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2012、峥嵘2013
农历新年将至,在小长假开始之前,我们应该坐下来细细研读一下过去一年中市场的演变情况。这对于后市的判断将起到非常重要的效果。
2012强者恒强。
过去的一年并不是适合于投资的一年,除了年初和年末两拨形成规模的反弹之外,其余时间市场都处于跌跌不休的颓势。然而在颓势之中,资本市场依然保持着鲜明的特点。我们大可以从中分析未来的投资取向。
其一、是消费刚性需求导向的市场热点。2012年市场有三大明星,第一是医药,第二是白酒,第三是房地产。这也显示了市场对于刚性消费需求的倾斜。而10月份之后,面临着限酒令和塑化剂事件的轰炸,白酒板块一落千丈,医药却依然一枝独秀,可以说也是资金对于刚性支出的青睐有加。而单独将房地产板块列出来,是因为其特殊性的存在,2012年是地产严格调控继续加码的一年,严格上说,房地产走势并没有前两者这样的代表性,然而单独来看,地产板块真正下跌的只有年中的两个月时间,而中长线看,板块仍然保持着上涨的态势。且在调控之下,更多的资源向蓝筹股倾斜,也造成了大盘股强者恒强的马泰效应。然而说到底,房地产板块的涨多跌少仍然体现出的是市场对于消费需求的青睐。这种需求不仅仅体现于消费者,更是建立在以地产经济为主导的政府财政之上。
其二、估值优势的累加效应。前三季度,市场在跌跌不休中度过。关于银行等板块的估值优势成为政策鼓吹的要点。然而大多数股民并没有当真。12月份,QFII大规模入场,市场反弹,金融股成为热点中的热点。同时带动着一批低估值板块强势反弹,也显现出了大资金对于估值优势的偏好性仍然存在。
以上两点,后者可以说是市场长期低迷之后产生的,难以短期复制的“偶然因素”,然而前者却是体现出了中国资本市场资金偏好性的关键,可以为未来的投资指点迷津。
我们再来看2013年的投资机会。

春节前后是上涨是大概率事件。我们细数了过去几年中指数在春节前后的走势情况。特别是从资本市场初具规模的2000年之后。市场在春节前后走出一波行情成为大概率事件。特别是近四年来,春节前后乃至于整个一季度指数都处于上涨行情之中。从数据上统计看,以往的几年中,一季度指数,无论是上涨次数,亦或者上涨幅度都明显高于其他三个季度,也成为股票投资的黄金周期。
短期回调风险加剧。我们从近段时间的市场走势来看,整个行情仍无外乎“补涨”两个字,二三线蓝筹股、估值优势行业成为市场近期追捧的热点。然而中小盘个股却纷纷走出短期见顶的走势。前期领涨的地产、金融等行业已经纷纷出现调整,而市场在消息面趋于平淡的背景下,也没有新热点更替。总的来说,从气氛上,市场短期已经处于偏空的格局。之所以指数迟迟不出现回调,一方面是因为有二三线大盘股托市,第二方面也是因为指数处于上涨周期,资金离场意愿并不强烈。然而从月K线图形上看,我们连线前期几个高点的K线实体部分,可以看出,在月K线级别,指数仍然处于一个漫长的下降通道走势中,去年年末的反弹起点,恰恰是触及通道下轨的位置。而经过两个月拉升之后,指数已经再度逼近通道上沿。短期来看,技术指标上的顶背离迹象已经非常明显,调整的出现是必然现象。

10日线是短期有效支撑。从去年末的上涨来看,十日线将成为短期非常强势的支撑位置。反映在指数上,也就是2395附近,而在往下看,2375优势前期下跌开始时多空争夺最为激烈的平台,这两点将成为短期指数调整的第一支撑位。
节后一月将是中长线能否延续的关键。短期调整无法掩盖指数中线继续向好的优势。从指数上看,我们连线日K线2011年11月和2012年3月、5月的指数高点,得出的连线是对于中期指数走势最具参考意义的趋势线,从盘面上看,沪指在1月中旬放量突破了这条趋势线,并与其后的半个月在这一趋势附近,从新构建了新的支撑平台,并且再度向上拉升,而随着节前八连阳的走势,前期多个重要压力位被收复,这本身就是中期继续向好的最佳证明。然而另一方面,我们不能忽视月K线级别上,市场已经触及下降通道上轨的事实。节后的一个月,市场将迎来决定未来相当长时间的方向选择。月线能否突破成为行情“反转”的关键。
大资金探讨邮箱:hemalifei@sina.cn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