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小情人儿”怎么了?——浅析幼儿“俄狄浦斯情

(2008-12-10 02:24:06)
标签:

家庭

俄狄浦斯情结

育儿

这是可心妈专门为我写的一篇博文。无限深情地感谢她在我育儿的道路上给我点亮了一盏又一盏的明灯。希望她今晚好睡!

出处:“小情人儿”怎么了?——浅析幼儿“俄狄浦斯情结”

 

本来今天打算给闺女再补一篇呢,结果先去看了阳光三月的博客,并且遵照三月妈妈的命令评论欢迎讨论:我是妈妈的孩子》一文,结果灵异事件就此发生,就那些破字儿,居然电脑居然死机居然好几回,让我打了N遍,只搞了两个钟头,气得我给她留言的最后一句是:我......吐血去了,都别拦着我。

实在是成本太大。为求心理平衡,干脆就把这个题材当做一篇博文好了。不是我一贯的风格,凑合看吧。

 

下面一段引用自阳光三月的博文欢迎讨论:我是妈妈的孩子》。

 

这次来(看望三月爸爸)后发现了个奇怪的现象,是我不曾想到的。

 

来时三月就不愿意,来后见到她爸爸三月忽冷忽热的,好时跟过去一样好,疯啊闹啊没大没小的,但安静下来时她就拒绝她爸爸,当她爸爸想抱她的时候,她就不让,而且大声告诉他:“我是妈妈的孩子!”睡觉时不让爸爸上床,说那是我和她的床,如果她爸爸坚持上床她还要哭。

 

今天中午饭前,无任何征兆地,突然问我:“妈妈,为什么我和爸爸两个人都姓代,而你却一个人姓陈呢?”正准备吃饭,我让她问她爸爸去,她爸爸喜滋滋地解释:“因为你是爸爸的孩子啊!”三月断然否定:“我是妈妈的孩子!”大家都笑,他们说三月很爱思考,问的问题挺有水平的。好象后来三月还说她要姓陈,她爸爸却告诉她其实我也姓代,弄得大家偷偷笑。

 

我这几天都在想,但百思不得其解,这孩子怎么了?跟她爸爸好时跟过去一样地疯,但不好时就跟六亲不认似的,典型地喜怒无常。

 

三月把家分得很清,她认为这个家就是爸爸的,重庆的是我和她的甚至是她的而我跟她爸爸之间几乎没有矛盾,平时在三月面前说话也比较注意的。我跟三月爸爸在三月面前从没什么过分的不应该有的举动,可是三月的表现却让我疑惑,我目前还是想不出到底我们哪些地方做得不太适合才让三月有如此地变化。

 

首先要说明的情况是,三月和妈妈在重庆生活居住,三月爸爸在距离重庆不远的另外一个城市工作。平时每到周末三月妈妈就会带着三月去看望爸爸,并且住上两天;有时候三月爸爸会回到重庆的家里度过周末。三月和爸爸的关系一向深厚融洽,这次出现的情况的确让细心的三月妈妈奇怪。

 

以下是我的给她的评论:

 

亲爱的,我把我知道的说说哈。


    弗洛伊德提出过一个重要理论“俄狄浦斯情结”,既常说的“恋母情结”,弗洛伊德阐述时特指男性。后来这个理论被其他心理学工作者完善为“幼儿对异性父母的嫉恨行为”,意思是:幼儿在性本能的驱使下,当性蕾期来临时(约3-6岁)对异性父母产生占有欲望,继而排斥、嫉恨同性父母的心理行为。


    所有宝宝都会经历的,男宝排斥爸爸,女宝排斥妈妈。“小情人儿”一说大抵来源于此。

    但在父母一方长期不在家或者不陪伴宝宝的情况下,就不涉及性本能的问题了。此时幼儿自我(控制力)产生,本我(无意识状态)同时并存,这两者作用使然,会让宝宝从婴儿时期的无意识(本我)状态下对家长双方的全盘接受情况,逐渐转变成自我意识形成,开始产生占有欲望——包括对陪伴照顾自己的那个家长(客体);但同时幼儿又发现父母中的另外一人也占有着对这个客体(自己喜欢的父亲或者母亲)的爱,就会害怕丧失这份爱,产生焦虑和恐惧,当然就会做出排斥的举动。


    另外,对于3-6岁这个年龄段的幼儿,母亲往往更和蔼可亲,更有耐性,陪伴幼儿时间更多,这时候幼儿就产生强烈占有母亲的欲望,也会产生排斥爸爸的这种情况。


 

常见的“恋母情结”中,幼儿为避免这种恐惧或焦虑过于强烈,不得不认同这些欲望中的客体——父或母,并像父母一样拒绝这种欲望(不正常的),幼儿的超我(人格的高层领导,指导自我,限制本我)在这种对父母道德的认同中形成了。于是幼儿顺利化解“俄狄浦斯情结”。

    上面说的第二种(你家这种,也称为“反向的俄狄浦斯情结”)和第三种情况里,幼儿在与自己敌视一方的家长的抗争中,越来越发现自己不够强大来抵制对手,转而,他会向对手学习,并在这种学习中逐渐产生认同。至此,“反向的俄狄浦斯情结”也就顺利解开了。

    简而言之,你陪伴三月时间长,三月目前是自我意识发展期,开始想要完全的战友你的爱,但是她发现第三者——三月爸爸也在占有你的爱,于是偶尔焦虑,就出现了这种奇怪的举动。

    解决方案。三月爸爸想办法多陪伴三月。你也要在三月面前树立爸爸的光辉形象——多夸多赞美,说明三月爸爸非常棒。

    不要夸大这种敌视,切记。

    同理。如果那天三月突然讨厌你了,就参看第一种情况。呵呵,我估计你早晚也有这一天。出来混,早晚要还的,哼哼!
 
买二赠一,科普一下。

    俄狄浦斯情结 

    在古希腊神话中有这么一个预言:底比斯王的新生儿(也就是俄狄浦斯),有一天将会杀死他的父亲而与他的母亲结婚。底比斯王对这个预言感到震惊万分,于是下令把婴儿丢弃在山上。但是有个牧羊人发现了他,把他送给邻国的国王当儿子。 

    俄狄浦斯并不知道自己真正的父母是谁。长大后他做了许多英雄事迹,赢得伊俄卡斯忒女王为妻。后来国家瘟疫流行,他才知道,多年前他杀掉的一个旅行者是他的父亲,而现在和自己同床共枕的是自己的亲母亲。俄狄浦斯王羞怒不已,他弄瞎了双眼,离开底比斯,独自流浪去了。 

    这就是心理学中俄狄浦斯情结的原型。

    另外,我写上面这些破字的时候,电脑居然死机好机会,让我打了N遍,只搞到现在,我......吐血去了,都别拦着我。
 
呵呵,还是这样粘粘贴贴爽,这么长的东东才用了我几分钟,呵呵,平衡了,洗洗睡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