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回答关于华德福教育的疑问

(2011-08-25 08:50:27)
标签:

重庆

华德福

纳溪园

育儿

分类: 华德福之路

关于华德福教育,答纳溪园家长问

 (重庆华德福家长群群号为17042776,不知道为什么验证时经常提示系统超时而验证不起,所以没有加起的朋友请重新申请加入。本周末在沙区恩心小镇有个妈妈读书会,有意者可参加,具体时间暂定周六下午两点。)

昨天,纳溪园在读幼儿家长在鲁能二街区小聚。我们这些老家长有重回爱弥儿的感觉,那里的店铺仍空着,每次孩子们路过那里时也都吼着那是爱弥儿,人生不能倒着过,那全是人生的历史了,好在我们很享受纳溪园的生活。

 

昨晚在山下住的,热,不得不开空调。半夜关了会儿就又热醒了,如果在山上,午睡都不必开空调的。

 

秋天来了,过去的十多年都觉得重庆没有秋天,去年带着孩子们在鲁能玩时感觉到了重庆的秋天,今年就更明显了,园里的一些树叶黄了,当前几天秋风疯狂地飞舞时,树叶也在满天飞。我想起了童年岁月里,每年的秋天,某一天早晨上学时,脚底下踩着的都是落叶。树叶落光,大多也只是一夜秋风的缘故。

 

秋天,不知道大自然又有什么神秘的礼物送予我们。

 

 

昨天,家长们聚会聊得热火朝天的,但也抽空问了我一些些问题,现整如下,给没能到场的家长提供一个答案,也给有意选择纳溪园的家长做个参考。但请理解的是,对这种教育,我虽然接触两年,但也只是才决定实践,理解很有限,哪位华德福人士发现其中的偏差希望能及时指点。

 

1、你为什么选择华德福教育而不是蒙氏或其他?

我无论是在加州还是在鲁能的爱弥儿,都各买了一套蒙氏教具,尤其是在鲁能买的那套教具,用了一万多,质量非常好。最初做幼儿教育时,我还是比较倾心于蒙氏的,那时对蒙氏了解比较多。直到现在,了解华德福的人与了解蒙氏的人相比真可谓廖廖无几。但我仍倾心于华德福教育,实践华德福的人,更多地注重内省和提高,而不是去宣传什么——这也是我倾心于华德福的原因之一。

 

大学毕业后,我参加过很多很多的培训,甚至还到欧洲培训过一个半月,在北京读在职研究生也两年,在重庆参加的培训更是数不胜数,我手上证书很多。当然,在原来单位,我有一部分工作也是做培训,我也算是有过做十多年培训经历的人。但是,我参加过的所有培训中,最感动我的是华德福的培训。在华培训,无论是生活上还是学习上,对方都考虑得周全,让我们得以安心生活在那里一段时间;尤其是,在整个培训过程中,我们感受到更多的是温暖,是被滋养被尊重。我一共参加过华德福的四期培训,有三期是短期的,一期是系统的幼教三年制培训,在培训中,我信心大增。小时候,我家境不好,我没学过任何特长,上小学时,画画课的内容无非是老师在黑板上画个苹果或其他接下来就让我们照着画,音乐课时老师也就是教唱歌等,所以,几十年来,我一直有个很大的遗憾,那就是我没任何艺术细胞,不会唱不会跳不会画。我从没想到过,我的人生会得以改变。在华德福,我学了两次湿水彩,画出来的画令我不敢相信;我们在晨圈中又唱又跳(当然,不是传统地跳舞),尽情地舒展自己。

 

目前在中国,只有华德福这一教育体系有系统的培训。如果做其他教育,似乎培训几天就可以上岗了。而做真正地华德福,要求园长和管理者必须参加三年制培训,主班老师必须至少参加四期以上三年制培训。培训期间,都是半天理论半天实作,理论与实作相结合,通过实际地动手,培养我们的自信心和动手能力以及加强对理论的理解。我也曾经参加过北京某培训中心的培训。高强度地操作教具,令现场的老师们很疲倦,仍记得当时一些公立园的老师在底下无聊得开起了小会,而培训老师气得说话失去了风度。在华德福,我们一百几十个人坐在一起培训,室内非常和谐和安静。华德福的培训内容非常系统,比如本期,我们除了一半时间的理论外,另外一半的时间用来画湿水彩和做布娃娃,我们学做了两种布娃娃。对于下期的培训,我无比期待。因为除了理论内容是初级感觉和想象外,实作内容太吸引人了,有晨圈,老师会讲如何来编晨圈,华德福并不主张纯粹的模仿,老师不是在网上下载了晨圈照着做就OK了,而是每一位主班老师都要根据自己带的孩子的情况自己的环境和季节节日等因素来自己编晨圈;还有唱歌做曲和乐器,也就是说老师将教我们弹五音琴和如何做词做曲,华德福的歌曲似乎都非常简单,但特别舒缓特别美,那些流淌着的音乐让班里的空气都是流淌着的,孩子的情绪自己容易舒缓。想想曾经,我不会相信自己会是一个能弹琴做词做曲的人,但是,当华德福老师的人就会;下期还学做线偶和立偶,并且学线偶和立偶表演。昨天馨馨说,学了华德福的人都变成全能的了,能织能缝能写会画。。。。。。其实,还有更多的有待学习。

 

纳溪园是面积相当大的一个幼儿园,面积大了涉及到的相关管理工作也就多了起来,其他任务也多。我曾经想过不做纯粹的蒙氏不做纯粹的华德福不做纯粹的瑞吉欧,我自己来整合。但面对偌大的一个纳溪园,我感觉到了肩上任务的巨大。加上两年来对华德福的了解和学习,我因此决定做华德福。

 

当然,我们也只能算是起步,算是开始实践华德福。

 

华德福教育还有一点非常令我感动,那就是传播得好,在传播的过程中没有走样,没有去迎合家长或社会上一时的需求,绝不忽悠人。在成都参加的所有培训都是外国的资深老师主讲的,去年的治疗大会,米开朗(应该是这个名字)博士连续讲了五个半天,这位博士医生也是在一线上一直工作着的老师和医生,给我们上过课的有各种治疗师和在一线工作几十年的教师,比如音语舞治疗师、会画治疗师等。

 

2、华德福的特点是什么?

这个,我对华的了解也只是冰山一角。以我目前对华德福的了解,我认为华德福是一种非常尊重人的教育,华德福称其为“全人教育”,注重身心灵和头手脚的协调发展。华德福教育以艺术活动和艺术方法来实现教育,非常注重保护和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华的幼儿园活动中,主要是艺术活动(更多的是动手活动)。

 

3、华德福对孩子有什么要求?

这个,我还真不太知道,但我知道华对老师和家长要求特别高,当华德福家长如果不觉得享受那一定是很累的。因为华德福注重家长的培训和成长,家长参与度非常高。比如大多家长很想知道孩子在幼儿园做了些什么,做为华的家长就容易了解,这了解不是通过相片或视频,而是亲自参与孩子的活动。比如孩子画湿水彩或做的晨圈,华德福也会组织家长来做。

 

以我的了解,我想华德福教育是先要家长和老师成长,然后再影响孩子。孩子幼小,毕竟是在他成长的环境中通过模仿来学习的。

 

4、华德福为什么反对旅游?

我也曾经听人这样说后觉得华德福教育很怪,因为我就是个亲子旅行爱好者。但当我开始深入地接触华德福后才知道,华德福似乎不会强烈地反对什么。华德福只是倡导家长和老师们带给孩子有节奏的生活,通常旅行无法避免赶路,也有很多不确定地因素,这样的生活没有节奏感,孩子的生物钟被打乱,因此孩子的情绪和身体会受到影响,进而影响孩子的成长。

 

我想,做为生活在城市里的家长和孩子,经常带孩子去自然风景区或农村去呆一段时间,整个行程安排得宽松而有节奏,这对孩子来说一定是很好的事儿。

 

5、华德福为什么反对读书?

这也是我最初接触华德福时接收到的信息,这让我曾经怀疑过华的教育是什么教育,华的教育是否真的是这个样子的?还好,当我走近这种教育时,我发现不是的,有人片面地理解并传播了自己的观点。

 

华德福也给孩子们推荐了不少的绘本,全都是很温馨的故事,其中一部分是传统故事。但华德福对家长和老师要求更高,在这种理念下,最好家长和老师给孩子讲故事,这样孩子和家长或老师之间没有任何障碍,他们之间有一种温馨的亲密感情,有一种共同在故事里的关系。华德福还主张用立偶或提线偶为孩子讲故事,用这种方式为孩子讲童话,可以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游戏。使用这些简单的方法,我们赋予故事以生命。

 

至于图画书,华更主张让孩子自己来阅读。

 

6、华德福教育是不是不适合男孩?

很多人受不了华德福的品红色的墙壁,觉得太女孩子气了。有人问我时,我还没有得到华方面的指导,但当时我在想,一个幼儿园的孩子,不过是二至六岁,还很小,离开妈妈的身体也只有短短的几年,为什么一定要如此强调性别!无论男孩还是女孩,都从母亲这个女人那里来,都在母亲的怀抱里成长。这次的学习,老师给我们讲到,品红色是胎儿在子宫里时看到的颜色,品红色代表着和谐、支持、康复和保护的力量,能带给孩子以温暖感。华德福的墙壁并不全是粉红色,而是从幼儿园到小学一年级是品红色、二年级是橙色、三年级黄色。。。。。。八年级兰色。孩子一年年长大,教室的颜色从温暖的品红色变成了代表着智性、清醒感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兰色。这一切与性别并没有关系,而是与孩子的成长息息相关。

 

有人提到材料,说华德福没有适合男孩的玩具。其实,华倡导的玩具很少很简单,就是一些天然的材料或天然材料做成的布、鹅卵石、松果、橡子、线绳、线团、布娃娃、圆木头、木板、自己磨制的木制动物或其他东西、贝壳等。有的提到,那男孩喜欢车怎么办?其实很简单啊,我看我们园的孩子没有现成的车子时,他们用积木来搭车,没有轨道时用较宽的毛线绳来当轨道。越是简单的材料越能让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以发挥。孩子们就用这些简单的玩具或材料,可以把自己扮成公主,可以搭成迪斯尼乐园,可以搭建一幢在山脚下小溪边的别墅。。。。。。说到这里,还有谁认为这些玩具不适合男孩呢?想想我们给孩子买来的车和枪,他们拿来做什么了,无非是拿在手上嘴里呼呼地叫,最多也只能把车拿来放在平面上走一走,或者把枪拿来对着某人哒哒哒地喊几声,这些玩具无益于孩子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挥。

 

7、关于幼小衔接。

这确实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非常理解问这些问题的家长。但在我看来,这肯定不是个问题,传统园与非传统园的区别主要也只是集中在传统园提前教孩子们认字和做算术的问题。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如果想专门培养他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或者专注力难,但如果专门教孩子认字做算术一定不是好难的事儿,尤其是对于一个在年幼时间得到充分尊重已经充分玩耍过的孩子来说。我知道有些幼儿园在孩子四岁时就教孩子认字做算术要求孩子回家写作业了,五岁时还是做这事,六岁时仍如此,7岁左右上小学了还是做这点事儿。以我对儿童的了解,如果孩子确实在上小学前需要参加入考试,那么提前几个月突击一下就行了。

 

说说做得住做不住的问题。如果我们要求四五岁的孩子坐下来学习是难事,因为这么大的孩子从他们发展的角度来说,他们根本也坐不了多久,尤其是让他们坐下来被动地学习,但如果让孩子在这个年龄做他们自己爱做的事儿,比如画画泥塑和手工,他们恐怕坐半个小时一个小时都未必是问题。这样经常专注于一件事的孩子,将来上小学后恐怕是最坐得住的孩子。

 

万物皆有时,让孩子在合适的时间做合适的事,如果家长抱着这样的心态,那我们在育儿路上要顺利得多。

 

8、为什么取消“现场直播”?

家长们一直喜欢看我们更新园里孩子的活动情况,我们决定以后不会频繁地在网上公布孩子的活动细节,这主要是从两方面出发:一是保护孩子的隐私权;二是我们会将更多的精力用在带孩子上。同时,不得不承认的是,在网上读者众多,评价者也多,难够会伤害到哪个孩子和家长。但我们并不是说就不为孩子做记录了,我们会至少在一个月内给家长写一封信并将孩子的日常活动照片通过邮箱发给家长,这些照片只属于孩子和你而不属于其他的人,这样不是感觉更好么?

 

我们每个月都会组织一两次大的活动,到时我们可能会在网上与大家分享,我们也准备每月园内写一次总结性地文章,与大家分享。

 

我们决定的一切都是从孩子和家长出发,希望把工作做得更好。但愿家长们能够理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