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股价最低的250家公司,只有最后1只收红,涨幅不到0.5%。
创业板一个版块,贡献了48只20%跌停,以及343只跌幅超过10%的品种。
昨天有消息说发现一些新型操纵市场的行为,今天大家都明白了,官媒的喊口号就是一种新型的操纵市场的行为。
某大报这门重炮,坚决遏制创业板炒小炒差“歪风”,直接打散了A股的人气。可能领导们都没有想到,毕竟不到两个月前茅台单日8%巨阴的尸骨未寒,就能喊出这样的口号,说明人家压根就没想过。
我看到有朋友说“炒小炒差就是歪风”,没错,我一直也不觉得炒小炒差是一个好事情,一直看我们观点的朋友都知道,我是笃定的价值投资者。经常说一些垃圾股死一死活该的话。但是个人偏好是一回事,市场买卖是一回事,监管发声是完全不同的另一回事。
什么叫差,什么叫小,什么叫炒。这三个概念随便讲讲是政治正确,但如果要落实于监管,至少要拿出足以量化的指标来界定这三个概念
比如小,是看股价还是看市值呢?看市值多少市值算小呢?5个亿算小那么5个亿又五千万的算小吗?6个亿的就能豁免吗?
业绩亏损算差吗?扣非还是不扣非?亏损多少?亏损多久?业绩增长就算好吗?补贴来的增长算好吗?算不好吗?卖房子得来的增长算好吗?那么主营增长就算是好企业吗?增长多少呢?增长多久呢?
或者干脆看市盈率?那估值1700倍的新华网首当其冲就是垃圾股咯?
然后,什么又算炒作呢?操控股价那是违法肯定是不用说的,那么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自由交易,该如何界定是“炒作”呢?这些公司不是上市公司么?如果是歪风当初为什么要上市?如果是歪风为什么不退市?既要上市又不退市,为什么不能自由买卖?为什么自由买卖就要算炒作呢?
既然炒小炒差是歪风,炒茅台是喝酒误国的不正之风,炒科技是讲故事的画饼之风,百倍消费是鼓吹泡沫的不良之风。那么本质上说又有什么区别呢。
今天讲把市场还给市场,明天讲坚决遏制绝不姑息。监管的尺度和上限在哪里呢?其实简单的一句话叫——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如果炒作10倍是歪风邪气,那么5倍是不是天罡正气?3倍呢是不是一团和气?一倍以内是不是就是低声下气?
假如炒小炒差就是歪风邪气,那么卖大卖优是不是应该叫沆瀣一气?该不该把近期高位跌下来的白马股都关了小黑屋让主力反省一下——你们他妈的凭他妈的什么敢他妈的卖?
大家都知道,这一波创业板的低价股炒作源于什么,就是改革带来的板块间的高低差,20%的交易机制吸引了更加逐利的资金在关注创业板。这是交易机制带来的套利空间。是不是应该讲——恰恰说明了创业板改革成功的吸引了市场的关注?想要抹平高低差,要么取消创业板20%机制,要么尽快出台主板的20%玩法。
同样的道理,垃圾股看着碍眼,那么加快退市机制,降低退市门槛。机制的问题必须要靠机制解决,否则我们都喝口茶冷静一下之后讲一句体己话——今天干掉了天山,明天也还会有新的垃圾股成为机制洼地的吸金池。而无法量化的监管大棒落下来的时候,最终必然是全市场买单。
至于暴涨的品种,加强信息披露,像这一次深交所对交易者比例的披露,私以为已经很到位。至于明知道是游资击鼓传花还要搏命的人,那叫赌徒,血亏活该。
只是千万不要昨天是“老乡别走要有信心”,今天就成了“再走我特么开枪了”,多来几次很寒心的。
前一篇:A股的问题是“解铃还须系铃人”
后一篇:超级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