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岁8个月女孩的自我描述
(2010-11-29 22:26:51)
标签:
女孩自我意识自我概念自我描述 |
分类: 成长路上 |
4岁8个月女孩的自我描述
在儿童早期,新的表征能力使得儿童能够对自己进行反思。语言使得他们能够谈论“主体我”——他们自己的主观体验。学前儿童获得了很多谈论自己内部心理状态的词汇,并提高了对心理状态的理解。随着主体我变得更加稳定,儿童更多地注意客体我——对自我特征的知识和评价。他们发展起自我概念,即个体确信可用于描述自己的一系列属性、能力、态度和价值观。
我手上的另外一本发展心理学中说得更直白些:学龄前儿童的自我概念是具体的、生理上的,而且心理上的自我知觉近科空缺。因为要3-5岁的儿童自我描述时,大多数都回答他们的生理特征(我的眼睛是蓝色的)、拥有物(我有新自行车)、或者他们最为骄傲的行为,如会拍球或跳绳。然而,心理特征的描述,如“我快乐”、“我数学很好”或“我喜欢和人们在一起”很少为这些年幼的儿童所用。
每次看到心理学中提到“自我”时我都很想知道我的4岁8个月的女儿如何来定义自己。在她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根本无法想象她的答案。
今晚,睡前,讲故事的过程中我想起这件事。我问女儿:“你可以告诉妈妈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不?”没想到女儿对这个问题是如此地感兴趣,大概用了六七分钟来回答。听到女儿最初讲到的“聪明、幼稚、好心、懒惰、礼貌、对植物感兴趣、爱思考、有舞蹈天赋和音乐天赋、关心他人、爱阅读、爱护小动物、喜欢和小朋友一起玩”时我非常开心。女儿的自我概念如此清晰,并且如此地抽象,其内容几乎全是涉及到内在的品质。
哈特认为,4-7岁的儿童可能处于自我膨胀阶段,他们倾向于在所有方面积极评价自己。一些研究者认为,这些积极的评价反映了儿童在各个方面希望有良好表现并讨人喜欢的愿望,并不是完全的自我价值感。从上面女儿对自己的评价中,也很明显地看出了这一点,尤其是她强调自己有音乐天赋和舞蹈天赋,她用的第一个词就是聪明。但同时,她也用了两个负面词语来评价自己,比如说自己幼稚,或许这个不算,孩子本来就幼稚,再说,女儿未必能完全理解幼稚的真正涵义;但是,女儿强调她懒惰,尤其是她说她早晨不爱起床。
下面是女儿描述自我时的原话:
聪明、幼稚、好心(心眼儿好的意思,没有想到一个不到五岁的孩子评价自己时会连这个词都用上)、懒惰(因为早晨不肯起床)、礼貌、喜欢帮助别人、对植物感兴趣(她解释说比如草、花儿、大树、树叶,没有毒的蘑菇)、思维(我不明白她说的思维的意思,问她,她解释到就是爱思考)、舞蹈天赋和音乐天赋(她能用“天赋”这个词我很吃惊)、关心别人、爱阅读(如果要我来描述她,我会把这一点放在第四五位,而不是这么远的位置)、爱护小动物、喜欢和大家一起玩、喜欢说一些搞笑的话、喜欢给大家送信(她强调说是太空馆出来的信,其实就是在世博会给天天和小童寄的信)、爱穿裙子、爱护自己的身体和爱护别人的手和头发(她说有些小朋友会扯别人的头发)、主动(她说是指她能主动和小朋友玩)、喜欢挨着妈妈睡觉、爱趴在妈妈背上摇来摇去、爱跟年年和天天一起玩、爱听妈妈讲的故事。喜欢长发、喜欢粉色黄色和红色(她不提颜色我都忘了她对颜色的偏好了)、过马路时很小心紧牵(注:我打时漏掉“紧”字,被她发现,笑坏了,说妈妈今晚很倒霉)大人的手、喜欢在床上跳来跳去。。。。。。
她的总结我来总结下的话就是:开始时很抽象,后来很具体,努力地想。
为4岁8个月零18天的女儿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喝彩!她其实就是她心中的那个孩子,其实,还可以再补充些的是,她很敏感,也有些小气,但很幽默,有着出色的语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