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冷眼观大盘
(2008-09-11 12:01:36)
标签:
板块轮动财富人生财经炒股股票理财 |
分类: 【股评】 |
9月11冷眼观大盘
市场热点:
视点一:大盘昨日反弹,券商成反弹先锋,弱市短暂反弹:场内资金超跌自救
周三开盘延续周二下跌之势,上证综指最低探至2102.91点,在券商股带动下反弹,大盘指标股无所表现,丝毫激不起人气,最终沪综指仅点今日反弹性质:场内资金超跌反弹。今日上午大盘继续低开低走,股指缩量创新低。目前大盘尚不具备大幅反弹条件,每次反弹都是出货时机,短线投资可博取差价,中长线投资者应在大盘企稳时进场。
视点二:券商、上海本地股、并购股三大热点反映三大炒作主题,昭示后市炒作方向。
券商、上海本地股、并购股分别占据涨幅榜前列,代表三个炒作主题:券商股由于存在二次发售、融资融券、股指期货、交易规则(如T+0)等预期,对券商股构成利好,近期券商股明显有资金介入,成为近期热点板块,今日上涨是对融资融券的预炒作;上海本地股在上海国资部门强势主导下进行大规模资产整合,上海本地股成为近期资金追逐的目标;并购股是由于宏观经济下滑,大部分行业和公司未来业绩出现不确定性、市场大幅降低并购可能大量增加的背景下,市场可能找到的炒作理由而被市场资金关注。
视点三:制约市场行情的大环境未变,短线反弹力度不大。9月中下旬10月初机会方才显现。
目前制约市场的主要因素有:国际、国内经济下滑;市场股票供求严重失衡;市场资金严重不足;投资者信心崩溃等。从目前看这些因素一个也未变化,期待目前大幅反弹——不现实。未来可能触发市场转强的条件:一是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明显好转,或宏观经济政策发生改变,从目前看在预期时间内好转可能性不大,宏观经济政策也不会本末倒置的随股市而改变,由此引发转变可能性不大;二是国家股市政策改变,或平准基金救市,股市政策最根本的是如何化解解禁限售股引发的供求矛盾——没办法,在市场整体风险巨大条件下平准基金救市——没指望;三是跌透了,所谓“跌透了”的标志是在二级市场消除产业资本的暴利,在发行过程实现资本市场的约束机制,达到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利益均衡。中石油A股与H股接轨也是重要指标。目前是否跌透了每个人都有自己判断。由于短线超跌,一些低价题材股有反弹迹象,短线投资者抢反弹应紧扣市场热点,打得赢不能贪多,打不赢不恋战;中长线投资者应保持冷静和理智,跌透了再介入。
新股发行和定价问题的考究
证监会有关负责人表示:继续控制发行节奏,平衡市场资金供求;注重培育资本约束机制,二级市场走势越来越影响新股定价;今年新股发行平均市盈率整体上比去年同期下降12%左右;询价制目前运行比较顺畅,正在一步一步达到既定的目标;将加大对询价过程中乱报价行为的处罚力度。
上半年共发行新股59家,平均每个月10家,而7月份只发了9家,8月份发行家数降到了5家。上会和发行不是一回事,上发审会离真正发行还有一段距离,上会和发行不是一回事。确实最近发行速度明显降低,这也许是市场环境过于恶略不得已而为之的,上市压力始终存在,因为:企业过会后,不会因为好长一段时间不发行而失效,过会后的企业随时准备上市。
至于倍受市场关注的新股的定价问题,证监会负责人表示:证监会在发行监管中特别重视培育资本约束机制,这实际上是深化市场机制作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证监会发展资本市场的导向,就是要把市场机制的作用逐步发挥出来。
由于新股发行定价是参照二级市场走势,二级市场发生调整的时候,新股定价也会降下来。据初步统计,今年新股发行平均市盈率整体上比去年同期下降12%左右,下半年的价格比上半年进一步下降,从中可以看出二级市场对它的约束。
至于询价制问题,证监会负责人说:询价制目前运行比较顺畅,正在一步一步达到既定的目标。当然在市场发展初期,确实有一个提升的过程,事实上现在询价制的实施,体现的是中国资本市场中介机构最高定价能力。下一步证监会将加大对乱报价行为的监管和处罚力度。
大盘见底的条件:一是政策变革;二是市净率与2005年低点接近;三是培育和发挥资本市场的约束机制的政策目标基本达到;四是中石油A、H股接轨。
询价制的既定的目标是什么?如果是培育和发挥资本市场的约束机制。那目前现实离这一目标还差得远。以刚上市的东方雨虹和美邦服饰为例,东方雨虹和美邦服饰上市前的每股净资产分别为4.54元/股、1.41元/股,发行价分别为17.33元/股、19.76元/股,本次发行价分别是上市前的9.82倍和13.72倍,而目前市场平均市净率2.6倍,如果新股有价值,哪家新股上市的时候不是闪亮登场,又有哪家股票不是有新股变成旧股。今年新股发行平均市盈率整体上比去年同期下降12%左右还远远不够,如果要平衡原始股东与金融资本之间利益关系,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就上面两股而言恐怕发行价要砍去50%——70%。看来要实现市场化约束还任重而道远,还需加强对投资者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