德福不是问题,可能因为一些困难来不了,双方也是一致的;或者克服困难来了,双方也是一致的。来与不来都不会闹得不愉快,最多只是遗憾。
我越了解越喜欢华德福教育,所以,我认为华德福教育是让每一个与它结缘的人更幸福更健康更快乐更和谐的教育。因此,在华德福学校,带家长和带孩子一样重要,无论老师还是家长,每一个成人都是孩子的老师,每一个成人的状态、与万事万物的关系都是带给孩子的教育。
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最好的教育在家庭里,不在华德福——这是华德福告诉你的,也是我们的古训告诉我们的!
关注孩子的成长,做为老师或者是学校,我们必定关注成人的成长,关注家长的成长。和谐的夫妻关系是每一对父母带给孩子的最好的教育。
因此,为了让大家有更深的意识,为了给孩子营造更好的家庭氛,带给孩子更好的教育,我们邀请了3月份曾经来纳溪园的徐老师再度来到纳溪园,相信经由他,我们和我们的孩子,会变得和过去不一样!
也因此我写了这篇文章,借此来告诉大家,做华德福教育的我们,为什么要请一位老师来给大家讲家庭讲夫妻关系。徐老师的孩子还在母腹中时,也正值成都华德福学校建校之时,他的孩子因此很幸运地,一直成长在成都华德福学校。在成都华德福学校建校最初的几年,其实也是矛盾最多的几年,徐老师一直与几位建校老师一起,支持帮助着他们。
很幸运地,我们也借由春仙老师认识了徐老师,并有机会邀请他再度来到纳溪园。
希望有很多的关心孩子成长的父母,我们一起,因为徐老师在纳溪园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