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期以及逆周期等权重成为了近一周以来市场的主角
逆周期板块的上涨我们做过详细的分析,简单来说,就是当前的宏观环境对逆周期板块有利——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有小幅二次探底的迹象。于是:财政后置,专项债加速发行,叠加相关行业估值处于绝对低位,这三个因素最终导致资金远离高位的题材股,开始拥抱逆周期蓝筹。
而周期股方面,这轮周期行情的来源正是能源转型本身——能源转型过程中,对传统行业产品的需求本身具有刚性,在可预见的5年到10年内,都在正增长中。在能源转型主线下,周期股跑赢商品、股票收益率重新跑赢企业ROE的估值扩张行情已经在欧美成熟市场得到过验证,眼下在国内可能会再现。
但我认为大家注意一点——当前部分周期品涨幅已经超过商品涨幅,热度较高。我们反复给大家强调过,未来A股对于短期保障品种的容忍度会降低,叠加目前部分品种过热的态势,后续板块走势内部或有分化。
与之相比,基建类的逆周期板块反而有更值得期待的一面。
从逆周期板块超额收益、广度以及持续时间三个维度判断,A股近十年来出现过三次逆周期行情的高峰,分别是2015年>2012年>2018年,决定因素有三点,分别是财政发力的强度、国企改革等利好事件催化以及估值水平的高低,其中财政发力的强度是核心驱动力,国企改革等事件可以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政策强监管同样是决定逆周期行情的重要变量,2019年虽然经济下行压力也很大,但2019年下半年严格遏制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增加对基建投资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制约了逆周期板块的行情。
从这个角度出发,考虑到今年的财政后置和明年财政前置的可能性,我们认为在下半年国内宏观经济的压力下,逆周期板块的行情仍然有值得一看的空间。
前一篇:元宇宙概念火爆,我看就是画饼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