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让孩子多关注自己

(2010-11-28 14:06:15)
标签:

自我

关注

育儿

分类: 发现孩子

让孩子多关注自己

 

我们中国人在教育孩子时注重灌输孩子的不良行为对他人的影响, 而不是将关注的重点放在孩子的个人身心健康上,这样不利于孩子的自我成长。也因此,我们非常在意他人对我们的评价,而不关注自身的需求。我在看的发展心理学中提到,中国儿童的自我形象强调对他人的义务。书中还提到,中国的家长会讲儿童的恶劣行为,强调这些行为对他人带来的不利影响。中国儿童的自我概念也同样强调社会义务。

 

我们身边有太多的人对儿童要求比较高,非常突出的就是要求孩子见人时喊人。有趣的事,我们中国人这个整体在公益、公德、礼仪等各方面在全世界看来都算是比较差的,也因此,我们才会看到国外有的草坪会专门用中文标注“请勿践踏草坪”,而事实上,我曾经亲眼在国外看到,就在有用中文日文和英文字牌提醒不要践踏草坪的地方,同行的同学仍象没有看见提示一样。

 

我经常想,是不是我们强调得太多了?是不是我们过于注重口头的说教而不顾个人行为对孩子的影响了?是不是我们将道德观念过早地灌输给孩子而太强迫孩子执行了?要不,问题又出在哪里呢?

 

举几个例子:

 

1、孩子摘花,家长提醒:“快点儿,一会儿警察来抓你了。”

如果是确定不能摘的花就告诉孩子不能摘,任何时候都不能,让孩子从小就做到人前人后一个样儿,不要做个分裂的人;如果确实觉得摘一朵也无妨,就告诉孩子只能摘一朵,不要多摘。

 

2、孩子不好好吃饭,刚巧旁边有客人,孩子家长爱说:“乖乖吃,不然阿姨会笑话你的。”

这种话说起来很可笑,让孩子从小就在意别人是否会笑话他,有些孩子很外向,不在意他人的看法,长大后可能会成为一个自尊心较差的孩子,因为他习惯了没有约束,所有的约束都不是约束;别外和种敏感型的孩子会觉得时刻都有人监视着他笑话着他,很容易让孩子丧失自信或者不是容易建立起自信心来,同时,不利于孩子发展自我。

 

孩子任何时候都应该乖乖吃饭,确实因为生病不舒服等原因不能吃就别让孩子吃,如果是正常情况就给孩子讲,饭桌上有要礼貌,应该规规矩矩地坐着吃饭,此外,如果吃饭时乱动乱跑对身体不好,容易得肠胃病等。

 

3、有次,一位教师妈妈带着孩子来园参观,孩子乱动东西,她说:“幺儿,你不乖嘛,你不乖二天老师不喜欢你。”我听了后怪不舒服,但没多说,只是当时对孩子说:“没关系,老师一直都喜欢你。”其实,这么做也不好,我和他妈妈的观点明显不同,那个当时还没满两岁的孩子不知道会怎么思考我们的话语。或许我不该开口,但当时只是觉得那样对孩子说话,那样说我都让我非常不舒服。

 

4、有些孩子爱抢别人的东西,我们很容易说出口的是你再这样做别人就不会理你了。我在想,如果强调一下如果自己被抢的不舒服和以后没有朋友的孤独会不会更好些?

 

5、小孩子不知道讲卫生,有的孩子玩得脸手特别脏,家长会说,你这样难看死了。我想,如果我们换个角度,给孩子讲如果接触太多的细菌可能会生病也许会更好。

 

6、放学后孩子不爱回家老师下不了班,家长有时会说那你一个人在这里我回家了,这样孩子一般会害怕而跟着妈妈走。但如果给孩子讲如果他总也不走,老师也走不了,老师下班晚了回家休息晚了,明天不能按时来上班,那么谁来带宝宝呢?也可以告诉孩子我们该回家吃饭了,不然天黑了回家看不清路摔着了怎么办。

。。。。。。

 

因为三月爸爸刚才吃饭时的一句话我想起来的,但举不出更让我满意的例子来了。我上面那些建议的话不一定更适合当时的情景,反正根据情总来,让孩子最终都会将他坚持你反对或你坚持他反对的事和孩子切身的安全与健康等利益联系起来,让孩子多关注自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