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这么多利好,指数最终微涨了7个点,市场确实是不买账。你说证监会这次的利好力度不大吗?答案绝对是否定的,周末政策力度很大。去年针对再融资减持,我们说唯一的缺口就是大宗交易,结果这回果断堵口,而且包括减持力度和限制范围都有了明显的提升。还有就是这两天不断呼声高企的IPO暂缓,上周五市场IPO家数从雷打不动的10家减到了7家,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指数冲高回落,收了个带长长上影线的丑到爆炸的阴线。
确实是太弱了!
为什么市场不买账?为什么反应这么有限?我们在中午的时候给大家做过解读。其实说实话,找什么借口都没用,因为减持政策直接利好的就是次新股,而次新股今天的集中开板,也表明了——资金就是对利好不买账!
为什么?因为减持新政也好,IPO也好,力度够吗?够!力度可以说是超预期,但是这两个政策只能是限制存量资金离场,而不能引来增量资金的进场。很多人说A股的问题在抽血机制,我觉得出发点就是错的!抽血不可怕,只要你造血能力强!
这个我在中午的博文中说了很多,就不在赘述了,简单来说一句话,市场需要的利好不是“限制卖出”而是“鼓励买入”。而“鼓励买入”的利好却迟迟没有出现,这也是今天盘面上很多品种个股反复,最终选择回落的一个根本原因。
回到板块层面,次新股刚才说了。上周我们重点给大家提示了地产股,结果港股率先反应,内房股暴涨,恒大涨了23%。地产的基本面逻辑还是得到了认可,这里面再和大家强调一下——双低(市盈率倒数第二,市净率倒数第六),双升(龙头1~4月销售三位数增长,板块一季度49%业绩增长),一底部(机构持仓比例处于历史低点,往往这个时候会是拐点)。而目前市场寻求突破,必须大权重的配合,我们认为地产板块仍然具有持续性,这个当初我们说保险的时候大家不信,给学员提示招商银行的时候,也有学员表示看不懂,不过后期都得到了市场非常好的表现。这次说到地产,希望能够再一次得到市场配合。
技术上面,分时级别明显显示出权重的护盘和题材的崩盘。这个也印证了刚才的观点——未来拉升恐怕还是依托权重,而题材只能是陪衬。这里面大家注意一点,就是上述两个品种可能出现交替,因为从成交量上、包括从今天跷跷板的走势上看,A股没有脱离存量博弈的特征,后面恐怕还是反复的震荡,此消彼长的磨底过程。
但是无论如何,大家应该注意到,政策在回暖,护盘性质的利好开始频频出现,而相比于之前,权重或者说资金的活跃度在提高,这些都在支持市场回暖的观点。后面指数还有机会,不要盲目的乐观,但是同样没必要盲目的丧失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