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指数冲高回落跳水,创业板指拉升涨超1%。磷化工、煤炭、钢铁等周期板块集体走弱,兴发集团跌停。军工股走强,中科海讯20CM涨停;PCB概念股深南电路、世运电路均2连板;食品板块拉升,千味央厨、恒顺醋业涨停;电力、白酒、银行等板块表现低迷。两市近2900股飘绿,成交量超7500亿元。盘面上题材严重分化,中船系、半导体、食品加工等板块涨幅前列,磷化工、煤炭、钢铁等板块跌幅居前。截止午间收盘,沪指跌0.62%,深成指跌0.04%,创业板指涨1.1%。北向资金净买入近30亿。北向一直买,大盘一直砸
这里面不能简单认为是挖坑或者抄底。而是必须叠加国内经济状况,和短期汇率波动来看。实际上,我们认为整个四季度,不存在特别强的能够破坏整个行情方向的因素。包括美联储加息的风险市场也已经充分考虑。所以短期波动不影响中长期震荡的方向。
对于国内来说,半导体再一次走强,刚刚上市的全球第三大晶圆代工厂格芯突然大爆发,盘前股价一度上涨近13%。该股已连续两天大涨,盘中最大涨幅超20%。11月1日,美国开盘后,美股半导体板块走强,格芯大涨近20%,安森美半导体涨超13%,微芯科技涨3.8%,美光科技、恩智浦半导体涨超2%。半导体整个产业的爆发,传导至国内的相关领域,引爆早盘题材股。
但单一品种的拉升没法改变整体行情的低迷。而且就目前对于热门赛道的炒作其实很多朋友有些误解。这也就是我们说对于拐点无法判断的来由。
我们举两个例子,一个产业如果某个环节卡脖子了怎么办?
拉高这个环节的产品价格。拉高价格之后,资本自然会进入扩产。扩产之后产量增加,不卡脖子了,自然价格下降。这是产业周期里常见的做法,也是价格管控机制不对某些涨价很凶的商品进行干预的原因。让需求引导供给。
而如果一个行业比较强,想卡别人脖子怎么办?
咱们又不是长臂猿,用国内法管别人不就霸权了。所以最常见的做法,是把关键商品的利润做到最薄,任何一个域外企业进入这个市场,都无法实现盈利而最终退出。充分满足需求而抑制供给。
这两种办法,在产业上都是很容易奏效的,也是企业巨头成长的王道。
但对于二级投资者,就比较不友好。前者你容易买进去了,第二年供给量巨增,价格下降,企业盈利反而下降。后者容易你买进去后利润水平一直不提升,企业估值起不来。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热门赛道会暴死,以及很多巨头始终无人问津的原因。这种问题在市场风格悄然变化的时间点更加突出。尤其对于热门赛道股而言,这也是我们反复提示大家一定要留意风险,关注相对低估品种的来由。
前一篇:上有压力下有支撑的坑爹行情
后一篇:乌龙大跌之后,能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