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操作策略

标签:
板块轮动财富人生财经个股机会股票 |
分类: 【股评】 |
周二操作策略
行业要闻:
《成就私募基金争夺上市公司控制权第一案》
私募基金要求进入上市公司管理层,这在国内首次出现。坊间称之为金融资本首次“伏击”产业资本。
谈判陷入僵局
对于上海私募圈而言,宝银投资并不陌生。
据悉,崔军盯上赛马实业已有一年多,初始进场成本约在13元左右,今年1月中旬,在23元左右时减仓70%。数天后,赛马实业股价升至历史最高价25.81元。6月9日,崔军和另一家私募在完成对赛马实业的调研后,又再次大举“杀入”赛马实业。
“我们想打造一家中国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股神巴菲特旗下公司),使它能创造每年赚30%的神话。我们选中了赛马实业,关键是要进入公司董事会。”崔军雄心勃勃地对记者表示。
7月8日,宝银投资作为赛马实业的机构持有人,代表部份流通股东提出四点要求给赛马董事会:一,赛马实业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中报分配方案实施公积金10转赠10股;二,在上海成立赛马实业投资部,由宝银投资总经理崔军任赛马公司副总经理,兼任投资部总经理;三,赛马实业出资不超过5000万元给赛马实业投资部,由崔军负责二级市场和一级市场的证券投资;四,要求公司加快山西的水泥生产线的建设,让赛马实业早日走出宁夏。
这是我国私募基金首次提出进入上市公司管理层,业界反应敏锐而激烈,认为“宝银一小步,是中国证券一大步”,是中国资本市场一个值得研究的全新课题。甚而评价这是“金融资本首次‘伏击’产业资本”,是金融资本对产业资本的逼宫和围剿。
一个月已经过去,崔军颇为无奈地向记者表示,赛马实业对他们的要求仍没有任何回应。对于目前的尴尬现状,他认为可能有两点原因:“一是赛马实业董事会认为我们的目的是要对他们进行收购,所以对我们产生了误解,甚至怀有了敌意;二是之前某些媒体一直强调我们是在‘逼宫’,激烈的言辞在一定程度上也加深了我们之间的误解。”
崔军介绍,赛马实业的总股本有19513.39万股。宁夏建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控35.74%的股份;宁夏共赢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控有1.79%,双方总控股为37.53%。“如果我们联合持有50%以上股份,进入董事会才没有障碍。9757万股———1亿股才可以对该公司进行绝对控股,我们想在7元以下买1亿股,但以目前赛马的市价来看,我们再怎样也买不到赛马实业50%以上的股份。”崔军说。
不过在目前大盘天天都在跌的形势下,崔军说他们仍在等待机会。“也不能说肯定买不到1亿股。不过,就算我们持有了50%以上的股份,我们也会跟赛马实业集团管理层做朋友,公司原班人马都不会变。”
而对于是否能进入赛马实业的董事会,崔军坦言还有另一方面的阻碍:“目前,我们也担心自己内部意见的不统一,现在基金流通股那边拥有5300多万股,占27.3%,而大股东这边占36.8%,一起才有64.1%。如果基金流通股那边不同意,对我们的工作进展也是很不利的。”
宝银投资吐露心扉
在采访中,崔军一直向记者强调一个观点,那就是宝银投资和赛马实业的根本目的其实是一样的。他说:“我们的目的是把赛马打造成中国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赛马实业把业绩搞好、股价能相应地上涨,这是我们双方的共同希望。只有双方好好地合作,才能达到共赢互利的结果。”
“目前赛马实业董事会对我们的目的有误解。我们非常希望他们能了解到这一点。”崔军认为,他们能进入董事会是有积极意义的,“说白了,我们可以帮对方赚钱。私募基金进入董事会一方面可以监督董事会的行为,促进他们更好地发展产业;另一方面也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帮他们引进投资人才。”
崔军认为现在大盘是一个历史大底,宝银投资进入赛马董事会,可以用赛马实业的资金收购一些更低估的股票,又可控股一些别的更低估的公司。
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要缓和股东之间的关系,崔军期望双方好好地沟通谈判,希望最终他们能以一种平和的姿态进去。他们的目标是董事会对他们是一种欢迎的心态。“因为双方好好合作才能达到共赢互利的结果。要不然即便我们最后能进驻董事会,那也没什么意思,敌对对双方都不好。”
他说:“我们是搞投资的,要成本核算,低位进我们才有得赚,高价进对我们来说不划算,而目前市场上便宜的公司很多,我们完全可以选择另外的目标公司,不一定非要选择赛马实业。”他觉得最后强行进驻董事会完全没有变必要。管理层对他们采取什么态度直接关系着他们将来工作的开展。
崔军对机构投资者进入上市公司董事会参与公司治理的前景抱有乐观态度。目前大盘低迷,他表示,很多价格低估、大股东又持股很少的公司,以后将会成为他们收购的对象。
同时,他也透露,另一家私募基金———深圳同威资产对友好地进入上市公司董事会也很感兴趣。目前,宝银投资正在跟他们进行密切联系,准备进驻上市公司这方面合作的工作。他说:“同威资产规模有40至50亿,以前同威主要是投一级市场的,现在他们觉得二级市场市盈率比一级市场市盈率还低,就准备投资二级市场了。”
没有法律障碍
赛马实业董事长李永进对于自身36%的相对控股局面,却并不认为处于被动局面。他说:“A股市场里,大股东持股不超过50%的很多。美国有很多大股东持股只有9%,也没有被要约收购。是否要约收购,并不是单纯看大股东的持股多少。”对于财经界掀起的这场热议,法学界,尤其是公司法学界又如何看待呢?记者采访了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所长刘俊海教授。
刘俊海认为,该案例从形式上看,是金融资本在挑战产业资本;但从法律关系上看,是机构股东在挑战上市公司的董事会。至于宝银投资能否进入董事会不是董事会能够决定的事情,而要取决于股东大会的意志。因此,宝银投资要想顺利入主赛马实业董事会,只能依法定条件与法定程序将自己的意志上升为公司及其全体股东的共同意志。
例如,宝银投资可以依法定程序请求赛马实业董事会召集临时股东大会。倘若董事会拒绝或者怠于召集,宝银投资可以直接召集临时股东大会并提出改选董事会的议题议案。为了影响股东大会决议,宝银投资还可联合其他股东(包括公募基金、其他流通股甚至非流通股股东)。
刘俊海认为,该案作为国内私募基金要求取得控制权第一个案,完全可以在现有的《公司法》框架下,沿着股权、控股权、经营权的红线,通过盘活用够现有的法律资源予以化解,而不需创设新的特别规则。只要私募基金和目标公司董事会都能树立“严谨、合规、风险”的法律思维,未来的上市公司控制权之争就能够成为增强公司竞争力、激发资本市场活力、提升股权价值的重要杠杆。
刘俊海认为,私募基金往往储备有一支较为优秀的投资管理团队。私募基金在取得公司董事会的控制权后,将有机会整合私募基金与上市公司在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两方面的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和财力资源,这对私募基金自身以及上市公司及其广大股东都是好事。但要汲取当前某些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利用关联交易等阴谋诡计掏空上市公司的失败教训。
解读:公募“基金”一直的梦想就是通过二级市场买卖股票参与上市公司经营,甚至有最终有决策权。尤其是在2007年的时候很多年轻的基金经理雄心勃勃的要做中国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股神巴菲特旗下公司)”,可最终结果竹篮打水“一场空”。而今私募基金恰恰走在了公募基金的前头,已经开始通过各种手段途径深透到上市公司内部,逐渐打造“金融资本”与“实业资本”完整的体内、体外循环!
大盘60分钟K线图
中午的博文我写道:(目前市场基本都是存量资金勉励维持,大盘上涨必须要有场外的“援军”分批入场,而最好的切入点就是近期发行的这只新股“中国南车”。因为它具有天生的三个优点:1)属于蓝筹系,符合价值投资。2)属基金手中权重股的“同宗”,相承一脉。3)绝对价格低廉,适合各路资金进出。但就在这样一个最佳时机,上午场外资金依旧保持观望的态度,场内做多主力在最后一线希望破灭后彻底放弃抵抗,失守上周拼死防卫的2449点一线。该点为一破,股指溃不成军,一泻千里毫无抵抗。)下午开盘后股指更是狂跌不止,在2449点之前的做多主力转头变成“空头”干将,把手中的筹码泻狠似的全部卖出,下跌904家,仅有31家红盘。这可能也是对场外资金见死不救“玉石俱焚”的非理性做法,让维稳变成暴跌。从60分钟K线形成的“箱体”观察:从2740点下跌到第一支持位是2450点,期间出现了连续7根阴线。在跌破箱体下沿2449点到今日收盘共收出5根阴线。换句话说:明日上午最多跌2个小时,必然会形成“反弹”,其反弹的“力度”和“高度”那是由每200亿/60分钟决定的。
个股点评:
合肥百货(000417)
中午的博文中我写道:(今日早盘该股逆市翻红,在大盘整体跳水时,她还依孤军奋战,冲击前期高点8.8元一带。但我们要注意它的两次冲高,高点几乎相同,但对应的成交量却截然不同,因此提醒大家不到我们提示的8.1元附近坚决不要进场,手中有该股的要短线获利或平推卖出,不可抱有侥幸心理!)下午该股收盘在8.3元附近,还没有跌到我所说的三角形上沿8.1元左右。因此下午任何时刻都不能入场。明日如果低开跌破8.1元以下可以少量参与,快进快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