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可以借鉴的公交系统 ---蒙特利尔印象之二十三

(2007-10-01 09:01:11)
标签:

我记录

城市印象

人文/历史

分类: 游记
 

值得借鉴的公交系统

     ---蒙特利尔印象之二十三   

                可以借鉴的公交系统 <wbr>---蒙特利尔印象之二十三

                               街头的公交车站

    蒙特利尔除拥有完善的地铁网络之外,还拥有完善的地面公交系统。一百多条公共汽车线路与地铁、城铁构成了一张完善的,无逢连接的城市交通网。正式由于有了这张网,才有效的解决了蒙特利尔这座有300万居民几十万辆各种车辆(其中大部分是私家车)的出行问题。其中最值得称道的是这项政策有效的鼓励了人们乘公交车出行的积极性,大大的减少了私人车辆的运行,即节约了费用,也减轻了市区道路的压力,同时也有效的减少了汽车尾气的排放。就车辆的绝对数量来讲,这个城市的机动车数量大大超过了我们国内的许多所谓的“国际大都市”,但是就车辆造成的空气污染而言,大概比这些城市都要少的多。这不能不归功于蒙特利尔市政当局有效的公交政策。

              可以借鉴的公交系统 <wbr>---蒙特利尔印象之二十三 

                          与地铁车站连接的公交车站

     这个政策的主要目的是尽量使人们在出行时(特别是上下班时)多乘公交车少开私家车。政府所采取的办法并不是限制和强迫,而是诱导,其方法一是公交系统的方便快捷、二是低廉的价格,三是优质的服务。

    说到公交系统的价格,这里确实有它的特色。除了他们以优惠的价格鼓励你根据自己的需要购买各种不同规格月票(如学生月票)、一周通用的车票外,还在全部公交系统中实行一个非常有效的一票通政策,这项政策有效的保证了各种公交系统之间的无逢连接。由于这座城市的地铁系统和路上公交系统全部由市政当局统一经营的,当局为了鼓励人们尽量乘坐公交车出行,专门设计了一种一票通的制度。这种制度的特点是人们如果在一定时间内在地铁和公交车之间换乘,一般只需买一次票即可。例如,如果你去某处,要乘一次公共汽车并转乘地铁。你在上车买票后你可以向公共汽车司机要一张转乘车票,下车后可以持这张转乘票去坐一次地铁。你出了地铁后如果还要转乘一次公交车,你还可以在地铁站的自动出票机上取一张转乘车票,用这张转乘票再坐一次公交车。这样坐三次公交车只要买一次车票,这真是一个鼓励人们尽量乘公交车出行的好办法,也是一个值得国内借鉴的好办法。在这里停留期间我就是利用这个办法几乎走遍了这座城市。

     说到服务,除了地铁车次比较多,搭乘的人比较少以外其它和国内没什么不同。而乘公共汽车的服务却与国内有一些差异。首先这里的车站的距离都不长,一般是一个街区(或一个路口)设一个站,站与站之间的距离不长,乘客可以步行不长的距离找到这条线路离你最近的一个车站,这样自然大大的方便了乘客。当然不习惯的也有,比如这些车站都没有站名。记得刚来时,孩子让我自己出去玩(她没时间陪我),我总是习惯的问在哪个车站上车,那里下车,她一个也答不上来。后来才知道,你从那里坐车,到那里下车完全要自己事知道或记住你要走的道路和你要去的地方。对于我们这些刚来的旅游者,最好的办法是在出行之前,事先在地图上找到道路,预先熟悉一下路线,这样就不会走错。你上车以后,要到那里下车完全要自己看,司机是不管的。作为新来者,在这里你要自己出行一张城市地图是必备的,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城市地图是免费提供的,在一些大的地铁车站和旅游辅导点都可以索取。否则因为语言不通,又看不懂法文,临时问路你连人都找不到。

可以借鉴的公交系统 <wbr>---蒙特利尔印象之二十三

有时间表示的公交车站牌

     其次给我印象比较深的是公交车的一些人性化的细节设计,比如这里的公交车站一般都有一个小小的玻璃候车室,里面有一排座位供你等车。这在有着漫长冬季的蒙特利尔是非常受人欢迎的。另外是这里所有的公共汽车都有固定的运行时间的,在每一个车站都张贴着一张这条线路的汽车到站的时间表。因此你可以从这张时间表上知道下一趟车什么时候到,完全可以有效的掌握自己的出行时间,不必为等车而烦恼。该线路的车辆是严格按时间运行的,有时车开的快了,司机会在某个车站上停一会,到点再开走。公交车不象地铁,要保持准点是不容易的,由此可以看出公交系统的管理水平。据说如果公交车辆晚点或早点给你造成损失,还可以去投诉,不知是否真是这样。另一印象比较深的是公交车内的扶手密度比国内大的多,固定在车顶上的扶手有两档,一档比较高,可供成年人使用,一档比较低,可以供个子矮小的乘客或孩子们使用。还有很多扶手是固定在座椅靠背上的,这种扶手大大的方便了各种身高,站立在各种部位的乘客。比起国内公共汽车上只有一种规格的扶手,觉得这种小小的改变很是体现了设计者的人性化理念。

    这里的公交车坐的人并不多,至少在上下班以外的时间是这样。如果车站上有几个人同时等车,排队上车是肯定的,而且连找座位也要按上车前后的次序。我有一次坐公共汽车,上车后看到还有位置,就赶忙想坐下,这时同行的人拉了我一下,示意我等一下。等我坐下后问他为什么拉我,他告诉我这里的规矩是在你前面的人如果没坐下,你最好不要抢先去坐。如果车开了他还不坐,你才可以坐下,这就是礼貌和文明的一种表现吧!

      这里的公交按国内的标准,是清一色的所谓豪华公交,不但车身宽敞,而且车底盘都很低,上下车即使腿脚不便,也不很困难。而且车的动力也很好,加速和刹车都很平稳,绝没有国内那种一启动,一刹车全车的人都摇晃的现象。乘坐这里的公交车也有一些与国内不同的地方,司机并非每站必停,如果该车站没有人上车,也没有人示意下车,他一般就不停车,这时你如果要下车必须事先向司机示意,而示意的方法很简单,只要拉一下你身边的一根黄拉线。你一拉线,司机就知道下一站有人要下车,到站他会把车停下来。在下车时如果前面有人你当然可以跟着下去。如果只有你一个人下车,一般车到站后会司机也会把车停下来,把门打开。但有时也可能要你自己开门,那就要等后门(这里也是实行前门上后门下的规矩)的车顶绿灯亮了,用手碰一下门上的黄色胶带,门就自动开了。

    前面说过,这里的公交系统与地铁一样也是不赢利的。据说公交当局每天的营业收入不但不能支付系统的运营成本,连员工的工资也付不起,系统的运行完全是靠市财政的拨款。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在这里市民乘坐公交出行的费用,至少一大部分是政府买单的。这与国内一些公交系统的公司化、市场化运做相比,有很大的差别。这样做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低廉的交通费用,方便、快捷的系统大大鼓励了这里的人民乘坐公交出行的兴趣。由此减少了人们开车的机会,这样既减缓了城市道路的压力,减少了空气的污染程度,也大大节约了能源。而政府补贴公交的费用,当然来源于税收,政府的这比支出看起来是净支出,是亏本生意,但是当你顺畅的走在这座城市的主要马路上,当你呼吸着城市中清新的空气,当你将每月的公交费用与自己的汽油费相比时,我相信不仅是市民能够体会到这些补贴的效益,作为政府也一定有自己的体会。 

                                   可以借鉴的公交系统 <wbr>---蒙特利尔印象之二十三

                            夜色下的公交车

    政府用人们纳税的钱为自己的人民乘车买单,以减少城市车辆的密度,减少城市的交通成本,这种做法我看是非常值得我们借鉴。据说北京已经开始了将公交车车票下降到每次四角,这对于鼓励人们出行少开车,多乘公交是一次很好的尝试,但愿这不是应付奥运会的权益之计,也但愿全国各大城市都能象北京一样,这样或许可以大大缓解我们城市的日益严重的交通压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