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阳光三月
阳光三月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6,729
  • 关注人气:60,58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华德福在中国

(2012-07-22 15:59:09)
标签:

转载

分类: 华德福之路
打满分是很难的事儿,我定了几十本,期待看到!
原文地址:华德福在中国作者:lhzgg
《华德福在中国》目次
  
  这应该是迄今为止中国大陆地区关于华德福教育最深入最全面的一组报道。华德福内部也从未做过这样的总结。
  但是于我,并不满意。一年来消耗过大,到此时已精疲力竭,所以,关于华德福,我感知到的深度没有真正表达出来,差得很远。是那样一种无力的感觉,知道东西在那里,伸一下手就能拿到,但都没有力气伸那一下手了。
  最弱的是“思想和方法”这个部分。这部分远远没有达到我能做到的深度。缺失了杜文仁老师的见解,没有采访到郁宁远本人,也没有约到黄明雨的亲笔文章,包括没有采访到本和唐,这些都是很大的遗憾。
  另一遗憾处是台湾部分。方案中台湾部分本来是作为一个独立的版块出现的,主题是“来自台湾的启示”。台湾的今天就是大陆的明天,他们做了更多有益的探索,有很多有意思的东西。可惜没有出来。
  只给自己打70分。
  这是我亲手做的最后一个专题报道。做成这样子还是挺遗憾。
  之后的工作,要交给年轻人去做了。廉颇老矣。


  
http://img3.laibafile.cn/getimgXXX/1/1/photo1/2012/7/5/middle/99447547_235624_middle.jpg

  
  “华德福在中国”专题目次
  
  一.概述:华德福在中国,东方和西方相遇(主笔 吴梅)
  附录:华德福教育简介
  
  二.访谈:帮助中华文化完成它的天命——专访人智学总部教育部前部长克里斯托弗(记者 姚曦)
  
  三.报道
  A.故事之 第一所学校从成都开始(主笔 吴梅)
  B.故事之 在华德福如何上课(撰稿 小你)
  C.附录:华德福课程构成
  
  四.学生们
  
  A.访问之 “永远的八年级”——中国大陆第一批华德福毕业生的5个同题问答(主笔 吴梅)
  B.回顾之 一所不寻常的学校(汤一鸣)
  
  五.先驱者
  
  A.先驱者之 卢安克:不再期待(特约撰稿 李亮臻)
  B.先驱者之 吴蓓:孩子在大人看不见的的地方长大(吴梅)
  C.先驱者之 郁宁远:中国的华德福社区之路(特约撰稿 吕卓红)
  D.先驱者之 王守茂:从华德福源头回来(特约撰稿 李亮臻)
  E.先驱者之 王智弘:台湾华德福高中创办记(记者 姚曦)
  F.先驱者之 赖心诗:创造中国的优律诗美(特约撰稿 徐哩噜)
  
  六.思想和方法
  
  A.张俐:本土化不是问题(主笔 吴梅)
  B.华德福课程的中国化(特约撰稿 李泽武)
  C.黄明雨:遇佛杀佛,拿来改造(整理 吴梅)
  D.昊天有承命——吴文冰老师的《诗经•周颂》课(吴梅)
  E.耕读——华德福教育在食育方面的实践(特约撰稿 胡伟和)
  F.新文化的缔造者——鲁道夫•史代纳(特约撰稿 黄晓星)

0

后一篇:寻回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