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倒是提示大家市场进入一个新的方向选择窗口。但是A股确实是不让人失望——只要但凡有一丝机会,都要跌一跌。这个比我们预期的要差。
从目前的盘面来看,没有任何成型的热点存在。资金基本上保持梦游的状态。行情若想要表现,必然有新的题材出来撑起。目前没什么好说的,就是等,至少这两天反复提示大家要冷静是对的。
股市想要好起来,最核心的关键还是得往市场里注入更多的钱,这几年池子里的钱一直在往外流出,而证监会又不停的扩挖池子,水位当然是一路下降。我们打通了和香港股市的交易通道,但实际上我们并没有占到便宜,港资买了A股5672亿,我们的资金南下买了港股7962亿,净流出了2300亿。
港资买A股基本上都集中在白马股,其中超过100亿的只有14个股票,累计3564亿,占总量的63%,这差不多就是境外机构眼里A股最有价值的股票池。
剩下1800多只股票分享其余的37%,分不到几个钱。这就是为什么这两年小盘股跌出屎,但白马股勉强还凑合的原因,其实本来应该是全面崩盘的大熊市,因为外资的介入变成了局部股灾+局部小牛。港资就看业绩,根本不吃A股你那套投机逻辑。
今天早盘看到机构开始唱多。
国泰君安固收团队发表了一篇名为“A股熊市反弹的轮回和宿命”的研报,称目前A股上涨才刚刚开始,并称对于本轮股市的反弹要有想象力,这一轮反弹将大概率演变为一次中级的吃饭行情。除了国泰君安,还有部分机构未明言反弹预期,但认为当前市场已经释放出积极的信号。兴业证券表示政策预期提升、估值水平处于底部区域、流动性边际改善都证明积极信号正在不断积累。安信证券策略团队则梳理了2008年至2017年间出现的5次成交额极低的历史时刻,得出结论在此前的5次成交额低点中,有3次A股在随后的不久触碰大底,并且5次反弹中,中小市值股票表现最为突出。
机构唱多这种事儿大家区别来看吧,第一是不可否认估值确实低了,第二是这事儿就和家长给孩子制定学习计划一样,你喊着考100,最终基本上能够保证考到80以上。你喊着60分万岁,必然最终考不及格。每每机构开始唱多的时候,一定是声嘶力竭的卖力吆喝。
这种吆喝未必以自己建仓为前提,而是希望引发市场足够的关注和共鸣。所以特殊时点,还是那句老话——少看这些人说什么,多看他们做了什么。
消息面上比较尴尬,昨天看一众股评已经开始纷纷写起来昆山龙哥。看来行情确实是闷了。
今天早上看到很多人在讨论正当防卫的事情。中国一直以来对于正当防卫的界定都非常的狭窄
但是也许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我们讲两句不一样的观点——私以为司法上谨慎地对待正当防卫的界定是一种明智的选择。因为反之来讲就是扩大了一条无罪杀人的通途。在这条通途上,正当防卫会不会反而成为了有钱有势阶层去制造机会或场景,合法铲除异己的途径?而这个途径远比普通人使用正当防卫要更加广泛,这个值得警惕
套用在股市上其实大家会明白,这其实是两种思路——你到底要的是更加多元的完善的却无法被合理监管的游戏通道。还是有限的却有更加健全监管体系的游戏路径?
股民都知道,我们的股市选择的是前者,我们仿照西方资本市场——那些通过300年沉淀已经完善了规则和监管体系的市场——快速仿制了一系列的游戏内容。包括新三板,包括做空机制,包括当年的熔断——却没有建立合理的监管模式——最终的结果怎么样,大家都看在眼里。
所以讨论正当防卫的同时,实际上就和讨论A股要不要照搬西方理论一个道理——你是否有着能够完善监管这一套新领域的能力。如果不能,看上去狭窄的通道可能确实不够自由,但是却从另外一个层面在保障本不平等的人群之间的平等。
当然,这个领域太过于陡峭了,我们不谈太多。最后和大家汇报一个时间点。
美@国2000亿@商品听@证@会结束了,接下来要看9月5日的表现。
9月5日左右是个重要消息时点,美@国对华商品2000亿美@元征@税是否公布清单的日子。听证会已经完了,虽然反对声音一大片,但这还要看川大爷及其团队的意愿。所以在这些不确定消息落地前,仍然保持耐心,不要盲目扩大仓位。
总的来说,分析个锤子,市场就是弱势震荡格局。这个必须要承认。继续磨底中,不过估值的低位也要清楚。一味地强调机会或者一味地强调风险,都是偏激的行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