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过大桥后,我们沿着蒙特利尔南岸的15号高速公路前行五十多公里,就可以到达美加边境。从蒙特利尔出发到美加边界有两个主要关口(小关口还有一些),一个是在经佛蒙特州(VERMONT)去波士顿的133号(加)/
89号(美)公路上,另一个就在我们目前要去的纽约的15号(加)/ 87号(美)公路上。
或许是因为时间还早,或许今天不是放假的日子,我们在路上几乎没有看到几辆车。过桥后车行走四十多分钟,就看到了15号公路与87号公路的交界点,这里也是加拿大魁北克省与美国纽约州的边境线。
这个边境关口就设在公路边,地图上查不到叫什么名字,附近也没有村镇。所谓口岸也就是在公路上双方各设一个通道和检查站,美方的检查站设在高速公路加拿大往美国方向上,加拿大的检查站设在高速公路美国往加拿大方向上,两个检查站并不在一条线上,相距有百米,因此,也看不到想象中的那条边境“线”。
从地图上看美加边境与我们国内常见的的边境线有很大的不同,它不是按地理标志如山脉或河流分界,也不是按城镇分界,除了五大湖以外的美加边界线完全是人为划分的一条直线。据说当年这条直线划在那里那里就是国界线,就在附近,国界从一个村子的教堂中间通过,于是前几排座位和讲坛就属于加拿大,而后几排就是美国了。
其实美加之间的所谓边境,对美、加两国的人民来说并没有很大意义,其间也并不设防,也没有我们一般感念上的边境“线”。除了主要公路上两国设立的检查站以外,其它地方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标志,也没有什么边防设施,看上去就是连成一片的草地或农田。国界线的两侧绝大部分地区既看不到什么人家,也没有什么村镇,因此这些边境检查站在地图上往往也就没有特别的标注,当然也就没有地名。实际上在公路口岸之外,双方来往还是非常容易的。因为在这条边境线两侧的美、加两国的村镇都是通过乡间小路联系的。在一般的乡间公路,边境检查也是很简单的,过境也很容易,只不过87号高速公路是美、加之间主要通道,来往车辆比较多,所以检查站也就正式一些。美加两国的国界之所以用直线划分,这大概与英国人有关,毕竟这两边当年都是他的殖民地。
美、加两国陆路出入境的管理原则是只管入不管出,也就是说离开加拿大去美国时,加方不管,直接到美国边检站接受检查后入境,从美国返回时美国方面不管,直接到加拿大边检入境,美、加双方都不用办理出境手续。对于两国公民来说,相互来往只要有身份证件就可以了,不需要护照,而对于我们这些非公民来说,就要求护照、永久居留证和有效的美国(或加拿大)签证了,否则是通不过的。

进入美国的边境通道
|
因此我们从加拿大到美国,加拿大一方并没有出关检查的程序,只是在加拿大一侧边境站有一个停车场,广场上挂着加拿大国旗和各省的省旗,表示这里还是加拿大领土,通过者可以在这里停一下,照个象留念,也可以不停,直接将车开往美国通道接受检查。87号公路往美国方向的这个边境检查站主要是检查非美国、加拿大公民来往通行,而对美、加公民来说只要出示相关证件接即可顺利通过。
我们的车在加方一侧的停车场停留了一下,照了几张像作为纪念,就直接开到美方通道接受检查,好在此时通关的车辆不多,等了一会就轮到我们了。由于我们不是加拿大永久公民,也不是加拿大人,所以被要求到美方的边境检查站内接受询问。我们将车开到检查站停车场,经边境警察引导,进入检查站。看来这是一个比较大的边境检查站,在我们面前是一溜排开的边境警察席位,可能是今天入关的人不多,只有两三个警察坐在那里。
我们被介绍给其中一位看起来很有些年纪,发、须皆白的边境警察。他接过我们的护照、签证,仔细看了看,分别按顺序为我们每个人照了像,留了左、右手第二指的指纹。这一切完了之后简单问了几个如到美国做什麼、准备住几天、有没有预订旅馆、我们之间是什麼关系等简单问题,看了我们预定旅馆的凭据,就算通过了。接过护照后,我们仔细看,护照上多了一张白色的卡片,与护照订在一起,上面注明我们可以在美国停留的时间,这就是所谓的入境卡。每个持护照和签证从陆路进入美国国境的外国人,在入境时都会得到一张这样的卡片,这张卡在规定期限内可以反复使用。海关给我们的这张卡的有效时间是半年,这就是说我们在美国可以停留半年,即使考虑到下次到旧金山旅游的时间,也是比较宽松的。在离开检查站之前,我们每人还交纳了6美圆的登陆费,据说这就是获得这张白卡的费用。交费之后,边境警察给了我们一张可以离开的黄色纸条。我们回到停车场后看到几个身材高大的警察牵着一条警犬,正围着一辆车转悠,似乎这辆车有什么问题。警察接过黄色纸条,就指挥我们开车离开检查站,这样我们就算正式通过了美国海关,时间是10点四十分。我们在边境前后花了四、五十分钟的时间,还算顺利,主要是过关的人不多。据说人多时,等两、三个小时是常事,还有花五个小时的。
出了边境检查站,就是美国的87号高速公路,沿这条公路往南一直走五百多公里,穿过纽约洲和新泽西洲的一部分就到了纽约。

美加边境的加方一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