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A股用实力印证了一句老话——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
年后这一周,实在是太过于惨烈了。
春节放假结束到今天总共7个交易日,上证从3731点下跌至3509点,跌了6%,创业板更惨一点,从3476点下跌至2914点,跌幅超过了16%。
个股方面基本上见证了信仰崩塌的一周,抱团的白马是指数大幅下跌一个重要原因,以茅台为首的大部份白马股本周下跌幅度一般都将近30%左右。
咬开一口汤圆,发现里面是韭菜。再仔细看看,哪TM来的汤圆,分明是一碗大面
核心原因,我们认为还是年前的存量上涨,加速了市场对于高位核心资产的分歧。但毫无疑问,年后的每一个黑天鹅,都成为了压制行情的重要因素。
从茅台的舆论发酵,到HK的提高印花税,再到这几天美股那边美债收益率暴涨带来的人心浮动。
好吧,受伤的永远是A股。
外盘下跌直接打崩了A股,今天午后,美股期指的继续低迷表现,也压制了市场酝酿了几次的反弹,最终惨淡收场。但相比于国内的两个因素,相信很多朋友看到了隔夜的新闻,什么美债大涨巴拉巴拉,估计不少人没看明白咋回事,
美债收益率是个什么玩意?为啥它一涨股市就跌了?
我用最大白话的说法来讲——美国的十年期国债收益率,本质上就相当于美元的资金成本。
而反映在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联动上,一般来说,当美联储加息,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就会上升,美联储降息,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就会下降。但二者的关系也并非就这么简单!
但大家需要注意——当前美联储已经处于0利率状态,可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仍然还在持续上行。这意味着什么呢?很简单,这代表着,美国十年期国债利率,有一定的“先行”效应,反应着市场对于美联储有可能提前退出量化宽松的一个预期。
一般而言,国际金融市场对十年期国债的收益率有一个市场的心理临界点,这个临界点,不同机构的阈值不太一样。一些机构的临界点设置为1.5%,像花旗是设为1.7%,而摩根大通则认为临界点在2%。
不过总的来说,普遍是认为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的临界点为1.5%。美国的十年期国债收益率突破1.5%,那么金融市场将大大增加对通胀的担忧。
而之所以金融市场会担心通胀,最简单的讲,就是过高的通胀有可能逼迫美联储提前加息。
复杂一点而言,还有一种观点,就是一旦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突破1.5%,全球海量的对冲基金就会基于策略需要,开始大举做空美国的国债期货。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债券分收益率和债券价格,当收益率上升,债券价格会反之下降。
所以,当美国国债收益率突破1.5%的时候,有可能因为对冲基金的被动做空,而导致国债收益率出现大幅度上升。而到时候因为过去一年美国海量印钞带来天量流动性的美股疯涨的泡沫化估值,就有可能被戳破。这两天美国的头部科技股出现持续下跌,就是跟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持续上升有关。
而昨天晚间,10年期国债收益率最高冲到1.6%以上,,,剩下的我觉得就不用多说了。
对于A股而言,美债的问题我们认为更倾向于短期影响。第一是国内已经先跌一步,姿势非常标准,不少核心资产品种已经回到合理区间。
第二是A股的微观流动性格局并没有改变,我们上周给大家算过一笔账,就光公募这边等待进场的资金仍然高达万亿。这里面有相当1/3的比重是1月份发行的新基,当时没有建仓,就是等待相对低点。这些资金对于接下来的行情是定海神针。
但目前市场最大的问题是缺少力排众议的强势品种。
昨天是地产集体异动,今天是5G与农业、智能机器异动,再前面是有色,化工超跌股动,资金偏向都在低位了,这种比惨的选股模式,不是风格转变,单纯就是退而求其次的行为。况且我们从超跌轮动的角度看,市场并没有任何一个版块呈现出足够强的持续性。
当然,这种环境对于市场而言,不都是坏事。
诚然一方面人气确实很难通过这些低位轮动的品种真正企稳。
但另一方面,低位轮动的反复拉锯,本身是对于核心资产最好的推广宣言。随着白酒为首的核心资产逐步回归合理价格,很可能接下来的反攻,还会从最传统的主线上展开。这是我们期待的,也是最容易引发市场共鸣和认可的逻辑。
但仅就今天而言,市场整体的风险偏好仍然受到压制。这个情况下,不要盲目的做赌底的操作。
最后提一句,炒股啊,是要懂点心理学的,当你今天看到身边同事一副默然或是突然开始认真工作的时候,千万不要问他买了什么股。
前一篇:什么利空,让美股疯狂杀跌
后一篇:反弹中,问自己三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