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力儿童的成因及预防
(2009-03-16 02:43:15)
标签:
暴力儿童家庭暴力育儿 |
分类: 发现孩子 |
按说前天在三月爸爸那儿睡了10个小时,昨晚也就睡了8个多小时,也并不算太多啊,可到现在都没睡意。不敢上床去,三月爸爸明天早晨5点多就得起床,我怕我上床睡不着翻几个身把他翻醒,又不敢开灯看书,所以就在网上耗时间,该干的事儿都干得差不多了,可还是没有睡意。
我想让我博客有点儿春意盎然的感觉,但是,左边个人资料里的版头图从回到重庆起就试图换掉,起码要换上穿春装的,可就是换不成,刚才提示成功了,可目前还没显示,不知道明天一大早可否会见到春意盎然的景象。
不知道写什么,所以就乱写,本来在北京时在本子上起了几个草稿的,可至今都无暇完善。先大致写写我第一个想谈的,就是关于暴力问题。我发现,有些孩子很暴力,看似天生的。其实,如果一个孩子有非常突出的好品质或者是缺点,说不清楚是遗传来的还是环境影响的,这本身就是无法完全能断得开的问题。假设子承父业,你能说是因为父亲的基因在起作用,抑或是父亲给孩子提供的成长环境在起作用吗?科学家们进行了很多相关的研究,主要是利用同卵的双胞胎来进行研究的,最后的结论都是遗传和环境大体各占一半。
在北京,我接触的那个想拿三月当耙子的正在练习跆拳道的女孩,不过是刚满6岁而已,但是她,应该已经不能说是有暴力倾向了,而是应该说她很暴力。稍一不顺心竟然着门咣咣踢几脚,要知道那可是在别人的家啊!三月一向人见人爱,她偏偏要拿三月当耙子,害得我和朋友一个守着她一个守着三月,那情形,真的很难掌握。当朋友电话告知她的妈妈必须立即将她接走时,那孩子哭天抢地,极可怜,因为她只一个朋友,就是我朋友的女儿,她舍不得离开。而朋友的女儿又是如何跟她好上的呢?通过打架。据说这孩子根本不会以常人的方式与人交流,她想跟谁玩就上去一顿打,别人都被打怕了,不敢理她,而我朋友的女儿是个非常不一般的孩子,活泼、厉害,所以这两个孩子成为了朋友。
据了解,这孩子的父母都是通过打架来解决问题的,这孩子有次在幼儿园谈愿望,她就是说她希望爸爸的伤快点儿好,一问,方知道她妈妈也受伤了。据说这个孩子的父母工作都非常不错,肯定文化也不低的,但其他具体情况就不清楚了。但最终可以知道的就是这个家庭总的来说是通过身体暴力来解决问题的,不知道这孩子是否继承了这方面的基因,但应该可以肯定的是,这孩子是在暴力的环境中成长的。孩子无时无刻不在向身边的人学习,尤其是父母,这孩子很可怜,在这点上,她无可避免地学会了使用暴力解决问题。而其母亲,又因为孩子的爱好而送孩子去学跆拳道,这又为孩子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施暴的可能。
当我看到这孩子用力捶门时,我感觉到她内心有一团怒火需要暴发,即使那么用力,她还是不能得到解脱。
孩子心中的怒火是什么呢?我想,或许是不健康的成长环境带给她的负面影响已经在左右她的生活了,或许,她渴望去摆脱,但是,无路可走。
有个5岁多的女孩,她的父亲非常爱她,这种爱在他们身边的人都能感觉得到。但这个女孩很调皮,当父亲觉得忍无可忍时,会随手就给她一巴掌,这孩子会哭,会闹着让妈妈去找亲生的爸爸。但转眼间,又跟她父亲滚作一团了。可以肯定的是,这孩子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她也在感知暴力,但是,她很阳光,活泼、健康、快乐,非常爱她的父母,尤其是父亲。
有个近4岁的男孩,攻击性强,非常不讨人喜欢。她母亲没主见,由非常有知识有教养的外婆带大,但是,外婆也是个性格上比较懦弱的人。孩子的父亲从来没带过孩子,从未和孩子亲近过,但是,他负责一件事,那就是打孩子——有时是无来由地,看孩子不顺眼,就跟老鹰捉小鸡时的拎起来一顿打,还曾从家里打到外面去过,当时这孩子也只3岁左右。
上面的两个孩子虽说不是经常,但是还是没少被父亲打骂,但是,两个孩子的成长情况却是截然不同的。我有时也会对女儿很凶,因为我也只是个凡人母亲,我一个人带孩子很不容易,总有忙得不可开胶孩子又不太懂事的时候,我对女儿吵过骂过,但我非常有信心女儿仍会与我亲密无间(虽然这不能成为为自己开脱的介口),原因何在?就是因为我爱她,哪怕也许有一天我打了她,我想,她仍然不会怀疑我的爱,因为,那爱是完全发自内心的,无时无刻不在传递着。孩子的内心很敏感,但同时,也很有数。虽然我这么说,但我仍认为靠力气来解决孩子的问题绝对是下下策,跟孩子多讲道理,总是有条路走得通的。
平时见到主动打人抢东西的孩子太多了。之前在重庆晚报上看到一篇文章,内容是说现在青少年犯罪比例增大,尤其是暴力犯罪。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如果在孩子生命的早期不重视这些问题,当孩子长大后很容易有这方面的倾向。如何注意?我认为有以下几点:一是给孩子提供一个健康的家庭环境,让孩子在和谐温馨的家庭中长大成人,因为孩子是最擅长模仿学习的(见观察与模仿是儿童学习的重要方式),所以,我们要给孩子树立一个健康的正面的形象;二是净化孩子成长的大环境,比如,不看暴力方面的书籍不看有暴力内容的电影电视及光碟等。我记得多年前我朋友的儿子非常喜欢奥特曼,那时我不懂,他过生日时为投其所好我还给他买过这方面的玩具。我妹妹的儿子已经10岁了,仍痴为奥特曼。据了解,一般两岁左右的男孩就在迷奥特曼了,我从没试图了解过其中的内容。但是在北京时,接触过一位从事心理咨询的妈妈,她说奥特曼的内容是暴力的,在日本是禁播的,日本的孩子和家长都没听说过奥特曼。这位母亲很细心,她是让去日本的朋友了解的。那时我仍不了解奥特曼的内容。最近,三月经常去宁宁家玩,有一次回来时就说自己是奥特曼了,她还经常摆手交叉的动作,说自己是奥特曼,我还真没当回事。后来去杨伟杰家,杨的妈妈说三月的动作就是奥特曼的动作。所以,我就经常想,奥特曼哪儿来这么大的魅力,让中国无数的大大小小的男孩喜欢,不止如此,还令我这刚满三岁的女儿痴迷?三月经常说她是奥特曼,有能量,能打怪兽,总是说某某是怪兽。尤其是,三月和向不喜欢比她小的孩子或是看起来比她小的孩子,她现在一见到这样的小孩子就摆上姿势,说她是奥特曼。可笑的是,她原来非常怕我同事,现在不怕了,一见到我同事,离着很远就开始做吓人的鬼脸,或是摆出动作说她是奥特曼。我想,或许奥特曼在孩子眼里就是英雄,实在是太能干了,而孩子天生都有点儿英雄主义的,他们渴望自己也是奥特曼那样的“英雄”吧。可是,年幼的孩子又如何懂得英雄的定义?不知道为什么日本禁播的东西咱们国家就接受了,一般的家庭没有精力或能力去专注于这些,孩子喜欢就依了孩子,尤其是,人家的孩子都喜欢,自己的孩子喜欢也就不足为奇了。我经常想,可能,在孩子成长这件大事上,更需要引导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吧!三是不威胁孩子。我们很习惯说“如果你再不。。。。。。。我就打你了”。其实这与第一条的内容大体相同,这种威胁等于在告诉孩子,如果什么事情不能通过语言解决,那么就武力解决好了。
总的来说,我认为,可能,在暴力方面,环境的影响应该是大于遗传的。一般有暴力倾向的孩子在生活中时时处处都不被欢迎,这样更容易加剧促成他们使用暴力的可能。这样的孩子是可悲的,须知,刚出生时,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为何有的孩子后来成了魔鬼了呢?这原因恐怕只有问生养孩子的父母和陪伴孩子成长的亲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