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成人母亲尊重安全感说话打叉儿育儿 |
分类: 发现孩子 |
大人说话小孩儿可以打岔儿
这是前天晚上在南京中山陵我们五六位妈妈在一起时讨论的问题之一,希望在场的妈妈不要介意,我觉得用这句话做为此文的标题很好。之所以写出来,我是想把那晚的讨论继续,把我个人的观点阐述清楚。
其实,我要表达的意思并不是支持孩子总是打断大人,而是反对我们的国粹中的这句“大人说话小孩儿不要打岔儿”。细细地思考,看这句话背后还有其他什么暗含的意思?
我们总是强调大人如何孩子如何,这背后又暗含什么意思?我想,那是不平等,大人高高在上,而孩子只能仰视和服从。我们小时盼望快快长大,而我的女儿并不想长大,这背后的原因就与各自在年幼时受到的尊重程度有关。也是前晚,有一个孩子要喝酒,孩子的爸爸告诉孩子,这不可以,这是大人喝的——这个道理是很简单的,这位父亲没有错。但是,我们细想想,这会给孩子带来什么?孩子,尤其是一两岁两三岁的孩子,他们学习的主要方式就是模仿,他们不太有逻辑分析的能力,他们更相信自己的眼睛,而我们告诉他,这个我们可以你们不可以。我们千万别指望孩子能完全理解这句话完全明白我们要表达的意思。如果我们真的想让孩子知道他不可以喝酒,那唯一的也是最好的方式是我们不喝酒,至少我们在孩子面前不喝酒吧。我们是和孩子平等的,我们不要让年幼的孩子知道,长大成人意味着享有特权!仔细看看自己的身边的人,有多少人在成年离开父母后,不能很好地管理自己,这是因为曾经的约束带给他们太多的渴望,他们失去了原本的理性。一个没有得到尊重和充足的爱的孩子,成年后他们不会尊重他人也不会尊重自己,不知道如何爱他人也不知道如何爱自己。
尊重,我越来越感觉到,成年人对孩子的尊重很重要。
“大人说话小孩儿不要打岔儿”,这句话暗含了太多的不尊重,除了本身的骨子里的不尊重外,我觉得还有另外一层不尊重——可以这样理解,小孩儿说话大人可以打叉儿。是的,我们是经常看到到处催促孩子的大人,到处说孩子胡说八道的大人。其实,我明白,是我们这些大人从来没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有自尊可以享有自由的生命个体来对待——这才是最骨子里的原因。
其实,我们也是很冤枉的。因为,这问题的源头不在我们自己,我们之所以不懂得如何去爱和尊重,这最本质的原因在于,当我们年幼时,我们也没有得到这爱和尊重,我们也曾经如我们的孩子一样渴望和期待过,如今的我们不过是重蹈父母对待我们的方式而已。
但是,现在时代不一样了,我认为我们有理由有机会成长。成长是痛苦的,但是,化蛹为碟后的美丽可是没有人愿意拒绝的。我个人深有感触,当我因为孩子而日渐改变自己,越来越不抱怨越来越宽容越来越懂得尊重他人后,自己则收获更多。
还是说打叉的问题吧,我们可以把我们的意思表达给孩子,尤其是四五岁的孩子,这是礼貌问题,但不能简单地说“大人说话小孩儿不能打岔”。小孩子只是人小而已,他们说的话未必就是废话,我们不能剥夺孩子表达自己的权力。尤其是,在小孩子的世界里,他们觉得自己的事就是大事,他们的理解能力就是这样的。还有,由于孩子弱小的原因而导致的敏感所致吧,他们要时刻确定父母对自己的爱,所以,当你和另外一个人或一些人谈你们的事时,在孩子眼里,你好象进入了另外一个世界,好象你的生活中没有了他,他很敏感很担心甚至很害怕。因此,他就会通过打叉这种方式来确定你是否还跟他在一起,你是否还在意他。
当你细细观察分析和思考后,你会发现,孩子们整天都在关注着自己的安全问题,关注着父母是否还爱他。你回忆一下,是不是你的孩子很怕你大声说话,哪怕这大声讲出的话不是针对他。在一些场合,成人们经常会抢着付钱,而这抢经常会吓哭孩子,因为,他们并不能理解成人的这些事,他们以为发生大事了,妈妈和身边的好朋友或亲戚打起来了,他们此时就感觉到了自己所处环境的不安全,他们不懂如何表达自己,所以就哭了。还有,如果家人在争论些什么事,声音大了点语气急了点,不管孩子当时在干什么,他都会发现并且会过来阻止。
孩子们的敏感经常让我心里为之感动,甚至会让我落泪,小小的孩子们,他们的心多么地脆弱和敏感,我们有什么理由却伤害他们,我们有什么理由告诉他们因为他们小而有太多的不能。其实,正是因为他们年幼他们弱小,我们应该给他们更多的爱和尊重才对!
有的母亲说孩子很粘她,她就会采取远离孩子或是训斥孩子的方式让孩子不粘她——这是多么可怕的极端的做法啊!孩子粘人很正常啊,一两岁的孩子就通过这种方式来建立安全感,通过这种方式来确定母亲对他的爱,如果这种爱是充足的,孩子的安全感就会奠定得牢实,这样孩子确定自己安全以后,才会把精力放在探索这个世界上,才会正常地成长,才会成为他们自己。这样,当他们三四岁四五岁后才不致于还粘着妈妈。但是,如果孩子生病或者是新入园,他们会再次怀疑父母对自己的爱,所以,有一段时间他们再粘着父母,这都正常孩子的正常行为。我们绝不能采取极端的做法。否则,你将付出更大的代价来重新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在带孩子这件事上,别偷懒,如果你偷了懒,日后你一定得付出双倍甚至三四倍的时间和精力来弥补(甚至可能弥补不了),而生命本身并不倒行,这样会耽误了孩子的成长。
孩子们都爱打岔,如果是一两岁两三岁的孩子,我想我们无须讲太多的大道理,孩子更多的是确定自己是否安全,他的亲人是否还在意他。这时你用你的态度告诉他你仍是爱他的,只是此时在忙自己的事就可以。你觉得你的事是大事,他觉得他的事是更大的事。所以,无论你再急着讨论,孩子有话要说时不妨弯下腰来静下心来听听孩子的话,其实,他占用不了你两分钟的,他的本意并不是跟你说事儿,只是想确定一下。如果孩子大了,仍是习惯打叉,你得分析一下这背后的原因,别简单粗暴地告诉孩子大人说话小孩儿不可以打叉儿。或者倾听孩子,或者告诉孩子妈妈现在有急事,你可以先去玩一会儿,妈妈忙完自己的事就会来陪你。我想,一般孩子都能理解和接受,如果不能那一定有其原因,把原因了解清楚再下结论再处理最好。
提到尊重,我还有很多的话要说很多的事要讲。
比如大家又提到打招呼的问题。今天我会再和澳大利亚的妈妈在一起,到时我问问国外的孩子如何。我已经听到太多的人讲到孩子不爱打招呼的事儿,我也同样经历这样的事儿。我想,或许我们大人太把这事儿当回事了。其实,孩子有礼貌与否我觉得不能简单地以孩子爱不爱打招呼来判定。打招呼是形式上的事儿,我们中国人尤其是老年人很在乎形式上的事儿面子上的事儿。我们细心观察一下,孩子时刻都在观察着思考着,有很多很多的时候,我们喊他们时他们根本听不见,因为他们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他们在忙自己的事儿,我觉得我们越少打扰孩子越好。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我分析孩子不喜欢打招呼或许与我们太在意有关。孩子看似逆反心很重,你越让他干什么他越不干,他就是要跟你对着干。其实,想想我们自己,我们乐于总是被要求做这做那不?而做为孩子,他在生命之初并没有界线,他不知道自己是孤立于他人而存在的,但是,孩子两岁左右开始意识到,他是独立的,他也是有力量的,他们甚至通过以跟别人对着干的方式来感知自己的独立自己的力量。我想,如果我们尊重孩子,给他们更多的自主权,他们一定会成为他们自己,否则,他们可能永远划不清他们和你之间的界线。在孩子小时候,你会觉得孩子很听话很懂事,但当他们长大不成人后,他们仍依赖你,到那时你还会觉得这是好事吗?
孩子打招呼一事,我认为只要我们有礼貌就足矣,我们在孩子面前大声地愉快地招呼别人,他们看到了也记着了,有一天,他们会成为你的。只是,你别着急,慢慢来慢慢等。
有的孩子很容易成为被关注的对象。其实,这是好事也是坏事啊。有很多成人,他们自然而然地就认为孩子是成人的附属品,孩子应该感激他们的“恩赐”。我不止一次遇到过,这次在乌镇又遇到过关于别人要与女儿合影的事儿——一位五十来岁的男人,走到女儿三月的身边,此时他的同伴已经架好了相机。他走过去,坐在女儿旁边,双手拍拍自己的双腿,示意女儿坐在他的腿上。女儿看了他一眼立刻走开,这男人当时有点儿蒙,因为,他没有想到女儿会拒绝他。他为什么没有想到?我想,那是因为他把自己放在太高的位置上。我的女儿不会讨好任何人,因为她知道我爱她,在这个世界上,她不需要靠讨好任何人而生存下去。而做为这个男人,如果他是尊重孩子当孩子是一个独立的有主见可以自由选择的生命个体时,他就不会如此地自讨没趣。试想想,如果我的女儿不是小孩子,而是一个成人,是个男人或女人,他会走过去示意要和女儿照相吗?不会吧!既然不会也不应该如此要求孩子,孩子与成人一样平等,应该一样被尊重,不要以为他小就可以任你摆弄,你的照顾就都变成了恩赐。
还有些成人,我觉得他们很过份。其实,漂亮的孩子谁都喜欢,甚至会产生摸一下掐一下的冲动。但是,孩子不是玩偶。经常遇到陌生的人太喜欢别人的孩子而伸手到脸上掐一把,或是上前逗一下——这样的人很过份。如果我伸手到你脸上掐一把你让不?如果你不让你就别掐别人的孩子逗别人的孩子。其实做为大人无所谓的,但是,你的行为告诉孩子什么给孩子带来什么?这种对孩子的不尊重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多大的烦恼啊?可能我们都估量不到。
还有很多人,乐于助人。比如,我的妈妈,当我的女儿三月会在困时累时身体不舒服时要求我背她,而我的妈妈心疼我,会跟着一路做工作劝女儿下来,或是让她背一会儿。还有的时候,比如天黑了或者孩子生病了,孩子让妈妈背或抱,而旁边的亲戚朋友就受不了了,觉得孩子不懂事不孝敬妈会给孩子做工作不要妈妈背或抱。我想告诉这些人:亲爱的,千万别给年幼的孩子戴上不孝的帽子,他们还真的承受不起。还有,这些人会觉得妈妈太辛苦了,想代替下,孩子百分百不会同意的。在天黑后,在孩子生病或困倦后,他只想和他最亲的人亲近,陌生的你千万别想着去代劳,孩子不会跟你的。你也别因此说孩子不懂事,当在他们的心中连自己的安全都不确保时,你还指望着他们懂什么?我的孩子已经4岁半了,但在晚上,如果她突然走进一个漆黑的地方,她会环顾左右,此时我会主动抱她。她是喜欢我背她的,因为被背着更舒服,但是此时我都不会选择背她,因为那样她会在我身后,面对面更能带给她安全感,抱在怀里才是最亲近的距离。
事关孩子的事,由于我们都初为人母,有很多时候我们确实不明白不理解不知道如何面对。但有一个最好的办法,我之前也提过的,那就是把孩子当做成人,无论是在孩子生病这件事上,还是打招呼这件事上,还是其他的什么事,我们在面对时,都考虑到把孩子当做成人来对待,你当孩子是你的父母你的兄弟姐妹你的爱人你的朋友,看看如果孩子是他们你该如何面对和处理,将同样的方法套用于你的孩子吧,这样,你的孩子才能真正地感觉到你对他的尊重和爱。一个从小得到充分地尊重和爱的孩子,他会自然而然地学会尊重他人爱他人,也尊重自己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