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水乡乌镇的丝巾旗袍女孩

标签:
浙江乌镇丝巾旗袍 |
分类: 生活在别处 |
我昨晚发了些照片,没有关电脑就去睡了。
早晨和三月一起睡到9点多,三月睁开眼第一句话就是:“妈妈,你今天怎么没打电脑呢?”我天天早晨上网,昨天是晚上上的。
继续看照片吧!
这就是卖灯笼那家店旁的一把椅子,前晚坐过昨天又坐。喜欢三月这样的表情,幸福溢出来了的感觉。
这也是灯笼。
很江南!
童年的爆米花
超喜欢这家店,乌镇的小店都很温馨,门口都摆放着小椅子,任游人休息。里面都很艺术很温馨。我当时萌生一个愿望,我很想到这里,哪怕只是当一个普通的店员。每次到古镇,都羡慕生活在那里的人们,他们的命怎么就这么好呢?
关于这条丝巾的事让我对三月更加另眼相看,更让我确定孩子是多么地了不起,我们成人,应该尽所有能力去尊重孩子。
这条丝巾如同三月的旗袍,也是红白相间的,不知道为什么,照下来丝巾红得要鲜些,而事实上,几乎是一模一样的颜色,尤其是水洗后,颜色惊人地相同。
三月今年夏初就闹着要买丝巾,但是到处都没有卖的,毕竟夏天不是戴丝的季节。
在乌镇看到丝巾就想到买一条。在外面看那些丝巾真是漂亮极了。进去后发现真贵,放眼望去尽是三百多的,我有些不甘,再细看,发现了两百多和一百多的。三月进去后眼睛就定在门口这排丝巾上。其实,三月选东西的眼光挺独道,所以,我认为三月选的应该是两三百的那种,确实要漂亮些特别些。但结果却令我吃惊,三月选的是那条红色的,在那一大堆中间,这条的花色都太俗气了,我是不甘心在乌镇这样的地方买一条如此简单俗气的丝巾回去的。店面不小,我让三月往里走转一圈再选,三月随便走了一下说:“我就要这条。”我还是不愿意,以三月的眼光,她一般选的都是特别的不便宜的,我喜欢旁边那几条一百多的。我又让三月转,她又应付性地随便走了圈,然后说想好了,就要这条。此时店员告诉我这条56元,最终我痛快地给买也是因为这价格,压力不大。买后我一点高兴的感觉都没有。
出门前店员帮三月围在身上。三月对美的感觉非常不一般,她当即要求我把头上的头巾取下来,我说出去取。出来要取,我说照张相再取。回来后看照片,我对三月佩服得差不多五体投地了——带着丝巾又戴着头巾照下来的三月土不土洋不洋的,但取下头巾后确实漂亮多了。
之后我们往前走,看到这两堵绿墙,我惊呼:"三月,快来照相,你的丝巾和衣服特别配这墙!”三月不是省油的灯:“妈妈,那刚才我买丝巾时你非说难看不让我买!”我说刚才我没意识到这么好看,三月很严肃:“我就是觉得这条丝巾配我的旗袍我才买的!”此时再细看,越看越觉得配:白底红花的旗袍和红底白花丝巾,红得一样也白得一样。
只是,我在想:三月啊三月,这旗袍可是热天穿的,大热天的,你戴什么丝巾啊?未必你在学华德福的唐奶奶吗?!
只不过,三月就那样将丝巾搭在肩上,很有味道,真的有唐奶奶带给我的感觉。
我一个土里土气的妈,真不知道怎么就生养出一个爱臭美懂时尚懂搭配的女儿来的,一路上遇到的人全以为三月五岁多,她只是显成熟,这可是个在路上才满4岁半的女孩啊。一个出生四年半的女孩儿,不知道再过四年半十年半,她会成长为什么样的孩子。三月很适合江南!空了抽时间在浙江多呆一些天这次为了会友,玩得匆忙。
三月只给我照了三张,我这体型很不适合江南啊,还好,她把丝巾借给我遮挡了一下
这是在嘉兴的三轮车上。三月酷爱坐三轮,印象中从三月1岁多开始,她就爱坐三轮。我还记得三月1岁多的春节我们在壁山青杠过,因为三月喜欢坐三轮,无奈在大年三十,我跟三月包了个三轮车在青杠随便转,转得她想下来,印象中花了三十元。在上海松江,晚上十一点多,我们两个在微雨中坐在三轮车上在街上走了很久。后来住在广兰,那儿也有很多三轮,最后那天三月是睡着回去的,但一听坐三轮就醒了。
三轮摩拖车是我不喜欢的,太快,燥音大。人力三轮车其实坐起来最惬意,慢悠悠地闲逛的感觉,而且,没有燥音。昨天在嘉兴,我们坐的是人力。但是,一路上,都挺内疚的,觉得人家太累了。我路上一直犹豫,要不要多付点钱,那么远的路,去时坐的三轮摩拖也是十元的,昨天人家骑了那么久。但细想后没有多给,因为我觉得那样不好,除非人家多要。
坐在三轮车上穿着旗袍的三月,感觉象是回到了大上海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