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阳光三月
阳光三月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6,729
  • 关注人气:60,58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儿的悲哀,妈不懂

(2011-10-16 08:22:40)
标签:

应试教育

奥数

理想

幸福

育儿

分类: 人生(育儿)感悟

儿的悲哀,妈不懂

 

不无夸张地说,我们的应试教育真的到了一种悲哀的程度,虽然应试教育也同样出人才,国家照样强大着,但是,应试教育带来的负面作用越来越突出了。人人都跟着高考这根指挥棒转,很多社会问题比如少年儿童甚至大学生的自杀问题都与应试教育有着绝对的关系,只是一些父母还认识不到而已。

 

昨天,我和老代一起带女儿坐公交车去学芭蕾舞,我旁边有位四十多岁的女人先是在接电话,挂掉电话后就主动与我聊起了天。她问我带孩子去做什么,我说去学舞蹈。这下子她话匣子可就打开了,我一共只坐两站就到了,几分钟的时间听着她一直不停地说。她说:“我儿子从三岁起就学了很多特长,现在他上高中了哟,已经高三了哟。小时我们学了画画、武术、跳舞,都没坚持下来,就画画坚持得久,学了三年多,武术和跳舞只学了半年。现在还是有用的,比如他能静下心来学习,肯定与画画有关。班上搞活动他经常去给画画。后来还学了跆拳道、吉他、琵琶。。。。。。反正一到周末和假期我就安排他去学,学了好多特长,全是只上了半年,都没用。但我想着学一点是一点,不然跟别的孩子混在一起玩多浪费时间啊,你说是不是吗?”这位母亲提起这些时觉得自己非常地正确,而且一直很骄傲的样子,接下来我就明白了她骄傲的原因。她继续说:“我儿子呀,最大的优点就是学习好。今年已经高三了,只是还不知道考什么专业,一会儿说考军校,一会儿说考航天学校当飞行员,反正到现在都不知道自己将来干什么。管他知不知道呢,只要现在学习好就好。”听到最后一句话时我都跟着悲从中来,在读高三的儿子天天只知道学习,不知道将来干什么,也就是没有自己的理想,母亲不为此发愁竟然还高兴着,因为不管将来如何,反正现在学习好。似乎学习好就是一切,学习好能解决一切能掩盖一切。妈妈的话还没完,她继续说:“我觉得上军校不错,将来有发展前途,当飞行员有什么好嘛?搞不好飞机掉下来命都没了,不就开个飞机吗,又没什么发展前途!你说是不是吗?”我知道我说什么都没有用的,但还是忍不住说了句:不管干什么,只要孩子喜欢就好。之后我们就下车了,与老代讲起此事,他与我同感。

 

最近听到很多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自杀的消息,身边的成人都普遍认为这些孩子心理太脆弱了。但是,大家有没有思考,孩子们的心理缘何如何脆弱?

 

有多少的孩子从小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很典型的一个场面是:吃完饭后,孩子想收拾一下碗筷。家长立刻说:“去去去,不用你管,你去做作业吧,你把学习搞上去了比什么都强。”所以,年幼的孩子们,从小或主动或被却地就被要求只要学习好就一切都好。中国有多少个孩子不堪作业的重负感受不到其他的生活乐趣从楼上一跃而下,扔下孤独的父母?记得以前高中生多,最近听到的连小学生受不了日复一日地做作业上补习班而自杀地多起来——这血淋淋的例子不是太恐怖了吗?!

 

我相信每一个小生命都是鲜活的,都是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但是,在家庭和学校的重压之下,有很多小生命渐渐地枯萎,慢慢地,他们成了学习的机器,没有生活的乐趣,没有了理想和追求。当报考大学时,他们听从身边人的建议,哪个专业俏哪个专业挣钱就报哪个专业。当真正去上大学时,发现没有办法强迫自己学这个专业,混到毕业后似乎大多数人都转行做了其他工作,用尽整个童年少年甚至几年的成年后时光辛苦学的专业,最终用不上,到了社会大课堂后,发现学的不仅是小时忽略的交往技能等很多东西,还要重新学习专业。。。。。。多么悲哀的现状多么可怜的孩子们哪!

 

记得我初上大学时一直身体不好心情不好,无比地失落。主要原因就是我曾经放弃一切拼命考进的大学不过如此:看着天之娇子们一大早趿着拖鞋拿着馒头懒洋洋地边往教学楼走边啃着早餐;下午一放学就看到大家都往外走去打台球看录相;到了晚上更是花前月下,一对对大学生情侣在路灯下拥抱亲吻。。。。。。当时我蒙了:耗尽多年心血考进的大学原来不是天堂,不是人人都背着书包戴着眼镜去做学问的样子,而如同娱乐场所般。我理解有些大学生上大学后不久就自杀的原因,我也有过此念,这大学的情景与我们从几岁起就为这张门票而辛苦付出的途中的期望相差太远太远了。不说大学的好坏,单说我们的期望值实在是太高太高了!

 

现在,很多年轻的母亲意识到了这一问题,但是,意识到又如何呢?我们已经习惯了跟着高考这根指挥棒转,尤其是,在当今的中国,一大群老人年轻人就照顾一个年幼的孩子,把所有的期望都放在孩子身上,对每一个新生的小生命都抱以无穷的幻想。他们仍以孩子会认字数数背诗为荣。一些母亲看似在追求一种与传统不同的教育,事实上,骨子里,她们仍在意孩子学了多少。很多人选择蒙氏:一是因为“爱与自由”这句口号唤醒了我们曾经被禁锢的心,但同时,几乎不能否认的是,蒙氏教具在其中起着不小的作用,其实有些母亲是以“爱和自由”的名义让孩子学数学。我们中国人太把数学当回事了,蒙氏数学让多少母亲梦想着自己的孩子有着非凡的逻辑思维和超人的算术能力。其实,细细想来是多么地可笑。以前我在单位上班时,一个同事上小学的孩子的奥数通常都是我给补课的,尽管我从小没有上过奥数班。在读书期间,我的代数也是相当不错的,就是立体几何差。大学时学了一年的高数。想想现在的生活与我会的数学有什么关系?买菜时我一般都不算帐,别人算是多少钱我就给多少,就算是算帐也用不上奥数啊,小学三年级的数学应该就足够了吧。就算是复杂点儿,还有计算器呢。

 

那么,我们从两三岁起就数的数,从五六岁起到二十多岁就学的数学有什么用呢?我们有多少人从事的职业与数学有关系?我们有多少人成了科学家?记得小学时,老师爱问长大了干什么,那时我的理想就是当一名教师,但仍记得不敢说出口,觉得能说出当科学家才光荣。呵呵,想来多么好笑,我们国家有多少科学家?我们国家的科学家幸福不?我们国家有多少科研项目是受世界嘱目并给我们的生活质量带来根本改变的?我们国家有科学家获得过诺贝尔科学奖吗?

 

人们习惯性地把能否考上大学做为衡量人生是否能幸福的标准,而事实上,现在的大学生都在擦皮鞋养猪卖肉了。似乎我们的大学生已经饱和了,社会不需要这么多了。而事实上,自己创业的人都清楚,当我们发布一份招聘广告出去时,应聘者可能几百上千,但我们却选不出一个符合岗位需要的人!

 

我们中国人大多没有安全感,喜欢随波逐流,总觉得跟大家都一样了就安全了。我在从事非体制教育,我自己在带孩子过程中没有很多母亲的忧虑,很多人说我强大,我想,这是因为我没什么远大的理想吧。从小我就是品学兼优的学生,深受老师和同学们的喜欢,小时我曾做作业做得趴在桌子上睡了个通宵,但都没有抱怨过,我喜欢上学,喜欢天天听课做作业,从不反感老师,更没想过抱怨体制。但是,上大学后,上班后,尤其是有了孩子后,我发现从小因为学习成绩而自信的我其实很自卑,我不会唱歌不会跳舞不会画画。。。。。。我既没有喜欢的能赖以生存的专业和技能,又没有什么兴趣爱好可以支撑着我,所以,走在人群中时我总是很茫然,不知道此生何去何从。

 

后来,有了女儿,喜爱孩子的天性开始显现,因为曾经抱着铁饭碗,挣扎了几年终于放弃了铁饭碗。接近40岁,才总算明白了此生该做什么,才算是找到了人生的方向。这个过程何以如何之漫长?!

 

对于我的孩子,我最大的期望就是她从小就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想做的事情,并愿意为之而努力。哪怕她决定将来就在大街上卖冰激凌并因此而感觉幸福,我都会支持她,因为,我相信,这远比20多岁还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能做什么的人幸福无数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我的女儿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