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读非传统园的孩子如何与小学接轨”说开去。。。。。

(2011-11-16 12:04:32)
标签:

教育

非传统教育

知识

能力

育儿

分类: 人生(育儿)感悟

跟在孩子的后面

 

我从两年前开始做幼儿园,从一开始就定位为非传统园,两年走下来,信心满满。但是,几乎对于每一个与我初接触的家长,我都不得不回答一个问题,那就是与现行的主流教育如何接轨的问题。

 

其实,换做我自己,我也同样面对。我的孩子五岁八个月了,我想她能成功读上华德福小学,之后面临的就是高中问题,再之后是大学问题。如果她不能读非体制的小学,那就意味着她直接就面临着与小学接轨的问题。但是,我问过我自己这样的问题么?没有!我从来不问,因为我不需要答案。但我理解每一个问我这个问题的家长,因为他们不是我,他们极少工作在教育行业。而我,从传统学校的老师辞职到做非传统幼儿园,我清楚教育中的一些问题,我清楚我们的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中专技校等都在怎样来执行教育者的理念。同时我想,我也比一般的家长了解孩子。

 

说到接轨,我想无非是两个方面:一是知识上的接轨;二是孩子坐得住坐不住的问题。

 

先说第一个问题。大家所谓的知识,估计大多无非就是识字认拼音以及写字,再就是做算术题。我想,这真不是个难事,我相信我们小学六年级的知识内容如果集中来学,如果不是那样抻着慢慢教反复教反复做作业的话,两三年足矣!

 

认字其实是件很小的事?咱中国几乎没有人为不识字而感到苦恼。一网友的女儿四岁多时幼儿园教认字,一天能认二十多个。认字本身是为了阅读,会认字不是什么了不起的本领,而会阅读享受阅读才是人生的乐事。我自己的孩子因为坚持阅读而在四岁半左右就开始自主阅读,到现在她不认识拼音,只会写个别的字,但是,知识面广语言丰富。就算是我什么都不教,我也相信她就算是此刻去上小学都不会有什么问题。

 

在孩子成长中,如果一个孩子让家长感到苦恼,我想一般都不是学知识的问题,就算是是这个问题,那也得归结到孩子的行为习惯、专注力和兴趣方面的问题。

 

一个孩子,或者说一个人,什么时候开始学知识都不晚。但是如果错过了人生中前六年习惯养成、规则建立以及社会性发展的大好时光的话,那么可能终其一生都没办法补回来。做为小学教育,按说也不应该以教授知识为主,对于一个人的整个人生来说,知识相对于情商社商等可能是最不重要的。

 

再说第二个问题。为什么有些孩子坐得住而有些孩子坐不住?除却先天的原因身体的原因,我想恐怕就是我们大人的原因了。我们可以想一想,我们干什么事时坐得住又干什么事时坐不住。比如有人上网打麻将坐得住上班却坐不住,原因何在?兴趣所致吧!一个人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容易坐得住,做不感兴趣的事儿坐不住;再有就是,不同年龄的孩子能坐住的时间不同,比如你让四岁的孩子写半个小时的作业他坐不住,但如果是小学生写半个小时的作业按说就应该坐得住;最后一个原因就是专注力的问题了,如果孩子小时玩沙玩水你没支持,孩子干什么你都要干扰,那么就别寄希望于孩子长大后坐得住,因为你从没让他坐得住过。

 

有些人怀疑非传统园的孩子整天想干什么就干什么,那么上传统小学能坐得住吗?其实,这样看非传统园太片面,或许是因为不了解吧。至少我们园,每天都在固定的时间有固定的活动,早晨有晨圈,放学时有晚圈,中间有一些艺术手工活动,有些活动孩子要坚持一个多小时,他们能坚持下来的原因主要是活动适合他们的年龄和兴趣爱好;我本人比较看重阅读,园里的孩子听故事读书的的意愿都非常强,这是需要静下来才能做的事。

 

让孩子静下来,不是押着他坐下来听课写作业,而是在适合的年龄做适合他们的事做他们感兴趣的事,这样他们自己都会静下来。

 

其实,上面都不是我本文要谈的重点,我要谈的是有些人担心孩子以后跟不上的原因,我想那是因为恐惧。也许我分析得不够对,但我感觉到中国的老年人特别爱干涉儿女的事儿,原因与此相同,也是因为恐惧,父母都认为掌握了儿女才能有安全感,否则就是不安全的。

 

大家做事爱跟风,喜欢随波逐流,哪怕是自己不喜欢的,也要违心地去跟从,因为觉得这样才安全。有的人认为让孩子接受非传统教育就是一种赌博,有赢也有输的可能,未来不可知。但如果就接受主流教育,那似乎本来就知道结果,不用下赌注,不必去担心,反正大家都一样。

 

其实,在我看来,孩子读幼儿园都不是一件必须的事儿,更不必去恐惧什么。

 

聪明的成人总觉得孩子不会说话就会认字,一会说话就会背诗才是光荣才叫聪明,成人们总以为孩子们白纸一张,什么都不懂,需要我们去教去灌输。而一念行者在《救救孩子,还是救救你自己》一书中提到:

 

陪伴一个小孩的成长,你只能跟在他的后面,不能跑到他的前面去,他不需要你为他带路。不要因为你是他的父母,不要因为你觉得你比他知道得多,你就跑到他的前面为他带路,指导他应该走这条路或那条路。不要把你的意愿加在他身上,不要做上帝操控和剥夺他自我选择的权力,不,即使你出于好意。

 

对于一个小孩的成长,你在背后给他提供支持就足够了,不用为他操那么多的心。

 

正确的教育方式是,当你的小孩在前面走,你在后面跟随他,当你观察到他实在需要你的帮助,才过去帮他一把。大部分时间,让他过他的日子,你过你的。很多家长做不到,因为他们抑制不住“我知道”、“我懂”、“我经验过”、“我知道什么对你好”和思想念头。他们的自我让他们无法安静地跟在一个小孩的后面。

 

能安静地跟在孩子身后的家长,一定是一位心灵成熟的家长,否则他做不到。

 

在教育小孩的事情上,你能不能不做小孩的上帝?做上帝的心态,看起来很权威很主动,实质上是一种恐惧心态。一个人为什么要一次又一次,甚至竭尽全力地去掌控别人呢?为了安全。当他掌控别人时,他有安全感和优越感。当他处在掌控的位置时,他不害怕。

 

什么样的人只流淌爱,完全不想掌控别人?内心完全无惧的人。这是肯定的。内心越有恐惧的人,越重视外在的事实;内在越强大,越没恐惧感的人,越不在意外在的存在。对这个世界没有要求,什么也不抓的人,实质上他的内心是没有任何恐惧的。一个内在完全无惧的人,除了爱,他什么事都不想做。爱是他唯一的工作。爱是他的呼吸。

 

你对小孩教育上的恐惧,反映出你对未来的恐惧。你在试图通过掌控小孩的命运,来让自己的命运有确定感。如此这般,小孩成了被你利用的工具。想一想,你是不是正在那样做呢?你在试图通过小孩让你的内在恐惧消失,你没在爱你的孩子,你在利用他,虽然你打着爱他的名义。真正的爱从哪里来?从一颗完全无惧的心中出来。你心中有恐惧吗?倘若你心中有恐惧,你的爱不完全。你心中的恐惧越多,你的爱越不是爱,而是掌控。

 

该书中还提到:

 

教育应该是心灵存在的一种游戏或娱乐,而不应该是头脑的目的。它不能基于恐惧而进行,它应该基于喜乐。若教育给人带来压迫感,那教育显然偏离存在之道;因为存在本身是零压力的,存在不给人带来一点点压力。若在生命之中,人们感到压力,那显然是自己创造的。

 

如果不明教育存在的真相,那么教育将成为恐惧之人可利用的工具,教育就成了一种对付恐惧的武器。如果我们因为恐惧而教育,那么教育就成了一场战斗,成了一场在孩子身上进行的战斗。在这场战斗中,我们成了军官,孩子成了战士,我们在后方指挥,孩子在前方拼杀,这完全变成了一场心灵内在的战争。

 

一念行者说得真好,教育应该是心灵的一种游戏和娱乐。而我们的学前教育、小学教育。。。。。。让多少家长跟着孩子一起痛苦,听生字、背课文,给孩子签字。。。。。甚至更恐怖的是,每年都有一些孩子不堪作业的重负而选择离开这个世界而去。他们真的是绝望了,因为他们的生活简单得只有学知识这一内容,这不能带给他们游戏和娱乐的感觉,是桎梏是枷锁是对生命的摧残。

 

今天有位父亲在我建的家长群里跟我聊天,说我们这一代已经没有办法改变了,希望下一代有所改变,我说得很直白,因为我知道,这真得要看孩子投胎到什么样的家庭了。是家庭决定孩子的一生,或者更直接点,是父母尤其是母亲决定孩子的一生。有些孩子的父母拗不过老人,得老人做主,但我觉得这也是父母的问题。

 

对于孩子的成长,我们需要问一下自己,若干年后,我们希望孩子过着什么样的生活?孩子若干年后的生活决定于我们今日给孩子提供的环境来决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