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爱是无条件的接纳

(2009-05-04 20:18:14)
标签:

无条件

接纳

安全感

吓唬

育儿

分类: 人生(育儿)感悟

 因为你是我的宝贝

爱是什么?有人说爱是妥协有人说爱是宽容有人说爱是顺从有人说爱是关心。。。。。。也有人说爱是恒久的忍耐——这真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

 

而我今天想要谈的主要是父母对子女的爱,我觉得母对子女的爱不止象一日三餐玩具衣服零食上学那么简单,我觉得这样理解就太肤浅了,虽然孩子的生存离不开这些。我认为,父母对子女的爱,首先,应该表现为接纳,无条件地接纳

 

关于父母对孩子的接纳,很多人可能不认同我我这种提法,因为,他们认为,天下哪有不接纳自己孩子的父母?!我要强调的是,我要谈的接纳不是给他吃穿住行,而是,心理上的接纳。

 

我的女儿从她两岁多起,就总是很天真地(或许也很茫然吧)地仰起头问我:“妈妈,你为什么爱我?”是啊,我为什么爱你?我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曾经这样问过他们的父母,不知道别人的父母是怎么回答的。而我,如果不是《逃家小兔》这本书,我还真不知道怎么答,虽然这不用答都可以,因为道理显而易见。可是,孩子是要知道的啊!

 

我们来看看答案吧:

 

我想,一定有很多很多母亲是这样答的,因为你乖因为你可爱因为你漂亮因为你学习好因为你懂事因为你孝敬父母。。。。。。别低估了孩子的智商和他们那颗敏感的心。如果你这样回答了,那说明你爱孩子是有条件的,至少孩子是这样理解的。孩子们的心细着呢,上述的答案一定会被孩子理解为如果我不乖如果我不可爱如果我不漂亮如果我学习不好如果我不懂事如果我不孝敬父母。。。。。那么,我的妈妈就不爱我了。是我们不经意的回案折磨了孩子,他们的心或许从此不再那么单纯,他们将本来游戏的童年会分一部分心思来琢磨父母,琢磨着怎么样才能不失去他们的爱。

 

如果不是因为那只可爱的小兔子和那个对它永远不离不弃的兔妈妈,我想,面对女儿关于爱的提问,我一定也会那样回答的。是这位伟大的兔妈妈告诉我如何向女儿传递我那永远没有条件的爱。所以,当女儿在柔柔地问我“妈妈,你为什么爱我”时,我毫不犹豫:“因为你是我的小宝贝啊!”是啊,什么都不因为,只因为你是我的小宝贝。

 

我身边时常会遇到这样的母亲,当孩子上了三五岁后,她们发现了孩子的某些缺点,对此非常看不惯,其实我怀疑过她们对自己孩子的爱,但我后来又否定了自己。我怀疑是因为她们的语气她们的不断地强调,比如,她们看到自己孩子的缺点后,总将其归因于遗传,尤其是归因于婆家的基因,丁点小事都能上纲上线至婆家的基因上。尤其是,她们会骂孩子说:“你看你那德性,跟你奶奶一个样儿。”或者说其他类似的话。我每次见到这种情景就非常难过,首先我觉得这位母亲没有完全接纳自己的孩子,内心里是非常排斥孩子性格中的某些特点的(其实,这样做也恰好又强化了这些)。这种不接纳令旁观者我经常很心痛。

 

今天,在课堂上,我给学生们讲了这对兔妈妈和兔宝宝的故事。我问他们,从小到大,父母有没有对他们说过如果他们不乖如果他们不好好学习如果他们过早谈恋爱等就不要他们或不给他们生活费的话。他们都会心地笑了,他们很高声地告诉我答案是肯定的。

 

是的,我们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一代又一代地接受着这样的家教这样的爱。所以,我们也才会经常听到身边的人吓唬我们的孩子,如果你不。。。。。你妈妈就不要你了。也有无数的带孩子的人,如果你不好好吃饭我就不管你了如果你再玩水我就打你等,这样的“如果。。。。不”太多了。

 

前几天,我看女儿小时的视频,我很吃惊,因为我看到自己也是那样的人,那样令我讨厌的人。我经常因此反省自己,总是写博文提醒自己,但直到现在,我还没有历练出来,虽然我不会对女儿说这类伤人的狠话,但我知道,这是因为我有这个自控能力,而不是发自内心自觉地做到。可见从小到大的环境对我们的影响是多么地根深蒂固!可见我还是多么需要修炼!

 

最近观察到一个现象,发现跟女儿接触到的大大小小的孩子个个都会使用这个手段。表现得非常明显的就是三月的大姐,她现在18岁,非常喜欢三月,最近来陪三月玩了两次,我发她总是对三月说“三月,快吃饭,不然大姐再也不来了”或者做其他假设。当时我就想,我这外甥女说这话时绝无恶意,但这方式,与我们成人带孩子是多么地雷同!她也是这么被带大的啊。

 

最近发现大家都比较关注安全感,有一点我敢肯定的是,经常被吓唬的孩子安全感肯定很差,因为他们的内心对自己的亲人很不确定,他们的心思就整天放在成人的身上,以至于忘了自己的成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答博友问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