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弱势震荡,不管是随外围的低开,还是之后平安拉升从指数层面看的躺平,都是低迷。
对于短期行情而言,这种纠结的状态不会长久,一旦无法放量突破,A股将再次回撤至3200点区域,所以操作上还是要谨慎,指数随时存在回落风险。
从A股的历史来看,历次大跌无外乎三重因素共振——流动性恶化+盈利趋势下行+外部冲击
04年、08年、10年、11年、15、16、18年,基本上都是盈利增速走低带来的回撤。A股出现20%级别的大跌,基本都是基本面和流动性形成了双杀,同时往往伴随着海外风险事件或者外部流动性压力。否则,A股基本上还是很有韧性的。
国内流动性方面,过去七次大跌时,我们都看到了超额流动性增速加速下行转负,社融增速加速下行转负的现象;盈利方面,过去七次大跌,无论起始点盈利如何,最终盈利增速都跌到了负增长。.
本轮市场下跌的主要原因是经济预期转差,盈利增速下行;内部流动性方面国内资金流入放缓,绝对收益产品被迫降仓位;外部流动性上美联储货币政策偏紧,利率加速上行进入危险区域;地缘政治降低风险偏好,外资加速流出。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最直接的触底一定是源于经济基本面的转暖。
而在这个信号出现前,大概率维持低迷震荡就是最好的结果。
诚然,市场目前已经进入估值相对低位区间,尤其对于一些权重品种而言。像Wind全A非金融石油石化的估值水平降至24.8倍,考虑盈利变化,4月底估值降低至22倍。与过去7次大底的平均水平相吻合。估值已经见底。
但对比历次大底,A股仍然缺少流动性、基本面等因素的拐点信号支持。所以目前的状态,我们认为是距离底部不远的低位趋于,叠加政策底的现身。市场还在耐心等待市场底出现。但在此之前,不宜盲目乐观
后一篇:俄股暴涨,伤害不大侮辱极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