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加息的情况下,美股也出现大跌,A股能稳住就不错,然鹅,梦想总是很美好的——现实是没有稳住。
沪指是一次一步到位的调整,回踩了缺口支撑。不过从趋势上看,其实短线调整并没有破坏整体的节奏。尽管今天看个股特别惨淡,超过3000家下跌。算是近期最惨淡的一天。但我觉得大家还是不要在意一城一池的得失。
尤其考虑到,今天是本周收官,加上昨夜美股下跌比较严重,主力资金相对谨慎的态度是可以理解的。而美股那边的大跌,会加剧外资兑现近期获利的需求。这也是整体市场承压的原因。但最本质的是市场目前缺少一呼百应能够带动指数上行的人气板块。
高位股的空间非常有限,持续性很差。赛道股近期在全线调整,这是我们之前说过的。最热的元宇宙概念就是全靠画饼,目前是游资的天下,不能基于太大的期待。
行情目前起到压舱石的成了基建。这一波高层的表态,很大程度上开启了工程股估值修复的进程。但这种修复级别的拉升,无法成为带动指数的力量,所以还是需要其他的主动进攻的板块配合。
白酒和煤炭这边跳水,直接给大盘雪上加霜,虽然说相关品种今天下跌的幅度都不小。但我么你仍然认为酿酒为代表的消费品,在跨年行情中,仍然是值得关注的。
实际上从历史上历次消费行情的起点来看,普遍呈现出三大特征:
其一,经济触底后往往开始出现预期向上的拐点:如2009年11月在强力的财政和货币刺激之下,经济向下预期逐步扭转,开始出现上行预期。2019年3月随着社融数据的逐步转暖,经济上行预期明显有所上升。
其二,随着经济开始触底修复,流动性宽松进入到中后期:如2009年11月处于金融危机后货币财政刺激阶段后期,2019年3月为2018年去杠杆后的货币政策转向阶段的中后期。
其三,CPI上行开始出现:三轮消费起点时间段均呈现出CPI的上行,尤其在2019年猪肉价格带领之下呈现出明显的CPI-PPI剪刀差扩大的情形。
目前随着稳增长政策的逐步推出,PPI向CPI的传导叠加流动性宽松的环境,符合消费行情起点的特征。而对应到行情的演绎上来看,从量和价两个方面逻辑来看当前的消费板块:
1)从宏观经济层面上来看,大宗商品价格高位叠加经济结构的调整,经济下行压力仍在,但随着地产政策预期逐步走向清晰,对经济前景的预期却在逐步扭转,消费作为受益于经济上行的后周期品种,已经展现出边际的配置价值。
2)价格传导层面来看,由于中游出清与下游消费竞争格局的逐步改善,PPI向CPI的价格传导将存在超预期的可能,由此使得配置主线转向“重通胀”,下游消费行业将明显受益。
从这些角度出发,我们仍然认为大家应该忍耐短期市场存在的波动,将短期波动作为布局跨年行情,甚至2022年消费大行情的契机
前一篇:弱势环境下,妖股抱团提速
后一篇:多重利空打压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