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龄教学五个月之感想
(2010-09-05 20:53:55)
标签:
混龄教学弊端育儿 |
分类: 发现孩子 |
混龄教学的感想(爱弥儿家长必看):
我们园于今年3月29日开学,到8月31日止,整整五个月的时间,我们一直是纯粹的混龄教学。这其中既是我最初理念中的一部分,又是因为孩子少实现分班的困难所致。
在这过去的五个月中,我也一直在探索和思考,我看到了混龄的好处,同时,更多的也感觉到了这种混龄编班对老师的要求之高、对较大较小孩子的无法周全照顾等。
我在困惑、思考中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子:混龄分组教学。分组后相较于以往,我们立刻感觉到了决策的正确性。分组后所有的孩子基本上都能参与更适合自己的活动,同时,在户外活动中,孩子们仍在一起,感觉仍象过去一样,没有因此给他们带来更多的不适。
先谈谈我在混龄教学中得到的启示吧:
混龄最大的优点我认为是这种方式能更好地促进了孩子们社会性的发展。混龄编班可以更好地满足儿童对社会生活的需求。不同年龄的孩子生活在一起,形成了和成人社会结构基本相同的儿童社会,这极大地促进了幼儿社会意识和社会性的发展。在这一环境中,大孩子成为了小孩子的哥哥或姐姐,他们帮助照顾小的孩子,而孩子爱模仿的天性决定了小孩子会成为大孩子的小跟班,听他们的话,受他们的照顾。大孩子也因此有着很大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在这一环境中,我们充分地看到了成人与儿童之间少有的那种交流与和谐,这种和谐令人感动和幸福。
比如,我的女儿就在我们园里上学,她在社会性发展初露端倪时,尤其是在她两岁左右时,我发现与她同龄的孩子在一起他们之间并不能正常交往,除了抢东西就是打人,孩子不是这个哭就是那个叫的,(当然,这也是符合他们年龄特点的,也是一种交往,是社会性发展的初级阶段,但是,我不愿意看到孩子们在一起就是打啊抢啊,感觉不到交往的乐趣)所以,在女儿两三岁时,我给她找了几个固定的朋友玩耍,这其中最小的都大她20个月。女儿和这些比她大的孩子一起成长,度过了几年愉快的美好时光。
但是,女儿成长中一直没有跟比她小的孩子太接触过,这是不利于孩子社会性完整地发展的。当我们爱弥儿开学后,女儿就一直在这里上学,班上的孩子从2周岁到4岁多,女儿几乎一直是最大的孩子。在这里,她被一群小姑娘崇拜着仰慕着,她的内心获得了极大的满足。她非常爱护小孩子,尤其是那些比她小两岁的孩子。女儿还经常说让我生一个象思思和小童那样的妹妹给她,而在女儿两三岁时,她是非常反对我们提再给她生个妹妹或弟弟的。
混龄对大孩子有益的同时,对小孩子的社会性发展也有益。我们园的孩子普遍的特点是运动能力强、社会交往能力强、生活自理能力强,而这三大优点都与混龄有着不可分开的关系。园里有几个2岁1个月来上学的孩子,典型的是思思,那时她还没什么规则意识,整天只知道忙自己的事。记得思思来后十天左右,3岁多的天天就转园到我们这里,天天酷爱搭积木,一搭就搭很高,然后就非常有成就感地喊我们看。有一次在天天搭完积木后,思思过去一挥手就将积木全部打翻。天天的成就感瞬间变成了愤怒,他冲过去打思思,而且揪思思的头发。从此后,只要天天见到思思,就会忍不住地伸手,我们一直注意在两个孩子中间站个人,也给天天讲过思思太小不知道那样做不对,大概过了一个多月,这对小冤家就没什么事了。也是在那时,思思喜欢到格子里翻东西,她谁的东西都翻,谁的鞋都穿,但别的孩子不让啊,象大思思两岁的三月就会说思思,不给她穿,但比思思大不了多少的孩子就直接动手打啦。大概过了两个月左右,思思就学会了与集体中的大大小小的朋友相处,极少再“惹事儿”了。尤其是,思思在集体中非常受小朋友们欢迎,比她大一两岁的甚至比她小的孩子都喜欢和她交往,最近思思的社会意识强烈萌发,社会性发展极快,能跟大大小小的小朋友合作。
我们带园里的孩子外出露营时发现,我们走到哪里都不必跟孩子太操心,他们总是能找到好玩的事做,没有哪个孩子会闲着无聊闹父母。孩子们的社会性发展极好,情商普遍较高。我想,这是我们混龄五个月最大的收获。
但是,相应地,我们也遇到很多不小的难题。
混龄对教师的要求非常高,要求老师懂从2岁起甚至到6岁止各个年龄段孩子的心理、性格特点、社会性发展等。孩子可是一直在成长着的,而且,大大小小的在一起,教师要有能力处理下来各个孩子的问题和他们之间的问题。同时,最难的莫过于教学问题。在教学中有以下几个现象:
我原想也是做一个活动,分年龄层次地兼顾各个年龄段的孩子,但是,真正做起活动来,情况变化问题多多,有时根本无法按照计划走。大孩子注意力时间长,甚至可以超过一个小时,而小孩子,再有吸引力的活动,一般呆个十多分钟还是抬屁股走人了。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每孩子孩子来自不同的家庭,性格迥异,即使是处于中间年龄段的孩子,也已经不小了,他们也经常需要更多额外地关注。甚至还出现过多次大孩子模仿小孩子,看小孩子不上课了走掉了他们也跟着走。这其中的问题之最要属活动内容的编排了,内容太简单的活动吸引不了大孩子,同时小孩子也要乱跑,太难了又只适合个别的大孩子。比如晨诵吧,我喜欢让孩子们读一些长的比较抒情的诗,3岁多以上的孩子就容易跟下来,而两岁多的孩子根本静不下来;讲故事吧,大孩子可以讲字多图少情节曲折的故事,而两岁多的孩子适合讲图多每页只有一行字的故事;画画问题尤其突出,一般3岁左右以下的孩子仍处在涂鸦期,而大孩子可以画出一个故事来。其实,如果老师足够多,甚至能实现一对一一对二地教学地话,这些问题也能克服。但是,有一点很重要,给一个孩子上课和给一群孩子上课是不一样的。我,更愿意给一群孩子上课。而孩子,更适合和其他孩子一起上课。上课不仅仅是老师传授知识,更多的是互动,不仅仅是孩子向老师学习,其实,上课的过程中,孩子也会开启老师的智慧之门,带给老师更多更新甚至更高层次的启发。一群孩子在一起叽叽喳喳抢着发言的课才是对孩子更有意义的。所以,我在五月时就萌生了分组教学的念头,也在实践,但力度小,毕竟整个园都在起步阶段。
接下来我就琢磨着把晨诵和绘画分开,再接下来考虑把英语分开上,再接下来,也就是在8月间,我们开会决定分组,分组后只有吃饭睡觉户外活动陶艺烘焙课合上,其他分开。但当8月31日我们正式分组教学后,那情形好得让我庆幸我自己能在秋季一开学就做出如此之大的决定。在我跟着上了一节烘焙课后,我决定除了户外活动和陶艺以及分享午餐和需要表演等的主题课程外,其他全部分开,包括就餐也分开。因为,小的孩子得让老师帮着舀饭,他们自己舀饭太困难,而大孩子可以自己给自己填饭,这样对他们彼此更好些。
正式分组的前一天我跟女儿讲过,她反对,因为她要跟小童和思思在同一个班。我告诉她还是会经常在一起,她勉强接受。我想,这次分组,在每个孩子心中多多少少都会有些印象和感想的,只是有些孩子没表达出来或是不太会表达吧。总体来说,分组之后,孩子们玩耍的时间仍全在一起,对彼此影响并不太大。而做活动时,秩序井然的现象令人感动,每个孩子都做着适合自己的事。
说一下我们分组的原则。
园里的孩子最小的两岁,最大的4岁7个多月。我们不完全以年龄划分,而以孩子的发展情况和上课状态来划分。基本上,稍大的孩子上课坐得住些,不至于到处乱跑,需要老师去劝回来。最终,我们将上课坐得住的孩子安排在月亮组,他们一切活动的内容在20分钟到50分钟不等。由于分组后我基本上在星星组,月亮组只是偶尔去看过,感觉这六个孩子行动非常一致,上课时全部都很投入,老师们也反映分组后情况非常好,老师们专心于做活动,不必再把精力耗在哄孩子劝孩子上。
星星组的孩子主要是因为年龄太小而不能集中注意力太久的孩子,也包括个别稍大一点的一直不爱上课的孩子。有妈妈私下找过我,觉得孩子应该按年龄划分。我在爱弥儿的育儿宗旨时尊重孩子,让孩子真正成为他自己。如果一个孩子连十几分钟的课都上不下来,我又安排他去上半个小时左右的课,我认为这本身就是对孩子的一种折磨就不是尊重孩子,这会更加挫败孩子。星星组的孩子的课相地于月亮组的要少几节,多了一些户外活动,同时,活动内容趣味性要强些。比如同样是晨诵,星星组会以孩子们喜欢的手指谣或诗与画为主,而月亮组会读一些抒情诗。这是因为,无论是年龄上的原因还是其他原因所导致的孩子不容易静下来,都可以通过增加孩子户外玩耍的时间和增强活动的趣味性来弥补。
按说应该在分组前写下这篇文章,给妈妈们讲一下我们分组的原则。但是,请妈妈们理解并原谅我,我实在分身乏术。我只要身在重庆,心就在园里,尤其是这过去的一周,上班时间我连做点行政工作的时间都没有,除了出去治疗一个多小时余下的时间全跟孩子们在一起。我一直在尽我最大的努力来对待每一个孩子,我想给每一个孩子适合他自己的环境,我和我们的老师们也一直在努力在摸索。分组后我们的情况是变动的,我的原则是,只要孩子静下来的时间足够长,心智发展得快,就可以从星星组调到月亮组。对了,上周五小语由于缠着雪雪,他跟着在月亮组上了课,上到一半时他静不下来了,老师让他选择,他选择回到了星星组。
分组后目前星星组三位老师,月亮组两位,我在招聘,准备星星组再增加一位老师,如果能招到满意的月亮组也可以再增加一位,我主要在星星组。分组后对我个人的成本控制有个非常大的影响,那就是得增加老师增加成本。但是,为了孩子的成长,我愿意提供一切我所能提供的。
分组后我们多次讨论这次分组后的发展情况。事实证明,目前的选择是最适合我们的。园里的孩子一直在增加,我想,或许总有一天会多到不叫分组而叫分班,目前的组算是将来的班的一个雏形吧。
分组后孩子们各得其所,在适合自己的活动中成长。同时,我们又保留着混龄编班的特点,每天都有两个小时左右的时光他们仍在一起。尤其是陶艺和分享午餐等活动开展时,他们可能全天仍生活在一起。
混龄分组,这是目前我们这个已经有21个小朋友的园最好的活动组织方式了。
在最后,我想对我们园的家长说几句:
首先,非常感谢家长一直以来对我的信任和支持,你们的放手你们的不干扰让我也成为了我自己,这个园的孩子和你们让我的生活极富激情,我每天都过着激动的快乐的幸福的充满希望的生活,这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我可以按照我自己的想法和意愿来做事,我在最大程度地实现着自己的理想和愿望。感谢你们对我的信任、支持与尊重!在分组一事上,请你们相信我,孩子在活动中的情况不止我看得到,老师们更看得到,这决定不是我一人做的,我们是和老师充分地讨论后决定的,而我们决定的依据就是孩子的目前状况。你们也不要狭隘地以为月亮组的孩子就学得多,这事儿可不是这样的,我们主要是做一些适合孩子年龄特点性格发展特点的活动而已,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的发展,而不是让孩子识多少字背多少诗回家去展示给你们看。如果让我只应付家长,我觉得还容易操作些,至少我不必太费脑筋,但如果要让每一个孩子尽可能地充分发展,我们要费脑子得多。
归根到底一句话,估计有人又得说我太强势了,但是确实是我真实的想法:欢迎你们提意见,就象我在开一对一的家长会时你们畅所欲言一样,但是,请相信我!相信我就送孩子来,如果不相信我,妈妈们一定要找个更值得你相信的地方。你对我干扰越少,我对你的孩子干扰也就会越少,就越容易做到尊重他,让他成为他自己!再强调下,我做的是孩子而不是家长,我不是为了给家长看而牺牲孩子的成长的那种园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