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让孩子在游戏中成长!

(2010-11-25 08:22:23)
标签:

游戏

社会性

语言

逻辑分析

育儿

分类: 发现孩子

游戏

 

前天下午午睡起床后,我在楼下的电脑上打字,听到楼上总有人喊三月。当时很想上去看看三月是在搞什么特殊吗?为什么老师总在喊她呢?

 

但急于把手上的事儿做完,我没有上去。当三月所在的月亮组要上手工课时我才上去,看到他们时孩子们已经坐在椅子上一副准备上课的样子了。但我发现有三个孩子正在舔桌子上的葡萄干,两只手下垂着。三月面前的最多,她正在努力全舔进嘴里。

 

因为还没开始上课,我就问英英刚才怎么都在喊三月呢。英英当时就忍不住笑了,她给我讲了事情大概是这样的:午睡醒来后,三月拿出自己前一天从超市买回的葡萄干对着大家说:“这是狗食,只有狗才可以吃,是狗的举手!”结果,所有的孩子无例外地举起了手,同时还汪汪汪地叫。最后,三月将葡萄干分给了所有的孩子,要求大家象狗一样舔着吃。结果孩子们都垂着双手舔完了桌子上自己的那份葡萄干。

 

听到这事后我内心里一是觉得三月名汤多,二是觉得她不应该让小朋友当狗。当天回家后提及此事时,她说小朋友们全都汪汪叫是为了证明自己是狗。我内心对此事大概有五分之三觉得好玩,五分之二觉得三月太嚣张。我心里一直纠结着,直到昨天户外活动时英英的一句话点醒了我,当时我说三月怎么能让小朋友当狗呢,英英说:“她自己还不是狗,她也是趴在桌子上舔完的!”这一句话无比宽慰我的心,因为,我的思想过于复杂。在这件事发生之后我一直想,三月是不是因为我是园长才在小朋友面前如此过份的。我竟然用“过份”二字,是的,我确实这么想了,我的第一想法占了上风,我忽略了我是亲眼看到三月舔完桌子上的葡萄干的。三月经常说自己是小狗,然后舔碗舔盘子。在所有动物中,她最爱的就是小狗了。而我,把三月让小朋友说自己是小狗这一事当成了三月居高临下地当别的孩子是小狗。

 

成人的思想是如此复杂!

 

现在在回想起当时所有孩子举着手汪汪叫的样子以及他们趴在桌子上舔葡萄干的样子时感情很不同了,真是一群可爱的搞笑的孩子们!

 

 

无论是孩子自己还是孩子之间玩的假装游戏对孩子认知、社交、情绪等各个方面的发展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我在幼儿园孩子们的活动中,尤其是自主活动中发现了孩子们之间很大的不同源于他们做的游戏多少的不同。

 

我在发展心理学中提到,游戏不仅仅能够反应而且还会促进儿童的认知和社会技能。学前儿童的假装游戏持续的时间比非假装社会活动(比如绘画)更长,儿童的参与性更高,参与活动的儿童人数更多,而且表现出更多的协作。

 

很多研究都发现假装游戏使得儿童多方面的心智能力都有所提高,包括持续注意、记忆、逻辑推理、语言和读写能力、想象力、创造力、以及反映自己想法和观点采择的能力。

 

事实上,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我都发现,其实,一个能力强的孩子各方面的能力都强,比如善于与人交往、专注力好、语言能力强、想象力和创造力丰富等,通常这样的孩子也是非常会玩的孩子。会玩的孩子主要表现在没有闲着的时候,在孩子群当中,极少站在那儿静静地观看,而是游戏的参与者,或者是主要参与者。

 

有的孩子是不爱与其他孩子做游戏的,甚至有的孩子拒绝做游戏。仔细观察我们会发现,那些入园适应期比较长的孩子、内心比较封闭的孩子、攻击性比较强的孩子、爱抢东西的孩子、内心不愉快的孩子、专注力差的孩子、对幼儿园活动不容易感兴趣的孩子。。。。。。。都是玩假装游戏较少的孩子。

 

就我目前的经验,我认为,孩子假装游戏可能源自很早,最初可能就是拿块东西就当电话来打,最早是一岁前还是一岁后我不记得了,但是,我大概知道,1岁多的孩子已经开始做游戏,开始喜欢做假装游戏,两岁多的孩子做的假装游戏增多,已经开始与其他小朋友合作游戏,三四岁甚至四五岁或更大的孩子,生活中很多的时间都痴迷于玩假装游戏。

 

我一直都知道孩子与其他孩子共同游戏的重要性(只是不如现在,可以把实践与理论结合起来,自己的内心也清晰明了),所以,我认为,当孩子两岁左右起,一定要多与人接触,尤其是多与孩子接触多做游戏。所以,我是非常反对有些人搞什么在家教育的,孩子的成长学知识是绝对次要的,尤其是在当今社会,孩子的心理问题已经凸显,最终令家长苦恼的不是孩子的知识学少了,而是不知道如何与他人交往、不能与他人良好地沟通,甚至自闭、抑郁等情况。

 

有些家长不送孩子到幼儿园上学,其实,我对此觉得倒没什么,孩子不上幼儿园本身我觉得没什么,但是,家长一定要能保证孩子与其他孩子的频繁接触,让孩子拥有属于自己的小社会。

 

在我们园,我感触比较深的是,三岁左右转园或入园而来的孩子,在社会性发展等方面不如两岁半前来上学的孩子。我几乎可以肯定,我们园之前或者是目前三岁多孩子存在的社会交往技能方面的问题将来几乎不会发生在那些两岁半前就入读我园的孩子们的身上。这主要是因为,我们这里为孩子提供了丰富的游戏环境。这游戏环境是指有游戏材料,更重要的是,有游戏伙伴。如果在家庭里能为孩子提供丰富的游戏环境,那么,孩子不上幼儿园也无妨,当然,要能保证。

 

孩子的社会交往非常重要,一定要给孩子提供环境让高速成长中的孩子做大量的游戏,让孩子拥有一个游戏的童年对孩子一生的幸福至关重要。

 

今天的时间来不及了,我会专门系统地再写一篇关于假装游戏的博文,今天到此为止。

 

有两篇我园妈妈的精彩博文献给大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