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孩子的感觉也是一种尊重
(2011-02-26 09:09:10)
标签:
相信感觉尊重育儿 |
分类: 发现孩子 |
相信孩子的感觉也是一种尊重
昨天早晨,妞妞坐在楼下的沙发上等她的王子轩轩,我陪她等。此时楼上的晨间活动已经开始了,我听着那十二月花已经都被孩子们咿咿呀呀地唱到三月花了。此时,祺祺和雨彤一前一后地走下楼梯。我问她们怎么不去做晨间活动啊,她们两个也一前一后地回答:“哎呀,累得很!”看到两个小姑娘都说累得很时,我第一感觉就是觉得她们可爱加搞笑,心想:你们那小样儿,还累得很。此时我心里对她们已经产生了不相信,但我仍很认真地问她们怎么这么累啊,祺祺说:“睡哈哈儿(重庆话,表示时间短)就被喊醒了。”我又问雨彤,她说:“我不舒服!”我心想,她们还有道理也。
两个孩子就在楼下玩,接下来雪雪下楼喊她们上楼,她们又都说累得很。雪雪说上去休息下,雨彤问在哪儿休息,雪雪说上去就知道了,结果两个孩子就都跟着雪雪上楼了。
她们上楼后我仍觉得她们说自己累得很的样子很搞笑呢。接下来轩轩来了,妞和轩上了楼,我就起身去建材市场买东西。坐在公交车上,路不短,想起了两个小姑娘纷纷说自己累得很,想着想着就感觉到了自己对孩子的轻视——虽然当时我并没有表现出不屑,但我的内心里当时是不相信她们很累的。就在思考此事的时候,我特别累,象是一夜没睡似的。当时反过去又想,孩子为什么就不可能有这种感觉呢?我们为什么就不相信孩子有这种感觉呢?我看到我的孩子夜里经常做梦笑醒,偶尔也会被梦里的内容折磨得很伤心。年幼的孩子也和我们成人一样有喜怒哀乐的,我为什么就觉得小孩子说累很搞笑很可爱呢?为什么就没想到他们会和我们一样,某天早晨醒来会有没睡够的感觉,会有浑身都累的感觉呢,就象我们成人一样呢?尤其是在这万物复苏的春天,有些成人或孩子的身体不能够以春天脚步的速度来适应春天,所以会感到烦燥、疲倦、嗜睡、不舒服。
我想起了今年的1月初,在几乎最寒冷的某天晚上,三月在外面骑自行车,当时我戴着手套陪着她跑,而她却光着手骑自行车。出门前我就劝她戴手套,她说她不冷不用戴,我怎么劝都没用,后来我决定将她的手套带在我的身上,她觉得冷时再戴。在冷风中,三月骑了一趟又一趟,我忍不住地一直劝她戴上手套,那手可是直接露在外面被风吹啊,我没法不心疼她。可三月坚决说她的手不冷。她骑了一个多小时,我一直跟着她跑都跑不热,那是那样寒冷的一个晚上,在我数次劝她戴手套没用后,内心无比纠结的我开始以劝她戴手套的力量劝我自己,劝我相信她的感觉,相信她真的不冷。
我这个心疼孩子但同时选择尊重孩子的母亲,在冬天最冷的那天晚上,孩子光着手骑自行车一个多小时,我前半段时间劝她戴上手套骑,后半段时间我劝我自己相信孩子的手真的不冷。那真是一个让我内心无比纠结的晚上啊!
我是一个喜欢看孩子游戏喜欢听孩子说话的人,很享受看和听的这个过程,孩子们似乎个个都是哲学家,经常一语道破天机。我又想起经常会看到孩子跟大人说话时,大人听都不太听就说:“去去去,小屁孩儿,懂什么!”我们很容易地因为孩子身材上相对成人的短小,因为他们的生活不能完全独立而否定他们的思想和精神,甚至感觉。其实,我想,这本身就是对孩子的一种不尊重吧,没有当他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没有当孩子是一个有思想有自尊的人。但是,我呢?我总是高呼着尊重孩子,可事实上,内心里有个小小的我经常仍是觉得孩子很可爱很搞笑,而没有想到他们说的就是他们当时的感受,我甚至认为,我不相信孩子的感觉,或者是没有相信他们表达自己感觉的能力——这同样是一种不尊重。
再想想生活中,很多人给孩子强喂饭,孩子说吃饱了但大人仍强喂。其实,我们大人也有很多时候没有饥饿感,或者身体不舒服不想吃,孩子一般运动量大,这样的时候应该不会太多。但是,孩子为什么就不能有有这样情形的时候呢?我们凭什么去否定孩子的感觉?
有时晚上做了很多梦没睡好,有时是因为做了恶梦而心情不好。孩子心中也有一些惧怕的东西,他们也会出现这些情况,就象祺祺,她说她睡了一会儿就被喊醒了,我想那应该是不可能的,孩子的表达能力有限,更大的可能是她没睡好,感觉还没休息好就被喊醒了,所以她不舒服,感觉累得很。而雨彤呢,或许也是这种情况,春天刚刚来临,可能很多大人和孩子都没适应,会感觉很困倦。
要做到真正地发自内心地与尊重孩子真的是不容易啊,这些点滴小事都在考验着我们。关注孩子成长中的一些细节和小事,我想,我们需要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