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反思

(2010-10-29 08:27:34)
标签:

家长

孩子

打人

育儿

分类: 人生(育儿)感悟

打人和被打

 

最近两周都在为一些事苦恼,这些事情集中在孩子们之间玩耍过程中被打后向家长的交待问题以及与家长之间的沟通问题。我个人能力中最弱的就是与人沟通,最初做爱弥儿时很幼稚,以为我挑选家长后沟通就不会成问题了。事实上我根本无法逃避。

 

这两天我也一直在思考孩子打人和被打的事,细细想来,感觉三岁多的孩子在这些方面要严重些,反倒两岁多的刚满三岁的象园里的思思啊小童啊洋洋啊翔翔啊乐乐啊阳阳啊倒几乎不打人也几乎没被打过,我最近尽在这些方面费脑筋了,思来想去感觉这些问题都与当事的孩子的社会性发展有关。昨天下午,月亮组的孩子上感统课,我去园里的博客看照片了,那些照片是我照的,看照片还是感觉很详和的,但当时的情景让我心惊肉跳的,是的,就是心惊肉跳,因为最近我很难做到象前段时间那样看孩子打架不管他们,让他们先打着,不得已再冲过去。当时感统教具每人选一样,随便玩,三个比较大的孩子把自己的与其他孩子的组合在一起做游戏,做得不亦乐乎。而另外有三个孩子基本上自己玩自己的,不抢别人的也容不得别人抢自己的,而最后三个孩子一直在抢别人的,我一直在观察,她们玩的时候比较少,主要是到这儿抢来玩一下到那儿又去抢一下。抢大孩子的时,大孩子随手一推就给推开了,他们不愿意被打扰不愿意与他们几个之外的孩子合作,如果抢其他同龄孩子的,人家也不让。佳佳昨天的反应还令我有些吃惊,一个孩子抢她的教具后,佳佳将人和教具一起推倒,然后竟然抬脚去踩抢她东西的孩子。

 

一般的孩子都会保护自己,我知道不少从来不会主动打人的孩子,要是别人欺负了他他也未必会不还手。尤其是,在我接触的打孩子的孩子,几乎有个共同的原因,就是他认为别人防碍了他攻击了他。比如东西被抢或排队时被挤等。如果没有太大的外界压力的话,依着我,我觉得孩子得想办法在社会中生存,在保证他们不会受影响面容或身体的大伤的情况下,我觉得让他们去拼一下未尝不可。有些孩子容易被打,我觉得这与家庭中的保护过多可能有关,也与孩子社会性发展情况相关。无论是容易出手打人的孩子还是容易受伤的孩子,目前都是让我非常担心的对相。

 

我问过一些家长和朋友,确实是有很多从小得到爱比较充分同时家人又注意孩子社会性发展的孩子确实没打过人,甚至一次都没打过人的孩子我身边都不少的,同时,这样的孩子也极少被人打过,甚至没被人打过。在我园里我还是可以列举出好多个从来不打人也从来没被打过的孩子。归根结底,我觉得学龄前儿童的状态与其社会性的发展有极大关系。

 

如果一个孩子确实生活在一个很华德福的环境,能够获得充足的爱和母亲的充足的陪伴,这样的孩子可能对社交的需求不过于强烈。但事实上,生活中太多的孩子得到的爱不够充分得到的陪伴较少,与其他人交往的经验也少,所以才会引发他们步入幼儿园这个小社会的交往问题。

 

有的人揪住我不放,因为我曾经写过的我自己孩子的社交问题。其实那是两三年前我的做法和观点,而且当时我只是个母亲。不管怎么说,我并不否定我当前的做法,因为,我从不为孩子的社交而烦恼,无论在园里还是在家里还是在外边,当我看到我的孩子完全沉浸于游戏中时我内心还是非常欣慰的,虽然有刻意的成份,但那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只要是为孩子好。

 

我们现在每天给孩子大量的自由活动时间,既是为了让孩子锻炼身体也是为了促进他们社交能力的发展,让孩子们之间多一些接触。园里曾经有两位家长问我:“你们园里那么多老师看这么几个孩子都看不住,那传统园里两三个老师看30个孩子怎么能看得住呢?”被家长这样的质问我无比地难过,我觉得我的理想啊信念啊似乎在一瞬间离我远去了,我有一种准备徘徊的冲动。传统园里发生冲突的时间主要集中在排队那会儿,有的幼儿园有户外活动,据我了解到的只是排好队拉着在小区走一圈。我们园里孩子散在一起的时间太多了,三楼的两个大教室随便出入,卫生间随便出入,老师不算我6个,最近都不想提我是老师了,因为我尽面对家长了,最近一周我没太管孩子,主要和家长沟通了,加上出去看新园址两次。老师们要上课要照顾孩子生活还要做卫生,我们园的老师是非常尽心尽力的,他们来我这里时只是因为喜欢孩子,觉得幼儿园人际关系不复杂,估计他们想不到我们园的收入还是可以的,他们也是从拿千八块的工资走过来的。有一位家长怀疑我们老师不能执行我的理念时,我讲了我们老师的状态,她说,连你都说行就一定行。是的,我是个追求完美的挑剔的人,我挑选的老师真的是经常让我感动的老师,有哪个母亲或其他哪位老师能保证永远不对孩子大声说话不吓唬孩子,我可以保证我们的老师就能做到。

 

每个孩子都是心肝,是妈妈的心肝。我是个急性子的人,跟家长沟通时因为着急因为追求让孩子完整地成长,所以总是主动地或者说是主要地谈孩子的问题,这让一些人感觉很不好,我细细思考,是啊,换做我可能也会无法接受的。这与人沟通的方式很重要,我如果换一种方式也能达到同样的目的,但是,我的个人能力上的局限是总也突破不了的,自己都突破不了,还总是替人着急希望别人能去突破,有时觉得自己很过份。我总是想,孩子们都太小,一切的改变都来得及,却总是忽略母亲,母亲也是需要心理关怀的呀,我也曾经是个徘徊的无奈的痛苦的母亲啊,我象是好了伤疤忘了疼一样,总是希望每个母亲都会处理好生活中的一切,只要为孩子好。而事实上,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人家目前的状态一般也是经过万般努力的最好的状态,我有何资格对别人寄予如此之大的希望,希望别人去超越自己的生活?我希望孩子好,其实,最爱孩子的还是孩子的母亲,就象我相信这世界上只有我才是最爱我孩子的人一样。天下哪个母亲不想自己孩子过得好,哪个母亲不想把世界上最好的东西都全盘献给自己的骨肉,谁不是?都是!

 

如果我对哪位家长要求过高了,请家长先理解我,然后不要在意我,我以后会注意的。因为他人无法进入你的生活,你对自己的生活是最了解的,别人是没什么发言权的。请大家不要过于在意我带给你的心情,我只是希望孩子们都成长得非常好,而总是忽略母亲的无奈忽略一些现实的条件。一句话,我太理想化了!

 

随便写写我昨天到今早反思出来的内容,又到了上班的时间了。希望大家工作愉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