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后消息,三孩政策尘埃落地。港股那边奶粉相关已经涨起来了。说实话,有多超出预期?其实没有。
毕竟二孩政策出道即巅峰早就显示出了生育意愿的问题。毕竟从20年的生育率一直遮着捂着时候就明显感觉出人口的压力。毕竟连央妈这种金融领域的都在跨界喊话开放生育。与这些信号相比,仅仅是开放三胎带来的实质性推进是不太够的。
原以为会全面放开生育,闹了半天就在二胎基础上多给了一个生育指标。好像现在年轻人不生孩子是因为没指标一样。
这则新闻下面,几乎是一面倒的批评。难得的一则新闻能够让平时观点各异、立场不同的网友统一战线共同开撕。非常罕见。网络生态在此时空前一致,简直奇迹。
说到底,计生委这是想给自己续命。这个政策应该早就开放,而不是等到2021年。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在几年前全面开放二胎的时候,还有专家言之凿凿的声称开放二胎会让新生人口爆棚,顶峰会让一年的新生儿数量达到4000万。他的言下之意是不应该全面开放二胎,继续维持计生政策。结果4000万是远远没有达到。连2000万都没到。最高峰是2016年的1786万。然后一路下滑。
18年和19年,当时国内有知名媒体做过生育意愿投票。我印象中大概有小20万人参加,但调查结果不容乐观,在假设未来全面放开生育背景下,意愿生育率仅为约1.7左右,大致相当于1.3-1.4的实际生育水平,较当前情况未有明显回升。
所以说实话,我不认为三孩政策是一个多么重量级的政策,同样在资本市场的炒作,我有多大的持续性和关注价值。。。嗯。。。也就那么回事吧。
整体来看,市场继续高位震荡。这几日汇率方面的表态之后,整体市场明显出现了外资热情减退下的降温。
实际上看,其实仅仅把目光集中在外资是不对的,流动性的边际变化依旧是市场的核心所在,推测6月大概率维持平稳,不会出现显著的季末紧张效应,为反弹延续提供核心支撑。具体表现为中长端利率在当前水平维持平稳,短端利率在政策区间波动。3月中旬以来中长端利率下行的根本原因在于经济同比走弱带动需求弱化。
此外,专项债发行迟缓,表外规模持续压缩,房地产市场融资严格受控,出现了结构性资产荒,因此加配长期债成了债券市场的近期主要特点,这也加速了长端利率回落。短期内,人民币升值趋势会延续,但升值幅度将显著放缓,后续年内不排有转向可能。这也是近期市场面临的压力之一。
同时,尽管有百年大庆的利好加持,但季节性的因素下,6月资金方面也面临着一些压力。
一方面,专项债有望上量。
二是传统季末资金紧张压力。
而且近几日短端市场利率近期已经运行至波动区间的上沿,10年期国债收益率近日也有所抬升,但这是否会继续上行仍有待观察和确认,暂时认为这是月末效应导致。此外,6月开始MLF的到期量显著增加,到12月底累计有4.35万亿到期。未来,在货币政策继续正常化回归的大方向下,MLF能否继续等量等利率平稳续作,还有待观察。
但考虑到今年6月特殊时间点以及结合最近一个季度央行的操作来看,维持1-2个月的流动性市场平稳是可以预期的。
所以总的来说,我们认为流动性其实是一季度以来困扰市场最大的问题。但就目前的时间窗口而言,A股很可能进入了一个流动性干扰最小的阶段。因此指数层面的短期涨跌,无碍于我们对市场的中期方向判断。大家尽可以把握好回调的机会,做好核心资产分批建仓的操作。
前一篇:市场或许进入了最好的时刻
后一篇:主线慢慢悠悠,分支此消彼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