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继续低迷震荡,还是在关键点位死磕。但是创业板总觉得是不太妙,耐心等吧。
这几天最大的影响,就是疫情的反复,导致对于春节返乡的预期开始大幅度的转向到了就地过年。这个转变导致了市场很多板块的逻辑出现了问题。比如消费,都期待着春节消费旺季。然而就地过年直接把春节聚会的走亲访友的消费需求给打消了。
年前其实很多消费品的库存已经回归到合理的水平了。但是这回一来,整体复苏的进程又要延后。加上市场恰恰处于一个从题材向蓝筹过度的切换窗口。蓝筹这边的逻辑出现了需要重估的情况。于是市场就调整了。
当然,我们认为消费的基本面没有变化,只不过整体逻辑要后延,所以短期震荡大家还是要理性的看待,我认为没必要恐慌。做好高抛低吸就行,消费这边我们的观点不变,还是把建仓周期拉长。做好进场的操作。
消息面这几天讨论最多的是任泽平对于生育的发言,媒体这几天都在批判,其实资本市场对于生育也一直在关注。包括直接受益的二孩概念,间接受益的地产和消费。
其实这几年,生育的政策看了一轮又一轮。我觉得这一次任的观点不管如何暴论,也总比媒体整一堆谁都知道的废话强
事实搁这儿摆着,生育窗口就这么短。媒体提出什么方案了吗?等你啥都计划和配套好了,生育窗口早就过了。媒体最擅长的就是迎合大众的直觉。A方案不行,动了xxx的弱势群体的利益,B方案不行,不环保,C方案不行,D方案不行。明眼人都知道这个方案有缺点,但是可行。想啥也不付出,或者啥都计划好了再干,哪有那好事儿?听媒体的,啥也干不成!
任泽平最大的错误无非就是直接说超发两万亿。现在老百姓又不蠢,谁不知道超发意味着啥,你这不是给你的衣食父母喂s吗。
但是从任的角度他能说什么呢?更好的方法就是共同富裕,所谓的劫富济贫,但能公开这么说吗
前一篇:一则利空,砸出市场心里话
后一篇:创业板踩踏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