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金融爆发的原因竟然是它
(2020-11-27 17:35:15)周五尾盘银行为代表的大金融走出一波非常凌厉的拉升,这个拉升的强势程度甚至令人引发不适。
对于银行为什么拉升,不少朋友看到了盘后的信号——央行刚刚披露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报告显示:贷款利率回升6bp。
央行的动作,以及“不让市场缺钱,又坚决不搞“大水漫灌”,不让市场的钱溢出来”的表态。加上近期,消息面的一系列吹风的举动:包括前财政部长楼继伟的“已经到了研究宽松货币政策有序退出的时候”的讲话;和楼市以及信托领域的一系列举措,甚至是包商银行选择当前这个时间点的破产清算。
都很可能意味着市场确实开始进入一个货币政策的拐点,至少贷款利率上行拐点趋势是比较明确的确立了。
也因此,很可能又是有先知先觉的资金买入了银行股,引发了微盘的这一轮大幅度的拉升。
但这里面有个问题——利率上行确实是对银行有好处,但对于券商来说,等于变相抽血,肯定是利空。可是大家如果去注意一下,今天尾盘的拉升,绝不仅局限于银行,国盛金控直接打涨停,湘财股份旱地拔葱5%,国联,国金,中信建投,兴业等一系列券商品种,都在尾盘走出大幅度拉升。
这里面国盛金控还走出两连板。券商的走势绝不弱于银行板块的拉升。所以尾盘金融股的集体暴涨,简单粗暴的解读为要加息,我们认可很可能会漏过真正的惊喜。
至于是什么惊喜,这个我们只能静待周末的消息面动向了。
目前能够肯定的,绝对不会是降准降息就是了,目前管理层在讲去杠杆,怎么会在这个时候降呢?
其实如果抛开可能的消息面影响,从人的角度去分析。当前的市场毫无疑问是机构主导的,在目前这种高度抱团并且快涨快跌的市场风格下,游资的参与热情其实并不高。从选股能看出来,像周期股暴动这种走法,从选股到玩法都不是游资所为。更像是在年底基金净值大战的背景下,净值压力下的基金经理们开始内卷。
跑得慢就要死,跑得快也要找好方向。所以这个时候,高位的科技股和高位的医药股都被抛弃了。低位的周期股迎来一波拉升。而当低位的周期股也变成高位品种之后。市场又开始寻找新的方向。这时候对于这些大机构而言。金融品种简直太合适了——
常年低估,常年低位徘徊,市场基本上出尽利空的背景下大幅度错杀的概率极小。而且大家配置都很低,谁先建仓谁受益。
因此,今天的银行股暴动,很难说是否又是一场大资金调仓之下的抢筹行为。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接下来的一个月,能否把握住市场机构经济大战的脉络,就成为能否赚到年底红包的关键所在。周末我们将写一篇深度文章,剖析目前市场针对净值大战的可能方向,有兴趣的朋友,请关注我们的更新。
前一篇:指数的抗跌是有所失真的
后一篇:大金融爆发背后,警惕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