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圣约瑟大教堂记(一)---蒙特利尔印象之十七

(2007-08-20 08:51:37)
分类: 游记
 

圣约瑟大教堂记(一)

---蒙特利尔印象之十七

 

   在蒙特利尔众多的天主教堂中,最著名的当然是位于旧城军人广场的圣母院,而规模最大的,最宏伟的就是这座位于皇家山脚下的圣约瑟大教堂(Saint-Josph's Oratory)。

    站在皇家山的海狸湖边眺望山边的城市,在山脚下的一群密密麻麻的建筑中,可以看到一座绿色穹顶建筑,它那高耸的拱顶雄伟辉煌,巨大的圆顶在夏日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鲜亮,呈現出迷人的藍綠色。大圆顶上的十字架,背衬着蓝天白云,让人情不自禁地感受到一种神圣与庄严,使得每一个看到它的人都能留下深刻的印象,这就是蒙特利尔著名的圣约瑟大教堂。

          圣约瑟大教堂记(一)---蒙特利尔印象之十七

?/P>

宏伟的圣约瑟大教堂

  圣约瑟教堂始建于1904年,不过早期的教堂是一座不大木结构的小教堂,目前的大教堂是1910年后才开始兴建的,到1967年才完全建成。这座教堂之所以用了五十多年的时间才建成,其主要原因是资金问题,据说这座教堂完全是由天主教徒募捐的资金修建的。

   圣约瑟大教堂高124米;巨形圆顶高达97米,它不仅是北美最大的教堂之一,同时也是蒙特利尔最高的建筑物,据说也是目前是世界上第二大圆顶教堂,仅次于罗马的圣彼德大教堂。这座体量巨大的天主教堂,威严地耸立在皇家山的山坡上,再加上教堂前面宽阔的广场的衬托,显得非常的宏伟壮丽,说实在的,我在加拿大游览期间还没有见过如此规模宏大的广场和公共建筑。现在圣约瑟大教堂作为蒙特利尔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也是蒙特利尔的一个著名的游览胜地,几乎每一个到这座城市来的游客都要到这里瞻仰一一番。这里每天都有络绎不绝的信徒与来访者到此参观游览,瞻仰祝祷。

    站在教堂前面的玛丽女王大街上,我们首先看到的是一个巨大的广场。在广场的前部高耸着圣约瑟的雕象,教堂就是以这位拿撒勒著名的木匠命名的。在《圣经》里圣约瑟也是耶稣的养父和圣母马利亚名义上的丈夫。看着慈祥的圣约瑟怀抱着他的幼小的养子耶稣,游人会不由的感到这位平凡而伟大的木匠的大度和仁慈,是他接受了已经怀有上帝孩子的马利亚,也是他冒着犹太统治者希律的追杀保护了马利亚母子并抚养了这位上帝唯一的儿子使之顺利长大,这些贡献和功劳足以使他永远站在这里接受人们的朝拜和供奉。

                 圣约瑟大教堂记(一)---蒙特利尔印象之十七

安德鲁修士与他的教堂

    绕过塑像,穿过长长的踊道,踏上高高的阶梯,仰望着教堂巨大的白色墙体,更感到眼前的教堂是如此高大、神秘,如此深不可测,有时甚至会觉得那就是上帝居住的地方。

    这座教堂实在是太大了,以至我们踏上长长、高高的石阶梯,来到它的身边时也不得其门而入。我们既没有向导,也因为语言不通无法向别人询问,一时也不找不到正确的游览路线,只好见门就进,好在这里既不收门票也无人看门,所有开着的大门都是欢迎参观者进入的。

   我们第一个进入的是面向底层平台开着的一扇大门,进去一看才知道里面是一个规模很大的礼堂,看起来能容纳上千人同时做礼拜。我们进去时那里正有一个神甫在台上布道,全场虽然坐满了听道的信徒,但是却安静的一点声音也没有。我们选择了最后面的空位置,轻轻的坐下来,一是想休息一下,二是想感受一下这里的虔诚的宗教气氛,虽然我们手里没有《圣经》,神甫讲什么我们也听不懂,不过台上神甫布道的严肃神情和台下信徒边听边翻看手中的《圣经》的虔诚的态度还是让我们这些从来没有进过教堂的人感到好奇和新鲜。一会神甫布道结束,礼拜者都站了起来在神甫的带领下开始唱赞美诗,借着这个机会我们悄悄的退了出来。

    出了礼拜堂,我们还是继续寻找正式的入口。经过观察,我们发现教堂的一边有一个很大的停车场,我们顺着这个方向走过去一看,原来这里才是参观者的正式入口,凡是到这里来参观的旅游团都在这里下车进入教堂。以后我们才知道我们原先进入的是一座经常对教徒外开放的底层礼拜堂,并不是教堂供游客参观的主要部分,最主要的礼拜堂是在教堂的顶层,那里才是这座教堂的精华所在。

    参观这个教堂不需要买票,而且教堂还可以向有兴趣的游客发放一些诸如参观路线图和参观说明之类的资料,其中就有这座教堂的创建者安德鲁修士的生平资料。这些资料有多种文字的版本,除了英、法等欧洲文字版外我印象比较深的还有日文、中文版,我们就是按照中文版的介绍了解了安德鲁修士的一生。不过,中文版的翻译和编辑水平实在不敢恭维,不知是何人所为。

圣约瑟大教堂记(一)---蒙特利尔印象之十七

怀抱耶稣的约瑟夫

   我们是从教堂侧面的一个专门的参观通道进入教堂的,实际上我们第一次去过的那个礼拜堂就在这个通道的隔壁,在通道内,我们还能清楚的听到信徒们唱诗的歌声。进入通道我们首先看到的是挂在走廊两侧墙上的无数拐杖,拐杖密密麻麻的挂满了走廊两侧的墙面,几乎将高大的墙面全部占满,显得非常壮观。据说这些拐杖总有上万支,这是圣约瑟大教堂最令人感到神奇地地方之一。

    对这些拐杖有两种解释,一是说这座教堂的创始人安德鲁教士是一位乐善好施医术高明的医生,他生前经常免费给人看病,而且有神奇的医术,许多拄着拐杖来看病的病人,得到他的医治病立刻就好了,那些药到病除的病人在离开时已经不需要拐杖了,就把拐杖留在这里挂在墙上作为纪念,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这两面由拐杖装饰起来的墙。另一种说法当然是说病人的病是上帝治好的。实际上类似的拐杖墙我在魁北克城的圣安妮大教堂里也见过,只不过那里给人治病的是显灵的圣安妮和教堂前的圣水而已。

?/P>

 

 

圣约瑟大教堂记(一)---蒙特利尔印象之十七

圣约瑟夫大教堂与皇家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