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孩子人生幼教育儿 |
分类: 人生(育儿)感悟 |
你是我带过的孩子
在我还是一个年幼的孩子时,我就喜欢孩子,那时的我渴望将来有个女儿,然后将她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虽然曲折,但终究,我的人生都按我童年期待的轨迹在走。有三月后,经常看着或睡觉或游戏或上课或奔跑或读书。。。。。。时的她,莫名的感动。我当时心里就想:你自以为多么了不起多么漂亮多么能干。。。。。。但无论如何,你都是我带大的孩子,我为我曾经和现在一直照顾你而倍感幸福和骄傲!
带孩子五年有余,曾经无奈得大小便都得背着孩子在身上,曾经很长一段时间每天忙完就该吃午饭了,孩子咳嗽时我几欲翻身至楼下了却一个母亲无能为力的痛苦。。。。。。但是,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小插曲,是孩子成长路上的小插曲。内心更深刻的感觉是,感谢她,感谢她让我的人生如此地丰富。因为她的到来与存在而令我的人生更有意义。真的感谢她,一路走来一路感谢。
新入园的小姝和妈妈均处在焦虑之中,其实妈妈的焦虑严重些,而孩子,我认为这只是成长中必经的一个阶段而已。这几天我一直致力于和她沟通,昨天,和她聊到了很多的孩子:小小的思思是如何长大的;曾经在秩序敏感期的佳佳是如何会为黄豆大的一滴水而大哭大闹的;曾经在执拗期的天天是如何又叫又闹甚至大骂老师的(现在的他多么安静)还拒绝参加活动的;曾经的轩轩不太会说话也不会喊尿还易于动口咬人而现在他最主要的任务就是照顾思思;曾经的乐乐在执拗期也是非常难带的;曾经的雨彤是如何慢慢成长起来的;曾经的祺祺为找不到一只鞋都会跳着大哭,而现在极少听到她的哭声;曾经的洋洋是多么搞拒入园而现在多么快乐;曾经的沐辰入园焦虑之严重,以至于焦虑了两个月直到搬到纳溪园后才又成为一个快乐的孩子;年年一直是个超级好带的孩子,但曾经的她可不象现在这么会疯会玩会画会捏,年年来我们这里最大的变化就是脑子里稀奇古怪的想法多了,画画陶艺等动手的活动她不再那么循规蹈矩;大森来之后变化最大的就是语言能力,由一个字到开始说两个字三个字;小语继续在成长;小寒之前听不进老师任何的劝,现在也开始跟老师有所亲近。。。。。。。这些都是从鲁能过来的孩子。
在纳溪园,我们目前新收了十个孩子,所有的孩子状态都好极了:航航在动手能力方面一定是有天份的,他给小朋友做的各种小东西我总以为是老师做的,他每次送我他做的小礼物我都无法劝我自己相信是一个六岁的孩子做的,总忍不住要去问老师,下次不问了;米娅才来上学时很小,抗拒午睡,但现在不仅笑容多了爱说话了而且主动要求上床睡觉了;谦仔第一天哭得严重,接下来一天比一天适应,现在也基本不操心了,据老师们反应,这是一个小绅士;MK入园应该算是相当顺利的,我也非常享受MK的笑容,他每次见我都会冲我一笑,也主动招呼我;芊雅从未不适应过,据说晚上睡觉都惦记上幼儿园,某天阳光灿烂,带他们上山去玩,芊雅一出门就一直笑,我照了很多她的微笑,那些笑容让我感受到了春天的温暖人生的幸福幼教事业的伟大(有点象口号,但这确实是那天芊雅带给我的感觉,她什么都不说,她只是一直笑,我相信春天在她的心里,同时,她带给我春天般的感觉);妮妮太懂事了,懂事得让人心疼,我已经交待过老师要格外照顾这些特别懂事的孩子,不要因为他们的敏感和体谅老师而忽略了他们,我在期待着妮妮和小姝成为好朋友,以目前的格局来看,她们两个成为好朋友最有可能,但不知道新来小朋友都如何在集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期待中,观察中,但我知道,最终他们都会带给我们惊喜;妞妞懂事得不象个小孩子,她知道如何在集体中生活如何快乐地度过每一天;还有抟抟,入园适应得相当好,最令我惊讶的是抟抟的语言能力,能说会道根本不象一个三岁出头的小男孩;本周一新来的君君是谦仔的小朋友,期待他在纳溪园快乐成长;最后我要提到的是那个在我心中最象三月的小女孩小姝,昨天我才发现,原来她竟是一个爱笑的多话的小女孩。就在楼上的外廊里,她跟我大概聊了有40分钟,有些讲的是真事儿,有些就是乱想的了,比如她说要把她的妈妈塞到我的肚子里,也把她塞到她妈妈的肚子里,我还真想有她妈那样的女儿和她那样的外孙女呢,我告诉她可以,但你得喊我外婆,她就笑;小姝给我练了几招舞蹈的基本功,真是象模象样,她说那是她以前学的;她还说她力气大,帮外婆搬过桌子,接下来准备吃晚餐,她当真帮搬桌子,一个人搬一头,沐辰妈吃惊得说和沐辰力气一样大。之前她的敏感令我吃惊,昨天她的爱笑和健谈又令我吃惊,就是这样一个爱笑多话的小孩,之前在妈妈工作忙碌之时,曾经在幼儿园里生活得挺不错的她竟然因为老师的批评以及惩罚他人而吓着了她,哭闹着不上幼儿园。我最擅于照顾这样敏感的小孩儿,因为我知道他们就象是我的另一个女儿,我的孩子天生就是这样的孩子,两岁多时看到别人的父亲在打孩子,她会立刻告诉我:“妈妈,以后我什么都听你的。”那一刻我心疼得将她抱在怀里,告诉她不用什么都听妈妈的,万一妈妈也错了呢。其实,如此敏感的孩子是最好带的,只要用心呵护他们就足矣。
其实,无论是在曾经的爱弥儿还是现在的纳溪园,我招来的孩子几乎都是敏感型的,不知道是他们母亲敏感性格中敏感的特质遗传给了他们还是影响了他们,抑或二者兼而有之?加上孩子天生的敏感令这些孩子更敏感。
我不觉得敏感不好,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敏感的母亲其实更会保护孩子爱孩子,无论是成人还是孩子,敏感的人会有丰富的情感体验,会更容易体谅他人的心,会更容易得到他人的爱和关心。同时我相信,孩子有个敏感的母亲是他的福,但是,只敏感不客观不自省不成长可能就会很麻烦,但大多敏感的母亲都会追求自我成长,都会努力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
我一直为带我的孩子而倍感幸福和骄傲,而现在我带着一群年轻的老师和年幼的孩子,提到他们当中的每一个,我也同样地感到幸福和骄傲。
无论是纵看孩子的人生,还是横看孩子的教育环境,我都认为家庭的影响是第一位的,但是,我仍为我曾经和现在出现在某个孩子的人生中,与他们的母亲同路过而倍感幸福和骄傲。
若干年后,当我再次见到曾经在我幼儿园里生活过的孩子,我想,我内心里至少一定会说“你是我曾经带过的孩子”——我会因为这段人生经历而无限感动无限幸福。
感谢这些孩子们,感谢这些信任我的孩子的父母们,感谢你们对我的认可和支持。同时,我看到了我的不足,我的能力不在与家长沟通和管理上,我人生更大的兴趣就是看着孩子们自由快乐健康地成长,尽可能地为他们提供一个这样的环境。
为了时间上不乱,我是一张一张发的。看着他们的背影,很感动。感谢老师们的耐心等待,没有打扰到孩子们。。
喜欢这对孩子,也喜欢窗外的那抹新绿,那是人生的色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