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物联网迎来发展黄金期,三企业尽享5000亿蛋糕

(2013-03-04 15:04:27)
标签:

财经

股票

物联网迎来发展黄金期,三企业尽享5000亿蛋糕

3月3日,两会正式拉开帷幕,而一直被政策寄予厚望的物联网板块能否在今年的两会期间再度成为政策讨论的重点?这也成为市场近期关注的话题。

 

  事实上,自09年首次被提上议案之后,物联网在其后三年的两会报告中都被提及,政策对于物联网发展给予了相当的重视程度,同时也成为了相关产业飞速发展的契机。而今年的两会也莫不如此,物联网产业的独特定位,在国家越发重视新兴战略产业的大背景下,显得更加重要。

 

  早些时候,北京市两会上,与会代表交出了以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为基础的“公共交通体系方案”。尝试使用物联网技术建立全面覆盖公路网络的智能监控体系,以推动交通信息共享,实现联动管理。

 

  而在上海市两会上,则有多达10名人大代表联名提出议案,建议建立上海市医院物联网示范区。并以此为契机大幅推进药品在内相关物资供应链管理模式的创新,大幅提高医院在相关物资上的管理能力,一次加大投入产出效益,大幅降低成本——更关键的是在实时跟踪药品耗材流转上形成技术革新,用以保证用药安全。

尽管从当下的医药物联网发展情况看,虽然个别医院已经在开展系统试点,然而在缺少政策标准的情况下,并没有形成区域性或行业性平台,物联网的规模效益并没有得到体现。因此,在医改日渐深入下,随着物联网大趋势的确立,政府支持和推动应该说是势在必行的。

 

  而在中西部省份,随着建设的全面铺开,对于物联网技术的关注也与日俱增。在四川省的两会上,代表提出要采用环保物联网的在线监测系统。以高新技术确保污染源集中监控的有效性、合理性、科学性。从技术本身来说,所谓环保物联网是遍布全国的应用物联网理念创新的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已成为现阶段巩固污染减排成果的有效手段。

 

  应该看到,无论在环保、交通、医药甚至是其背后更加广阔的产品溯源、物流跟踪等等领域,物联网都将极大程度的参与其中,中国的物联网建设已经是时之所至,是大势使然。

 

  今年以来,《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发改委关于组织实施2012年物联网技术研发及产业化专项的通知》、《无锡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 (2012-2020)》等政策规划密集发布,七大应用示范工程已展开实施。随着物联网技术创新、产业发展、应用示范等一批项目逐步落实,安防、电力、交通及智能家居等领域已初步具备规模化基础。物联网将迎来快速发展时期,根据相关机构的统计,中国物联网产业预计到2015年规模将超过5000亿。目前,国内在物联网核心技术RFID芯片上,已经做到相当成熟,目前行业面临的瓶颈只是监管部门的利益分配和国际技术标准化的分歧。而随着市场规模的迅速扩容,这也将成为拥有核心技术企业快速成长的契机。

 

远望谷:(002161)公司是全球少数掌握芯片技术的厂商之一,凭借自主研发的RFID电子芯片,远望谷曾参与打造中国的“智慧铁路”项目一度被传为佳话,这可算是中国车辆识别中RFID应用最成功的案例。而近年来,随着国内相关部门对于食品安全问题重视程度的不断加深,食品溯源网络的建立也将成为未来在食品监控上的重头戏。随着市场的细分,远望谷也曾明确未来发展的主战场是非铁路市场。包括机动车控制管理领域、物流监控领域、人员信息管理领域、产品防伪领域以及食品安全领域等等。

 

新大陆:(000997)公司是中国物联网产业的探索者与先行者。自1999年致力于条码技术研究,经过十二年的持续创新,拥有核心技术,成为国内唯一的二维码引擎产品提供商。新大陆推出了电子凭证商业模式和动物疫病追溯、食品安全溯源等典型物联网应用。业已形成包括人才教育、核心技术与产品、行业应用与商业模式创新、产业基金在内,多位一体的物联网“全价值链”发展模式。是业界与资本市场共认的物联网龙头企业。

 

东信和平:(002017)智能卡技术是物联网的技术核心,而公司是国内规模最大的国有控股智能卡供应商,产品包含卡类、读写终端类、应用工具类和系统集成等四大类产品系列,业务范围涉足通信、公交、社保、金融、政府、交通、校园、身份识别、RFID等多个智能卡应用领域。另外,东信和平在电信领域的SIM卡业务增 长平稳,加上2012年社保卡加载金融功能的推进使其芯片需求获快速增长,形成良好的发展预期,未来发展空间较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