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港通临近,预计正式开通时间为10月前后。近期香港市场反映十分明显,恒生A+H指数、恒生大型、中型指数,乃至恒生金融行业指数均连续大涨。我们判断,这些指数大涨,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沪港通预期。反观A股,近两周以来A股权重行业反复出现大幅上涨。
但其原因却五花八门:国企改革、地产小周期复苏预期、锌矿供需缺口预期、钢铁行业过剩产能淘汰、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切换等等。直到昨日,银行股也出现大幅上涨,我们认为这或许才开始对香港的沪港通热情做出一定回应。如果香港沪港通热情持续演绎,那么根据A股近年来对外盘的“映射”效应,相信A股以银行为代表的权重行业将会有一次短期机会。
1)从交易制度来看,A股退市公司甚少,使得所有上市公司或多或少都具有了“壳”价值。这种“壳”价值在目前大陆的金融制度安排下,在中小公司上反映得更加明显。
2)交易者结构来看,大陆中小投资者比重超过50%,甚至有时候达到70%。而香港中小投资者比重一般在20%~50%。
可惜的是,从目前沪港通的安排来看,我们觉得沪港通没有办法改变上述任何一个因素。一方面,沪港通一个原则就是尊重属地市场制度,以当地市场制度为准,所以无法改变目前A股的交易与内地金融制度;另一方面,目前沪港通总额度5500亿元,沪股通3000亿元,港股通2500亿元,这样的额度相对于沪港两地总市值而言,如沧海一粟,即使参与沪港通的全部为机构投资者,也无法改变两地投资者结构。
因此,蓝筹行情之于沪港通,仍然会维持见光死的一贯态势。投资者不妨珍惜目前短暂的强势时光,对于A股来说,这将是今年一波可能是最后一波吃饭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