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凸显机会,我们如何把握
(2008-08-27 15:46:36)
标签:
板块轮动财富人生财经炒股股票理财香港证券个股机会 |
分类: 【股评】 |
银行凸显机会,我们如何把握
昨日受巴菲特看好中信银行,拟5亿美元购买中信银行流通股的消息影响,中信银行盘面出现异动,并最终报收5.57元,上涨4.11%。但由于未达到涨幅限制,中信银行尚未进行相关信息披露。不过,今日从中信银行相关人士处获悉,中信银行目前没有以任何形式与巴菲特进行任何接触,该人士也对此传闻不予置评。同时盘中27日表现平平,并没有承接昨日的放量上攻,而是选择围绕26日的5.57元收盘价附近上下震荡整理。通过这种戏剧化的表演,不禁让我们想起上周一份“千亿资金”救市的报告,另大盘当天暴涨178点,结果接下来是连续的阴跌不止。为什么国外投行的“空头支票”近期总是能让我们的A股市场异常亢奋呢?因为目前我们的股市的确十分低迷,这点从成交量就可以充分说明。股民的心态已经到达了极度疲软的麻木状态,在“外来和尚会念经”传统习惯中,形成这种“脉冲”反弹也是在情理之中。那“银行股”到底有没有投资价值,广大股民将如何在交易过程中获取利润呢?
首先,我们看看目前银行股的中报业绩来仔细分析:中信银行(601998)中报0.22元,同比增长100%以上。南京银行(601009)中报0.43元,净利润同比增长125%,招商银行(600036)0.9元,净利润同比增长116%。工商银行(601398)中报0.19元,净利润同比增长57.99%。这四家银行分别代表了目前银行股的四大类型:1)集团背景,股份经营;2)地方垄断商业银行;3)中间业务发展较快,创新能力较强,民众口碑尚佳全国股份制银行;4)银行的“大哥大”,国家银行中的四大天王之一。他们上半年总体业绩在A股市场是首屈一指,对比现在二级市场的股价,具有相当大的投资价值。
其次,我们从资金对其关注的程度仔细观察:机构的资金已在大量流入银行板块。银行类股票已成为机构资金最为青睐的行业,吸引资金净流入49.43亿元,占机构资金净流入总额的三成。8个交易日中,银行和保险股的机构资金净流入49.43亿元,占期间机构资金净流入总额的29.11%。从操作情况看,在8月6日-11日期间,银行类股票单日资金流入金额平均超过10亿元,成为机构着力加仓的行业板块。而8月13日、14日机构资金少量流出了2.49亿元和2.55亿元,不过,随后在8月15日机构资金重新流入5.76亿元,显示基金等投资者依然看好银行股.统计显示,从8月6日以来,17只银行和保险股的A股市值从4.13万亿元下降至3.73万亿元,市值跌幅为9.7%。而同期上证指数的跌幅为12.87%。显然,在机构资金的合力下,银行和保险股的表现好于市场的平均水平。而本周银行类股票半年报业绩的持续增长也为机构投资者带来了信心,他们目前并没有大举减持银行股的动作,反而在银行股盘中快速下跌时有加仓的迹象。当然,介入的速度和力度略显不足。
另外,目前我们A股市场80%的权重被20%的股票占据,而这20%的股票当中“金融”又占据了主要地位,其中银行股的起落对指数的影响不可忽视,未业股指期货的推出,机构不可能对此置之不理。因此,在市盈率普遍降至10倍左右,投资价值凸现,安全边际较高的银行股中,被机构作为过冬储藏的“品种”珍品应不在少数。
最后,投资者在交易过程中如何获利其实是最终的目标。从技术上看,大多数银行股都处于历史的相对底部区域,价格优势已经明显,但由于今年下半年是银行股业绩可能面临“地产”资金链断裂带来的严峻考验,二级市场走势很可能以现在价位上下20%左右振荡区间整理。投资者可以利用“利空”消息急跌时分批买进,利用“利多”消息大涨时分批卖出,在行情没有彻底反转的前提下,永远保持半仓操作,把风险控制作为“第一要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